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拯救被pua的主角受[快穿]》 70-80(第6/18页)
结束,孟千舟已被任命为都虞候,与其他两位武将一起出征,三日后出发。职位虽然不高,但谢景给了他极大的自由和权利,就先斩后奏、监察巡检这一项,指挥使在他跟前下命令,都得好好度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这三日,穆山显充分贯彻了摄政王的特权,早朝一概不去,访客一率不会,要么就是在家看书练武,要么就是去马场兜圈狩猎,过得十分恣意。
眨眼间,就到了出征的日子。
孟千舟穿着一身战甲,□□是一匹难寻的汗血宝马,虽然是文官,却透着一股威严之势。他跟前是两位指挥使,身后是茫茫大军,漫天飞舞的雪在深色的盔甲上染成一层白色。隔着厚实沉重的靴子,都能感觉到积雪渗进来的寒气。
孟千舟拉住缰绳,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城楼。
谢景应该是不会来了。
他神色微微黯淡。
以往大战出征,皇帝都会送至城门处,好鼓舞士气。只是谢景身体不好,最吹不得北风,这两天咳嗽声就没听过。孟千舟本来还指望着今天出个艳阳天,好歹让他临走之前再见谢景一面。
但还是没能如愿。
谢景没来,但宣旨的公公来了,带来了一壶酒和一杯空了的金盏,还有三只玉酒杯。
天子身体欠佳,以酒代为饯行。
等公公读了祝词,三人各饮一杯,烈酒驱寒。
饮罢,指挥使看了孟千舟一眼,知道他还有话要说,便率领军队先一步出发了。
孟千舟略一点头致谢,拉了拉马头,走到靠近街道的方向,低声对那太监道:“夏公公,陛下可有话带给我?”
今日来的不是保宁,是另外一个在永安宫里侍奉的传旨公公,年头待得也久,叫夏广明。
夏广明道:“陛下说,大人行事不可急躁莽撞,万事小心,还祝大人旗开得胜,平安归来。”
孟千舟心里这才好受了一些。
“劳公公回去禀告陛下,来年春日,我必安然归京。陛下勿要为国事伤怀,善自珍重。”他叮嘱完,又从兜里取出一包厚实的银子,递过去,“陛下性格固执,冬日严寒,公公们少不得受累些。这点银子就请诸位公公吃些点心,还望公公不要推拒。”
那包银子沉甸甸的,一看就出手不凡。
夏广明瞥了一眼,收进袋中,态度虽然称不上热络,但露出少许浅淡的笑容。
“孟大人客气了。”
官场和内廷说到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怕没有门路,就怕有门路也递不进去。
见他收了银子,孟千舟心里些许安慰。他勒住缰绳,最后满怀留念地看了一眼永安宫高高的檐墙,头也不回地走了。
夏广明目送着他远去,马蹄声由近及远,直到消失不见。他掂量了几分银子,四下里扫了扫,从中分出一小半塞到自己的荷包里,随后带着那包银子改道去了另外一处地方。
那府邸的主人刚演练完,身上一身劲装还未来得及换下,冬日雪天竟也不觉寒冷,正拿着一枚剪子修剪院落里的白梅。
“是么?他是这么说的?”
“是。”夏广明弯着腰,毕恭毕敬地将那包银子放在了一旁的石桌上,“孟大人的意思,大约是希望能与陛下时常通信。”
今日来的如果是保宁或者是蜀桐,孟千舟就不必费这个力气了,但陛下不舒服,他们大约都贴身伺候着,所以才叫了夏广明来。
孟千舟与夏广明并不熟络,便条件反射地用贿赂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更何况夏广明是谢景身边的太监,知道他们关系亲近,这个忙不会不帮,夏广明只需要将他的话转达给谢景,谢景自然而然就会给他写信。
但是他没想到,这封口信被人截了胡。
夏广明弯腰等了一会儿,也没等来后续,便试探地问:“殿下,我该如何向陛下复命……”
咔擦一声。
穆山显剪去一丛斜枝,棕褐色落进雪层里,溅起小巧圆润宛若雨滴的雪珠。
“如实说便是。”他淡淡道。
夏广明愣了愣,一时间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他写的信你呈给陛下看就是了,只要不是过激之语,其他的随他吧。”穆山显放下剪刀,转过身,目光在风雪之中带着一层别的意味,“至于陛下的回信,他会收到的。”
触到他的目光,夏广明心脏抖了抖,连忙低下头去,“……是。”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8-30 03:39:54~2023-08-30 18:12: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思量、Kiwiruit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 权倾朝野攻x隐忍皇帝受(6)
(单更)是我在雪关的时候酿下的。
孟千舟离开之后, 宫里一下冷清了许多。
年前太后崩逝,先帝后宫也不充盈,不少宫殿都空着,谢景便把宫女太监放出去了一批, 夏日偶尔去御花园里散心时, 园里和湖面飘着的荷花一样幽静,除了偶尔几个小太监, 再难看到人影。
孟千舟每半个月进宫觐见一次, 每回都要陪谢景多说一会儿话,不让他太孤单。他不在, 皇宫里叽喳的鸟雀都没了声音。
再过一个月,就是年关。
早朝时, 众臣又论起议后的事, 话里话外无非是说国主无后社稷不稳,即便不立后, 纳妃也是好的,起码得让他们看到点苗头。
懿帝捧着手炉,不置可否。
也不怪这群老臣着急, 懿帝登基至今已有七载,前三年守先皇的孝,孝期好不容易过了,又逢大旱和疫病, 百姓尚在水生活热之中, 臣子们也不好提。等到这两年好不容易喘过气来,年前太后又薨逝了, 又是三年孝期。
说句大不敬的话, 太后就像是算准了, 要用自己的死给陛下拖延时间。
三年又三年……
可三年后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一派胡言!!如今太后丧期未过、边疆动荡,正是用民伤财之地时,你这是要致天子于不孝不义之地!更何况,陛下方才弱冠之年,年轻力壮,何愁等不到江山后继有人?”
这句年轻力壮,颇有睁眼说瞎话倒意味。
“天之大,无过于君之位;君之位,景国立身之根本。国无本,则社稷动荡。”时下新任的右谏议大夫手持笏牌,不卑不亢,字字掷地有声,“正因为陛下正是弱冠之年,年轻力壮,才要早早打算!若权臣幼主,以至外戚监国,到那时才会招致弥天大患!”
他话音落下,满堂文武俱是寂静。
……倒不是其他人不明白他的意思,反而是因为太明白了,才说不出口。
虽然说右谏议大夫这一职位就是要言常人不敢言之事,才能起到监察百官、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