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天官》 70-80(第8/13页)

不敢当殿下的赏!”

    这几个太监,都是世子身边常用的,他们堪用,世子也觉得脸上有光,一时心情大好:“行了行了,别这么小家子气,难道孤是吝啬的?”

    高康这才不再罗嗦,又磕了个头起身。

    世子想了想,对陈赤忠道:“南城人口最稠密,当多添些人手。既然二郎他们那边不要人,那南城就添一百人。”

    陈赤忠起身应了。

    众人劳累一日,去卿云门外举哀后,便回了府学。几个内侍则被世子留下,看来是另有吩咐。

    刚进府学大门,王琪就将胳膊往道痴肩膀上一压,冷哼道:“臭小子,有那么妥帖的主意,也不知会哥哥一声。老实说,是不是昨晚想出来的?太不够义气了。哥哥今儿骑了一天的马,大腿根都蹭破皮。”

    道痴苦笑道:“将到西城才想着分人的,昨晚睡的跟猪似的,谁会想这个?”

    王琪依旧不忿:“就算后想起来的,你也当使人知会哥哥一声,不晓得哥哥是实在人,不会寻思这些么?”

    看着他这一脸忠厚像,道痴不由翻了个白眼。

    他才不信王琪没想过安排人手下自己在幕后,可是那样的话,怎么显得对世子的吩咐上心。明晃晃地骑着马逛荡一天,不是为了差事,更多的是为了给世子看。

    只是因陆炳与陈赤忠也是亲力亲为,王琪的“忠厚老实”就泯灭众人了……

    众伴读不晓得,他们离开启运殿后,从世子身后的屏风后出来两人。

    正是袁宗皋与陆典两个,这两人从屏风后出来,重新看座。

    世子向二人点点头,先吩咐几个小太监对这四人行事点评一二。

    黄锦对王琪的评价是:“性子憨直,当差精心,少变通。”

    跟在陈赤忠身边的太监叫吕方,对陈赤忠的评价是:“有用兵之才。”

    高康点评道痴:“聪敏过人,善谋,只是年纪稚嫩,遇变故应对不足。”

    跟在陆炳身边的太监叫赵大善,评价陆炳:“极为用心,半点不敢懈怠,生怕有不足之处……”

    还有两个半小时《天官》就上架了,保底月票,小九恳求了!

    第七十七章 压孝道青洪问贼讯

    关于陆炳那一句,大家都没怎么放在心上。谁不晓得世子待这个u兄弟似手足,而且眼前又在陆炳的老子跟前,自然不会说出什么不好。

    世子这一番问询,自然是因了其他三人。

    他对袁陆二人道:“袁大人,陆大人,你们怎么看这三人?”

    袁宗皋看好王琪:“其他两人先不说,王琪却是可用之人。三郡主与王琪的亲事,王爷生前也是点过头。只因三郡主明年及笄,才没有定下来。殿下没有手足兄弟,以后王府的两个仪宾,就是殿下可信的助力。”

    陆典最喜欢的是道痴:“从文不从武,可惜了。”

    世子沉默了一会儿,道:“陈赤忠呢?众伴读中,他最是勇武。”

    袁宗皋抚着胡须道:“殿下可还记得,陈赤忠为何来王府?”

    世子眼神黯了黯道:“为了玄妙观。”

    或许其他伴读入王府为伴读,后边也有各自思量,可那是家族安排,并不是他们本人所图。陈赤忠这里,则是摆明车马地想要利用王府之势谋si利。就因为晓得这个世子对陈赤忠的观感一直很复杂。

    袁宗皋道:“那殿下现下瞧陈赤忠求的可还是玄妙观?”

    世子苦笑道:“孤看不出。怕是他自己都迷糊,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袁宗皋道:“从去年入王府至今,期年功夫,就违了初衷,xing子太过浮躁,难成大器。反而比不得王家兄弟两个真xing情,一个是只求安逸、不求闻达,一个是心志坚毅、读书向上。殿下若是选人使唤,王家兄弟可用。”

    世子叹了口气,显然对陈赤忠的“变节”不无失望。他也不知自己对陈赤忠是喜是厌。他记得清楚,幼年曾听父王对母妃提及自己是纯一道人转世。

    虽说只听了一次,可是他因时“转世”之事好奇,到底记在心里。等大些,他自己也疑huo,是不是转世之说是真的。因为实在太巧,他哇哇落地那日,纯一道人无疾坐化。

    因这个缘故,知晓陈赤忠是纯一道人侄孙时,他的感觉就很复杂。时而觉得当顾念纯一道人的香火情,对陈赤忠照顾一二;时而觉得所谓转世之说无稽之谈,陈赤忠想用利用王府谋si利实在可恨。

    翻来翻去想的烦了,世子也就有了主意。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陈赤忠,看到纯一道人是父王好友的情面上,等其离开府学时,自己还是成全他。

    没等到,陈赤忠渐渐变了,越来越世故,像道之心也没有那么坚了,世子真是很失望……

    次日六个伴读,两夹四武,依旧各居各位。

    除了陈赤忠依旧坚持自己的安排外;王琪与陆炳两个都毫不客气地照搬了西城旧例,有木有样地当起放手掌柜。

    虽只过来一晚,可高康与道痴之间多了几分默契,天南地北的,倒是也能聊得热闹。

    高康提及自己出京时的事。

    王爷爱重世子,为了更好地养育世子,上了折子,要求增加承奉司的内官人数。承奉司内官人数都是有定例,哪里会少了呢?

    王爷不过是嫌弃那些内官年岁大了,想要给儿子添些小太监使唤。皇上就如了王爷的愿,立时选了二十四个小太监派到安陆。

    世子那时才五岁,小太监们也是七、八岁到十四、五岁不等。王爷从二十四个小太监中选出十人,陪着世子启蒙,高康、黄锦等就是这十人之一。

    关于世子身边这些小太监的来历,道痴曾听过些,没想到他们几个不仅是近身服侍,还是世子早年伴读,怨不得世子待他们不比常人。

    提及往事,高康颇为伤感:“王爷使人给殿下讲的第一本经就是《孝经》,殿下事亲至孝,这些日子不知怎么难熬。”

    提及这个想起今日是王爷“接三”之礼,两人情绪都有些低沉。

    不知是不是被昨日的手段给吓到,今日巡街的兵丁衙役都成了小白兔,老实的不得了。

    一天下来,太平无事,等到日暮众人再次收工之时,道痴在茶楼外看到一人,是王三郎。

    王三郎穿着素服,神色憔悴,带着个小厮站在楼下马车旁,巴巴地望着道痴,yu言又止。

    道痴好奇道:“三哥怎么在这里?”

    王三郎哑声道:“父亲病重,想要见二郎。”

    道痴闻言,心下微沉,转身对高康道:“舟公公,我伯父身体不好,我去探视一二,晚些再回王府。劳烦高公公与殿下说一声。”

    看着王三郎与道痴相似的长相,高康还哪里不知道的。他心下不由腹诉,好好的儿子嫌碍眼过继出去,如今看着殿下重用开始巴结么?好不要脸。

    他恨不得直接吃挞王三郎几句,替道痴出出气。可对方打着“父病”的幌子,用孝道压着,道痴除了听话,还能怎样?就是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