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敦煌九万场雪》 12、得未曾有(2)(第2/2页)
里那些可怜虫罢了。不然的话,那些人都得死。”
李翩的脸色显得很难看,倦怠与苍白纠缠在一起,那双清丽凤眼中跌宕着厚厚一团黑夜。
“啊,对了,李谨这几天命人收杀耕牛,都是打着你的名号弄的。你明日最好让索铭玉去处理一下这事,不然你在河西百姓眼里又要罪加一等了。”胡绥儿掩口笑道。
看来她也听说了那几乎传遍河西大街小巷的凉州君“三缺四罪”。
“为什么?郎主为什么会罪加一等?”
李翩明白胡绥儿的意思,云行之却没想明白这茬,好奇宝宝再次打破砂锅问到底。
胡绥儿翻了个白眼,仿佛真的被云行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给打败了,懒得理他。
李翩强打起精神,问他:“春耕已始,此刻最重要的是什么?”
“犁地,播种。”
“犁地最需要什么?”
“需要耕牛啊。”云行之答出这话之后恍然大悟。
河西此地原本以畜牧为主,自汉室徙民屯田之后,这里就变成了农耕与畜牧兼备,且农耕在敦煌城所占分量已远超畜牧。
铁犁牛耕让农户们能够过上安稳踏实的日子。
李翩严令不许杀牛,正是延续了汉朝保护耕牛的措施。
今日小凉公带头食牛,这事放在春耕这个节骨眼儿上会如何失信于民暂且不提,就说敦煌城内那些对禁令不满,等着抓他们把柄的世家大族,这不等于是给人递刀子吗?
这下,那些早就嘴馋的权贵们可不就有了开荤的理由。
权贵们根本不管一头耕牛在一个百姓家里顶得上多少劳力,他们喜欢吃牛,甚至不惜花高价收购。
而普通百姓之中,目光短浅的人着实不在少数,看到耕牛能卖个好价钱,想也不想就卖了。
这边卖牛,那边食牛,如此下去将对整个敦煌的春耕造成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
李谨打着他小叔的名义去收杀耕牛,图的自然是骂由小叔挨,锅由小叔背。
“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杂石里苟二叔的事儿吗?”李翩问云行之。
“记得。你说那时候苟二叔身患重病,犁不了地,家里又穷,他很想要一头牛,可是后来……”云行之没说下去。
“……后来,他死在了田地里。”李翩帮云行之把话续完。
“不要耕牛也不耕田还不行吗?”
李翩苦笑:“傻瓜,当然不行。”
“这又是为何?”
“先不说不耕种就没饭吃,单赋税这块儿你就逃不掉。”
李翩将案上摆着的一座连枝陶灯拨亮了些,继续说:“朝廷向百姓征收租、赋、算、税四类。”
“租为田租和户调。所有农籍,丁男和丁女皆课一定数额的田亩,每亩地都必须缴纳租谷。另外,还要每年调纳绢三匹、棉三斤。”
“赋则包括算赋、口赋、军赋等等,皆是按人头征收。无论男女,年龄在十五岁以上者,每年需缴纳一百二十钱作为算赋,年龄在十五岁以下者,每年缴纳二十钱作为口赋。军赋则另行规定。”
“算是指算缗,敦煌此地沟通中原和西域,商贾络绎不绝,无论是商人做买卖、车辆往来、匠人售物,这些都须以币帛形式缴纳算缗。”
“税则是茶课、矿课、盐铁课等,诸如此类。”
“所以,百姓们为了将五花八门的赋税缴上,无论贫病,无论风雨,都是要劳作的。”
(注释1)
那边胡绥儿已经坐在茶案旁自斟自饮起来,听得李翩说完,回头瞅了一眼,嫌弃道:“你可真有耐心,还给他解释这么一大堆。”
云行之这次难得没跟胡绥儿对呛,而是挠着头,喃喃地说:“百姓可真辛苦。”
说完这话又忍不住嘟哝了句:“还是做狗比较幸福……”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