瑶衣: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瑶衣》 22-30(第12/26页)

伍,跟随他”

    后来与海寇的一场海岛战,来自盘龙村的人因为水性好,从海中浮水去海岛,那一次伤亡很重。

    如此,袁瑶衣明白过来,詹铎为何会来这里。

    一将名成万骨枯,他身上背着功劳回京述职,世家身份,朝廷新贵。难得还记着当初阵亡的属下。

    “我这里有样东西,”袁瑶衣去掏腰间的暗兜,摸出一张叠的方正的纸,“明年给孩子们请先生吧。”

    她给陈婶儿塞去手里,对方接住,然后展开。

    屋里光线略暗,还好窗口还有些光线映进来,陈婶儿打开来看,原先平淡的脸瞬间变得惊讶。

    “这可使不得,娘子收回去。”陈婶儿往回推辞着,怎么都不肯收,“这样多的银两,不成不成。”

    袁瑶衣送出去的是一张银票,便是当初她出手那四只箱子的所得。本不是属于她的银钱,詹铎又不可能收回去,倒不如借此给盘龙村的这些孩子。

    “陈婶儿收着吧,”她把银票塞回人手中,“这是公子给孩子们的,他们得读书。”

    陈婶儿眼中泛出泪光,脸上皱纹显得更深:“用不上这么多。”

    袁瑶衣笑,声音有种安定的轻和:“让丫头们也跟着上吧,学几个字。”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男娃要读书,女娃同样需要,多学一点儿东西,以后总能用到。

    听了这话,陈婶儿反倒一愣:“娘子你”

    这时,院中传来说话声,走进来两个半大孩子。

    袁瑶衣忙劝陈婶儿将银票收好,对方这才应下来,对着她连连感谢。总算,明年不会让孩子们失望,会请来教课先生,而且村子的女娃也可以跟着一起学。

    俩孩子正是在村口水泽采蛇尾根的,这厢过来,便是把今天采到的给陈婶儿。

    在水里泡了半天,采到的很少,孩子的手脚冻得通红。

    袁瑶衣把凳子给了孩子,让他们坐在炉子边烤火。那边,陈婶儿记了数,便把药草晾晒去架子上。

    “明日你们别去水里采药草了,”陈婶儿笑着对孩子们说,“明年请先生的银子有了。”

    哥俩儿听了,顿时眼睛亮起来,哪还觉得冷,追着问是不是真的?

    陈婶儿说是,指了指袁瑶衣:“这件事儿,你们得好好谢谢袁娘子。”

    袁瑶衣忙摆手说不用,这本就是詹铎的银子。她没有留下的打算,这厢倒是用了合适去处,挺好。

    孩子的母亲随后也来了这边,说是村长让她过来帮忙准备晚食。顺着也知道了孩子明年可以读书的事儿,对袁瑶衣又是一番感激。

    日头落了西,詹铎同村长回来。

    因为赶回渡头有很长一段路,村长一定要留下詹铎二人用饭。

    简单的晚食过后,还是那辆旧马车送两人回去。

    袁瑶衣才要上车,听见有人呼唤,回头,就见一个孩子朝马车这边跑来,是采药那俩孩子里的哥哥。

    “袁娘子,”孩子跑得气喘吁吁,然后抬起自己的双手,“这是我和弟弟去半山庵给你求的。”

    袁瑶衣低头看,借着天边仅剩的光线,看着孩子手心里躺着一枚平安符。粗糙的黄纸叠成,印着红笔的痕迹。

    “好。”她笑着接过,心中软软的。

    这些孩子是懂事,且感恩的。

    她没有再说什么,攥着平安符上了车。

    马车缓缓启动,沿着来时的路踏上返程。还是不平的路,还是经过村口的那片水泽。

    车厢内没有灯火,两人依旧相对而坐,袁瑶衣这边后背紧贴车壁。

    “那孩子给了你什么?”詹铎问。

    袁瑶衣抬眸,看去对面的轮廓,手跟着往前一伸:“平安符。”

    詹铎接过,指尖捏着那枚小三角看,不由想起离开闳州时。连婶说过袁瑶衣在古槐观也求过平安符,后来他看到重五带着,耿芷蝶也带着

    “你给了村里人银子?”

    袁瑶衣正在想怎么跟他说这件事,不想他先问了:“其实,是公子你的银子。”

    “我的?”詹铎问。

    袁瑶衣点头,一字一句道:“当初你的四抬箱子,我离开的时候换成了银子。我用不着那些银子,便给了陈婶儿,明年给孩子们请教书先生。”

    那些银子应该能用几年,到时候村里情况也会越来越好。

    詹铎手放下:“你倒办事干脆,两天就把箱子换成银子。”

    他记得她整日窝在虹宇院的西厢房,是怎么把事情做这么快的?

    袁瑶衣分不清他这话是喜是怒,于是就没说话。

    “那些都是给你的。”詹铎淡淡道,当他从村长口中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感到惊讶,不知她还有这么多银子。

    袁瑶衣心中平静,说话也轻和:“我用不上那些银子,那些孩子更需要。”

    此话一出,车厢中安静了,詹铎抿紧唇,眸中翻卷着什么。

    是了,村里的男丁大多为国捐躯,老弱妇孺日子艰辛。他身为主将,该为这些人做什么,却不如对面这个小女子心细。

    短暂的接济总不是办法,要往长远看。

    “回头,我吩咐人寻一个不错的先生,然后盖一所学堂。”他道,而后看着坐在对面的女子,“至于你”

    他话语顿了顿,把手里的平安符还给她。

    “回京后,我该给你的东西,一点儿都不会少。”

    这样通透温婉的女子,他以前进竟发现有这般的见地。不贪图银钱,将所有拿出来给盘龙村的孩子,算是替他办了一件好事儿。

    袁瑶衣攥着平安符,没再说话。去了京城后,她就要开始自己的打算……

    船从江中拐进运河,然后一路向北。

    冬季里北风天多,船帆很少升起,全依靠在船底的船工蹬桨前行。如此,去到京城的话,用不了十日。

    “娘子又在写字?”连婶端着水送进来,托盘往桌边一搁。

    袁瑶衣合上小册子:“闲来无事,记一下。”

    早上,她从招嬷嬷那里听了一味药的效用,想着记下来。

    连婶拾了块炭扔进炭盆里:“说前面快到砌州府了,那可是定繁华的地方。”

    “砌州,便是那生产丝绸织布的地方?”袁瑶衣问,端着水盏抿了一口。

    连婶称是,并说上回詹铎给的箱子里,那些绸缎均是砌州产的:“据说那里家家养蚕,人人会织布。”

    虽然这话有些夸张,但也能看出砌州因丝绸织布而闻名天下。

    袁瑶衣来了兴趣:“姨母给我的信里提起过那里,她也去过,并且学到了一种修补织品的手法,哪怕破损厉害,也能修补个七八。”

    那修补的针法,姨母教过她,她利用这个手艺,修补了詹铎那张巨峰山舆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