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60-70(第22/30页)
三个儿子,以及家中小妹。
跟纪霆关系最好的,肯定是齐三公子了。
其他哥哥们年纪稍长,陪着长辈说话,齐小妹年纪小,又是女孩子,也跟在母亲身边。
不过纪霆偷偷摸摸把齐三喊出去,为的还是递个东西。
按理说早就该给了,只是一直没时间。
“这是我二姑家的表姐,让我帮忙给你家小妹的。”
齐三知道后笑道:“小妹肯定喜欢。”
“其实我们也听说你家姐姐妹妹们参加私塾大比,还拿名次了,让她好一阵羡慕呢。”
“不过能做做题,她应该会很高兴。”
这是四书组的题目,正适合小妹。
终于把这事做完,纪霆也算松口气,又跟齐三聊起在京城的事。
齐三看了看纪霆道:“翻过年我就要考童试了,如果能考上,也会在国子监读书。”
他爹是国子监夫子,皇上肯定会给这个恩典。
说罢,还对纪霆小声道:“所以记得带我玩。”
看你说得神神秘秘,原来是想一起读书,这好办啊:“正好林丰宝自己住一个院子,你跟他住一起,应该刚刚好,他性子也不错。”
齐三点头,两人都没说,要是考不过怎么办。
不怎么办。
齐大人能被皇上召到国子监教学,便知道他的本事。
齐三要是考试,那就是冲着案首去的。
只是今年的情况如何,也不好说。
毕竟现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说皇上看重读书好的学生,估计不少人跃跃欲试。
无形之中增加了科举的难度。
齐家却不会抱怨什么。
这东西,比的是真才实学,如果真有更厉害的,那就甘拜下风,没那么复杂。
纪霆心道,宜孟县几个家族里,郑家唐家蛇鼠一窝。
齐家却是格外好的。
哦,还有他家,纪霆觉得他家也行。
等齐家走的时候,齐家小妹找了几个机会,特意跟纪霆道了谢。
十一岁的小姑娘,
抱着考试题目格外认真,她是个真心喜欢读书的。
齐家走了之后,纪霆才知道齐大人把他这一年整理的书籍,挑了数十本不错的,自己跟家人一起抄录,送了过来。
这应该就是感谢纪家带过来的家乡特产。
这书如今只有国子监有,确实是珍本。
纪霆趁着过年期间,把这些书抄录一遍,托人送回老家。
拿了他爹那么多书,还是要有点回报的。
还有在国子监得到的衣服料子,全给母亲寄回,又买了京城过年才有的几种吃食。
东西不说多贵,但需要十分费心思。
其他时间,肯定还在读书。
卓家的书房也随便纪霆进出。
就连卓家家传的治水要术,同样让纪霆去看。
小百年的治水积累实在是多,纪霆这段时间,算是有事要干了。
过年期间,纪霆自然也收到家里来信,爹娘的思念自不用说,不过他们年后还会出去玩,让纪霆安心读书即可。
国子监的事,纪伯章跟卓夫人自然也知道,但他们并未过多评论,只说有事去寻外祖即可。
这种态度,便是纪霆最大的底气了。
但也就隔了一两日,纪霆又收到他爹的信件。
这次的内容,竟然跟雁门关那边有关系。
纪霆五个长随,其中四个都是雁门关逃难过来,青安跟青文跟家人走散,所以还想着寻亲。
纪伯章给同僚好友提过不止一次,那在雁门关的好友也帮忙找了,信里说有些眉目,但具体是不是,还要再看。
好在这位同僚六月左右回京,会带着证物过来,到时候让青安跟青文过去辨认。
现在已经是宝泽九年正月,距离这位世叔回京,还有不到五个月。
纪霆第一时间把消息同两人说了。
估计大黄都能感受到青安青文的快乐,兴奋到极点。
两人抱头痛哭。
看得青大青平同样心里难受,他们家人都没了,不过看着他俩可能找到家人,还是为他们高兴。
纪霆特意给两人放了假,让他们好好休息。
骤然听到这种消息,需要平复心情。
纪霆跟大黄玩了会,又去继续读书。
朝廷特派过去的官员都要回来了,想来边关也安稳了。
虽说跟自己暂时无关,可还是让人心里松口气。
说起来,去年最新特招的四十位贫家子弟,已经陆陆续续抵达京城。
只是国子监最近还未开门,他们还不能进去。
除此之外,便是京城郊县的童试马上开始,齐三肯定要参加。
说起来,他原本是要回原籍考的,但他爹是这里的官员,自然能在京城考。
京城人才济济,想要考上案首,估计不容易。
没错,京城人才济济。
或者说两极分化。
不好的,大家已经见识过了。
诸如荣王孙之流。
但京城这地方,还有一些极好的,好到大家只听说过名字的世家子弟。
这些子弟都是家世极好,天赋又佳的,基本被家里保护得极好。
反正之前的纪霆,完全没有接触过他们,基本是两个世界的人。
而他们也不会选择去国子监读书。
要么请了大儒讲课,要么有更好的去处。
国子监这种乌烟瘴气,徒有虚名之地,他们并不屑于来。
“之前不屑于来,现在却不好说。”纪霆看向窗外。
农家人说,荒田无人耕,一耕有人争。
如今的国子监,颇有些像耕种过的田地。
去年年底那会,国子监夫子们兢兢业业,针对性地帮他们这问题。
这些人肯定眼馋。
如果好好读书还行。
要是搞霸凌那一套,就会让人厌恶了。
明明已经有很好的资源,还要吃干抹净,连吃带拿,不给普通人一点活路。
也不怕撑死。
说话间,万秀才他们已经回京了。
万秀才,袁秀才,田秀才,虽说赶路辛苦,但精神奕奕,明显在家过了个好年。
那些禀禄对京城子弟来说不算什么,对贫家子却极为珍贵。
“我家过年都吃上肉了。”
“衣服给了我娘,我娘已经很多年没穿过新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