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北宋县令庶女》 130-140(第10/16页)

一句。”

    皇帝被勾起了兴趣,目光移向他:“什么?”

    “陛下刚刚说‘还不算老’,老奴认为说的不对。”他一板一眼道,“世人都说皇帝万岁,陛下如今正当壮年,何故出此感慨?是以,老奴不能苟同。”

    皇帝怔了怔,旋即哈哈大笑,伸手虚虚指着他:“张惟吉啊张惟吉。”

    他一笑,本肃然的殿中重新活泛,离得远的丫鬟黄门悄摸地在心底松了一口气,离得近的则是在心底揣摩分析着张公公的话——怪不得人家能成为首屈一指的宦官,瞧见这眼力见儿了没?

    “人寿有尽,只要大宋好,百姓安居乐业,朕亦没什么舍不得的。”

    笑够了,皇帝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想起另一桩事,“对了,陈允渡的恩师……”

    张惟吉快速接话道:“是梅尧臣梅博士,和榜眼老家离得很近,两者皆为农户出身。因科举失利,他以叔父梅询的恩荫入仕,初任洛阳主簿,后辗转多地担任地方小官,前些年才被陛下您点回京城,任国子博士。”

    “啊,我还记得,”皇帝问,“他没能中举吗?”

    张惟吉俯首恭敬道:“是这样的陛下,所以老奴猜想,陈郎君能中榜眼,对其来说意义非凡。”

    皇帝点了点头,“他的诗词文章写得极好,毫无西昆体的浮华文风,陈允渡是得了他的真传。”

    张惟吉:“是,欧阳学士评价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样一位人才,埋没了实在可惜,”皇帝提起笔,“梅博士有授业之德,明珠蒙尘,今同授‘同进士出身’,后迁尚书都官员外郎,兼任国子直讲。”

    张惟吉心神一怔,一时间想不出来是陛下看上了陈允渡的才华大行封赏,还是因着旁的什么。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位年轻的榜眼还未入朝,已经得了陛下的青眼相加。昨日自己并没有看走眼。

    心中惊震,但他嘴巴已经快速做出反应,“陛下圣明,万世讴陛下纳才之心,天下人备矣。”

    皇帝:“那还不快去传朕旨意?对了,也捎带催一催字取得怎么样了。”

    “奴才遵旨。”张惟吉作揖拜退,走出去一段路后,两个小黄门自觉地跟上了自家师傅,一眼崇拜不已。

    在两个小黄门的眼中,自家师傅是不逊色于朝中大臣的能人,试问谁能在皇帝身边伺候一边记着人员调动,一边还记着他人的评赞?

    “师傅师傅,快教教我们吧!”

    小黄门一个贴心地帮张惟吉打扇,一个动作轻柔地帮他擦着鬓边的汗水,两人皆满脸讨好的笑。

    张惟吉仍在往前走着,对两个小黄门的奉承照单全收,过了角门之后,慢吞吞说了两个字:“多看,多记。”

    小黄门如遭雷击,哭丧着脸道:“记不住,真的记不住。”

    “笨!”张惟吉转过身来,在两人脑门上一人敲了一下,轻斥道,“哪让你们什么都记了?这几日陛下对榜眼颇有兴趣,便着重多记住一些与他相关的事儿,错不了。要是有余闲,最好能将他写过的文章都背上几首,这样才能得到皇帝的青眼。”

    这都是他用年岁积累起来的经验,他毫无保留的传授,但是否能做好,还要看两人私下的苦功夫。

    第137章 沾光 “不是为了他。”

    五月初,新一批进士的任职正式下放。按照往年的惯例,一甲前三名皆授予了将作监丞一职。

    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职位,至少在外人眼中,看不出陛下的心思。

    颁布圣旨当日,陈允渡和许栀和一道前来拜访梅尧臣。

    为了给师徒两人预留出足够的说话空间,许栀和主动起身,借口寻找梅静宁说话离开。

    梅尧臣在心底琢磨了一番将作监丞的职位,对他说:“官家这样做也好,好叫你藏锋于室。欧阳听说了你的名次,很是开怀,同时亦写信叮嘱你提防贵妃党。”

    本来倒也不必到提防这一步,只不过殿试完的月底皇帝突然下传了圣旨,赐梅尧臣同进士出身,这般呼之欲出的重视,才叫贵妃党一派多留了个心眼,注意到了陈允渡。

    说起此事,梅尧臣心底还有些讪讪,他听到陛下的封赏后,先是狂喜,而后忧愁,他知道自己已经四十多岁,这个年纪难以再受到陛下的重视,没想到教出的学生,却能让自己的仕途焕发第二春。只不过人言可畏,他连着几日去国子监都小心翼翼,赶在同僚前当值之前到,又落在最后一个走。

    这样的日子能坚持多久?上个月月底,几位同僚像是约定好了一样,守在了门口。梅尧臣看着他们,破天荒地产生一种畏难的情绪,谁知旁边几人纷纷拱手向他道谢:“若以梅公的学识都不能中进士,那我们也无颜面食百姓俸禄,为陛下分忧了。”

    梅尧臣怔然,听着他们继续往后说:“你素来待人和善,听到你得到封赏,我们都为你高兴,前些日子我们就在商议说要趁此机会好好聚一聚,但你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我们都见不着你人。”

    “对啊对啊,还好李大人机智,让我们等在门口,择日不如撞日,就现在吧!”

    一瞬间,三四双手朝着梅尧臣靠了过来,搭在了他的胳膊上。

    虽然已经过去半月有余,但想起这件事儿,梅尧臣还是忍不住红了脸庞。

    他咳嗽一声,接着道:“同为将作监丞,所行之事也大不一样,九寺五监司土木、陵寝、官署、石材和匠人。你们如今跟在前辈身后学,等到了秋日,六成要去州府历练,回朝任直集贤院,但也有可能依旧在朝中为官。”

    他点到即止,两者有利有弊,圣心和民心的倚重罢了。

    陈允渡微微沉吟:“我知道。”

    他的眼睛看向门外,像是在深思,又像是落在漫无边际的浮云上舒缓心神。

    有丫鬟端着热茶进来,重新沏茶,梅尧臣没有惊扰陈允渡的思考,毕竟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他的道终究要自己走出来。

    “对了,”梅尧臣干咳一声,“我给你取的字,你觉得如何?”

    他眼神有一点期待,又有一点局促。

    照泓。

    梅尧臣翻遍经史典籍精挑细选出的两个字,前者参考《论语》如日月之明,后者取自《大学》在明明德之说,澄泓如镜。

    陈允渡察觉到他紧张的心情,微笑着点了点头:“照字暗含明辨是非的智慧,泓字源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淬炼,修身养神,纯粹澈然。最要紧的是,恩师希望我灵动而不滞涩,无论何时何地,都似活水通达而不僵化。”

    梅尧臣一脸慈爱的看着他:“破题承题起讲分论作结你自不必说,这些是我所愿,但你省略了最要紧的一点。”

    陈允渡说:“弟子洗耳恭听。”

    “照,照的是己心,泓,也为山川一潭水,”梅尧臣说,“若以后累了,山川四时,万物更迭,自有栖身之处。”

    泓的另一层意思,是朝气蓬勃。

    陈允渡从他满含期待的眼光中读出了为了给自己取字的梅尧臣有多期待将所有美好的词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