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赏花升职: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清穿之赏花升职》 120-130(第8/14页)

当知荣宪长公主在秘密招罗刹国探子时,宁尔纳却又一次毛遂自荐。

    其他人很是不解。

    毕竟当探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罗刹国人很强壮又难缠,危险系数非常高。

    宁尔纳姓马佳氏,属于马佳氏子弟中少见的能人之一,光是靠这个姓,他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晋升机会,至少他的功劳,其他人不敢压下去。

    他现在距离盛京总代理人只差两步的距离,且他年纪很轻,晋升上去也是迟早的问题,前途一片光明。

    何至于踏上未知冒险之路?

    荣宪长公主也问过宁尔纳这个问题,宁尔纳的回答很有条理,看得出来,他是深思熟虑过的,而非一下子冒然决定。

    第一,他因幼年境遇,对于安宁伯很是感激,愿意为荣宪长公主做事,甚至于肝脑涂地;第二,他喜欢新鲜的事情,甚至于有一点追求挑战与刺激,属于不太安分的人,从小时候就去驻军套近乎可以看出来;

    第三,他对罗刹国有恨意,罗刹国在大清边境不知道来来回回骚扰多少次,即便两国签订协议,罗刹国也不是信守陈诺的人,依旧时不时刺一下大清底线。

    若非罗刹国频频扰民,宁尔纳他们的家里先前未必会这么贫困,记忆中很疼他的祖父不会死于缺少药材,他的生母也许也不会在家难产死亡。

    荣宪长公主明白,这是一个理想型爱国人才,还是一个在时下很不常见的冒险家,刺激新鲜对于他来说是挑战与兴趣。

    值得培养。

    马佳宁尔纳成功成为荣宪长公主的门臣军师之一,他在探查罗刹国的消息,以及干扰罗刹国内政上,都立下重要功劳,甚至与罗刹国多位贵族阶层联系上。

    当得知罗刹国的内乱在彼得一世的努力下平定时,宁尔纳毫无疑问很失望,假如不是条条框框太多,荣宪长公主的一些建议,他都能够一点点将它们实现。

    而当得知彼得一世离开罗刹国去荷兰游学时,马佳宁尔纳不安份的心再次蠢蠢欲动起来,尤其是今年春节期间,他得知荣宪长公主也和海外有联系的时候。

    宁尔纳又双叒叕第三次的毛遂自荐。

    这个想法让宁尔纳周边的人都很不理解,包括他的父母兄弟,在盛京过得好好的,为什么又要上京?而且上京也不是当官,听说又从门臣开始当起。

    这怕是疯了吧,宁尔纳面对众多质疑声,态度依旧果断。

    宁尔纳的阿玛、继额娘、众多兄弟现在的富贵生活靠的都是宁尔纳,他们话语权少,只能把摆出来唯一一个条件,让宁尔纳成婚安定下来,至少有一个后。

    宁尔纳的年纪现在也不算小了,这个要求在时下人眼中挺合理。

    宁尔纳便和一位也是当地旗人家的姑娘火速成婚,后代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愿意便能解决的。

    他干了一件在时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从族中收养一个无父无母的子嗣后,便准备上京。

    宁尔纳的父母:“……”过继外人的孩子还不如过继亲兄弟的呢!

    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宁尔纳出发。

    马佳芸兰看见宁尔纳的人生经历也惊奇不已,画上一个重点圈。

    再说荣宪长公主塔娜推荐的另一个人,蒙古族,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并不是纯粹的蒙古人,他与驸马乌尔衮一样,生母也是女奴,有一半的汉人血统,又比乌尔衮更不姓,他的父亲非但地位不高,还是个人渣。

    也因此,他从小过得极差,不比那些奴隶们地位高多少。

    在他十七岁未成年时,正值噶尔丹第一次判乱,在漠北部落的他被自己父亲推出去当炮灰。

    被荣宪长公主以及驸马率领的军队救下,自此开始为公主办事。

    莽古尔泰这个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从小到大都没有学过什么东西,字不会写,也不会蒙语以外的东西。

    也因此,他学习东西也非常吃力,不管是语言,还是识字上。

    更不用说其它东西。

    荣宪对这些并不强求,她也是见到他颇有大弟胤禔的天生神力和武学天份,甚至于神力略高一些,才将他留下,对他的定位是一个强壮的士兵。

    也常常与他对练,提高自己水平。

    在二征噶尔丹时,莽古尔泰作为熟悉蒙古的领路人加入十万大军,为其导航,期间展现出非常高水平的急智,不下去普通参将,还提出两个解决困境的小兵计。

    回到蒙古,荣宪第二次面见莽古尔泰,发现他的汉文水平进步很大,语言基础交流也不成也问题,不禁给予夸赞。

    莽古尔泰很坦诚地自我剖析。

    他还是学的不够快,只是他比其他人更勤奋一些,每天从早到晚富余时间都用来学习,一直不间断。

    书山有路勤为径,莽古尔泰的确很勤奋,但荣宪并不认为莽古尔泰只有单纯的勤奋型,他在打仗上面非常有天份,他甚至有点像那种传说中的直觉系人才。

    在得知额娘想要建立海军基础时,她第一时间便想到莽古尔泰。

    但莽古尔泰一直生活在蒙古,对于丛林、沙漠等环境可以适应,海上却未必,她对他进行了简单的水性考验。

    让荣宪惊讶的是,与其他很多蒙人不一样,莽古尔泰是会游泳的。

    小时候他曾被迫与人在湖泊“玩”过,实际上,更多蒙古绝境他都这样经历过,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学会游泳这类必备的生存技能,他不仅会游戏泳,而且水性还不错,可能也和他不得不下湖泊捉鱼有关。

    但这远远不够。

    淡水湖与河海是很不一样的,荣宪向莽古尔泰表明此事,等祭月与酥油灯节过后,莽古尔泰出发去青岛呆过一段时间,顺利通过考验,才将他推荐给马佳芸兰。

    进入二月,莽古尔泰才辞别家乡,从科尔沁出发入京。

    因他属于蒙人,需要跟着蒙军旗的路线走,马佳图海已经致仕,但胤祉接收他一半以上的势力与很多人脉关系,把莽古尔泰安排入相应的蒙八旗并不难。

    此外,九人当中还有最后一位,身份家世更为特殊。

    第127章

    他汉语名字叫李修竹,外文汉语音译名字叫彼得斯。

    是的,李修竹是一名混血儿。

    他的生父母来自于不同的国家,长相黑头发蓝眼睛,从他脸上和肤色能够看出明显的黄种人与白种人痕迹。

    在这个年代,混血儿并不多。

    因避明末清初战乱,东亚或东南亚可能有一部分,但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间出现混血很少见。

    李修竹便来自这样一个非常罕见的群体。

    但罕见不等同于珍贵,混血儿的日子不好过,备受两边人的歧视。

    李修竹的父亲是华人,曾经是一位海商的水手,因他们的商船在荷兰附近遭遇,他父亲与仅剩的两位同伴被当地人救起来,也认识了他的母亲,从而有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