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越古代悠闲日常》 40-50(第7/15页)
踪也不用隐藏着,因为还有很多账目需要检查,所以过年就不回家了。
谈晓兰看完信,爹爹过年不能回家,但是商行的事处理好了,爹爹就不会再有什么危险,真的属于好消息。
谈晓兰收了信,急着回家给祖母看,正要和郑启杨告辞,却又被叫住了。
郑启杨拿出来两个五两银子的银锭子,说:“这是谈大哥这个月的月俸。”
自从谈思立和少东家一起出门,他的月俸都是上洋镇渡口这边给送到家里,自从谈晓兰在渡口做咨客,郑启杨就直接给谈晓兰。
万川商行从不拖欠月俸,在商行里做事,月底就能领到当月的月俸。
谈晓兰没想到这个月还没过完,就能领到爹爹的月俸。
郑启杨说:“谈大哥来了信,估计年前你也不来了,所以提前把月俸让你捎回去。”
收到爹爹的信,谈晓兰还真打算年前不来渡口了。
她收下银子,正准备给郑启杨道谢,他却又拿出个没有封口的信封,道:“这是商行给谈大哥今年的年礼。”
谈晓兰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往年商行给爹爹的年礼,都是二十两银子,今年一下子多了三十两。
谈晓兰就问郑启杨,“郑叔,今年怎么那么多?”
郑启杨解释道:“商行里对因为公务不能回家过年的,在年礼上都会多发一些。”
既然年礼也没问题,谈晓兰就把放着银票的信封,和爹爹这个月的月俸放在一块,回家一起交给奶奶,g
信和银钱都收好,谈晓兰对郑启杨道了谢,出了商行就坐上了回家牛车。
至于来时听的宴泽川的八卦,早就被她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
收到了爹爹的来信,家里的气氛立马就欢快起来。
何氏开始每天按着规矩做好吃的,小菊帮着打下手,谈晓兰就和小弟负责品尝味道。
炮竹劈哩叭啦的响着,谈晓兰穿越融合的第一个年就过去了。
年初一,先去祠堂李磕头,然后再去村里有长辈的人家拜年。
以前过年,谈晓兰起来后给祖母和爹爹继母磕个头,然后再去祠堂磕头,别家就不去了。
今年她决定继续那样。
出门拜年男女是分开着的,三个弟弟和堂兄弟们一起去各家拜年,何氏单独带着小菊和同辈的妯娌们一起,谈晓兰就和祖母留在家里。
家里也迎接了一波又一波给祖母拜年的,谈晓兰就给跟着大人一起来的小孩,发果子饴糖还有各种干果。
虽然没出门,村里人却见了大半,出去拜年的人也是一直快到中午才回来。
过了年初一,初二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为了避免小姑子回娘家家里没人,何氏早就和谈芳韵商量好,初二她带着谈晓兰姐弟几个去镇上谈晓兰外婆家,初三谈芳韵一家来三里村,初四何氏再带着孩子回何家庄。
谈晓兰平时不去何家庄,但是过年却是需要跟着何氏去一趟的,主要是给何氏做面子。
初二那天何氏就在镇上定好了牛车,初四牛车到了三里村,一家子除了祖母,所有人都坐上了牛车去何家庄走亲戚。
何氏的嫂子孔氏早就在胡同口等着了,看到谈晓兰一家就赶紧迎接。
小菊挨着谈晓兰,说:“今年舅娘竟然到路口来迎接了!”
谈晓兰也觉得今年的孔氏异常热情,寻思着可能是因为何氏借给她家银子的原因。
一家子被孔氏热情的迎进屋,何氏的父母还都健在,谈晓兰又随着小菊给他们磕头拜年。
老爷子和老太太都掀起衣角,表示小辈磕的头他们兜住收到了。
磕完头,谈晓兰就在一旁安静的坐着,好像在听大家说话,其实心思早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古代过年的规矩多如牛毛,谈晓兰从年前的细细感受年味,到现在恨不得像后世那样,只给人几天过年的时间。
她现在是恨不得明天就开河,去渡口接活做咨客去。
正想着今年什么时候能开河,孔氏和继母说的话,引起了谈晓兰的注意。
孔氏从何氏进了们就一直拉着她的手,热情的让人还以为她们多少年没见过了呢!
等到儿媳妇去厨房整治饭菜的时候,孔氏才转换了话题,问起李招弟在渡口绣庄做学徒的事。
何氏可不敢透漏小姑子的嫁妆良田被婆家霸占的事,只说招弟针线活做的好,婆婆让她在绣庄学两年,以后能做个专业绣娘。
孔氏又打听了招弟学手艺的待遇,听完后更心动了。
一般人学绣活手艺,如果家里没有专业绣娘,想学可不容易,店铺里招学徒都喜欢找刚过十岁的小姑娘,不管基础怎么样,都是按着没入门的标准收的,第一年没有工钱,第二年象征性的给点,到第三年不管绣活做的怎么样,每月最多拿个百十文的工钱,往后每年会给加一点。
就这样还是好的,如果拜绣娘为师,没出师的时候几乎都是做白工,好不容易出师了,四时八节要给师父过节钱,平时还要给孝敬钱,就算不给爹娘也得给师父,要不然师父一个不满意,坏你名声简直太容易了。
所以学绣活,必须得有人有关系,要不然在出嫁之前,根本就挣不到什么银钱。
但是有人有关系就不一样了,就拿招弟来说,不用给店里做两三年的白工,进店每月都有工钱可拿,等绣的东西过关了,就能正常拿工钱了!
孔氏就说:“妹子你不知道,咱们家芦花的针线活也好,要不你也安排芦花去绣庄做学徒去吧。”
何氏一下子瞪大了眼睛,说:“嫂子,我不行,我哪有那本事呀!”
孔氏:“怎么就不行了,你小姑子家的闺女,绣活做的好,想去绣庄学手艺就去了,芦花可是你的亲侄女,跟你小姑子家的招弟和你们谈家是一样的关系,亲家大娘让招弟去绣庄做学徒,那绣庄看的是妹夫的情面,你是妹夫的媳妇,只要去说了,绣庄也一样会看情面的!”
何氏急道:“招弟能去做学徒,人家绣庄看的可不是思立的面子!”
孔氏不信,以为她在推脱,面上就有些不太好看的问她:“他们李家又不是什么有本事的人家,招弟做学徒,除了妹夫的情面,还能是谁的情面?”
何氏看向谈晓兰,想说是她的情面,但是对上谈晓兰清冷的眼神,她心里一个激灵,到嘴边的话,又被何氏给收了回去。
第046章 第 46 章
何氏心里想了又想, 最后对嫂子说:“思立不在渡口做事好几年了,当初在渡口的关系早就淡了,招弟去绣庄做学徒, 还是我婆婆托了万川商行掌柜的人情,才把招弟送进去的。”
谈晓兰见继母没有说是自己帮招弟找的学徒的事,才收回了看向她的眼神。
不是谈晓兰小气不愿意帮忙,实在是她没那么大的本事和人脉。
之前在不能确定招弟能顺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