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15、第 15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15、第 15 章(第2/2页)

   刘彻脸色不太好看。

    为人意忌,外宽内深。

    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这是后世对公孙弘的评价?

    这是他谦让敦厚的第六任丞相?

    ???

    ………

    刘启时期。

    此时的公孙弘正在研习《公羊传》,并拜胡毋生为师。

    看到后世对自己的评价,公孙弘叹了口气。

    不是叹后世的误解。

    而是叹他还没有入仕,就已经被后世披露本性。

    他通晓《诗》、《书》,又学习《春秋》杂说,最终选择了《公羊传》。

    正是因为《公羊传》与他性情契合。

    “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秦念:朕只看结果。儒家治世,百家凋零,华夏总体来说不断衰落。】

    先前在武皇的提醒下转变思维,秦念已经知道其他皇帝询问汉武帝的文臣时,其实都是在问治世。

    所以李世民提问公孙弘之事,她就知道这问的不是公孙弘本人,而是问儒家治世。

    秦念不喜儒家。

    规则二是“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换言之,只要不提具体的人事物,是可以说的。

    至于这话说得对不对——

    明面上的规则三限定的是“禁止谎言”,那么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不会被视为异常。

    有“总体”二字,她甚至可以说只比较汉朝极盛和清朝嘉庆时期的国际地位。

    这就是个文字游戏。

    【李世民:华夏不断衰落?】

    李世民几乎是在看到秦念所言时,就立即反问出声。

    他不认为大唐比汉朝衰落。

    【秦念:这种事情看声誉榜不就知道答案了吗?】

    秦念看不到声誉榜。

    不过甲方说了:综合历史上的知名度与贡献值进行排序。

    加上常驻组九人肯定是前九,那差不多就知道甲方会怎么排这个声誉榜了。

    具体排名不好猜,但猜个大概不难。

    ………

    李世民脸色变得极为凝重。

    大唐必然强于魏晋,但秦念说的是“总体”,或许是没有将不在群内的王朝计入其中,那就只比汉唐。

    仔细审视声誉榜——

    李姓竟普遍低于刘姓?

    还有更可怕的地方:前百中有许多他不认识的异族名字。

    ………

    赵匡胤承认如今的大宋不如唐也不如汉。

    他希望大宋不会比唐朝差得太远。

    但看完赵姓皇帝的排名,这似乎只是个奢望。

    ………

    大明不可能弱于宋朝。

    但剔除大宋,仅比较大明皇帝与汉唐的排名,朱元璋不得不承认“总体衰落”的现实。

    将历史上不曾出现的皇帝名字罗列出来,不难看出——

    大明,亡于姓氏为爱新觉罗的异族!

    ………

    对于汉朝皇帝来说,他们无法推断后世的王朝是怎么回事。

    但秦念之言没有被天幕认定为“谎言”,且后世的皇帝无人予以反驳。

    在他们眼中这就是事实。

    总体不断衰落?

    何故?

    【刘彻:朕以外儒内法治世,何故至此?】

    刘彻已顾不得“外儒内法”不应宣之于世。

    自他以后,华夏衰落。

    秦念还将衰落的缘由指向“儒家治世,百家凋零”,这等同于将华夏衰落始于他!

    【秦念:儒皮法骨,但儒家不甘心只当一张皮。】

    【秦念:董仲舒的“春秋决狱”,就已是儒以侵法。你没在意,也不在乎。】

    张汤盯着天幕之言,感受到彻骨之寒。

    他幼年审鼠,是天生的法家。

    却不敢以法家自居。

    陛下崇儒,他为了迎合陛下的喜好,主动学习《尚书》《春秋》。

    董仲舒老病致仕之后,他又多次被陛下派遣去寻董仲舒,问他朝堂政议的得失。

    在这数次拜访董仲舒的过程中,他整理出《春秋决狱》。

    可陛下治世,竟是“外儒内法”。

    他领悟错了,致使儒以侵法,百家凋零,华夏衰落。

    他竟让陛下蒙尘!

    【刘彻:儒家就如此不堪?】

    刘彻的朝堂上,儒臣很多。

    此刻已是跪倒一片,御史大夫张汤也在不断叩首请罪。

    刘彻赦张汤之罪。

    大汉的法家,已经不多了。

    百家凋零。

    【秦念:朕只看结果。】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