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人家: 15、那天你陪我?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十里人家》 15、那天你陪我?(第1/2页)

    俯仰之间,两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百福点心铺大赚特赚,期间虽有陈家米糕坊的打压,但在沈家的帮衬下,算是度过了难关。

    伏棂没有忘记答应沈念的事情,在卖果干的同时也不忘为沈家布庄宣传一番。

    沈家布庄的美名伴着百福点心铺传开了,可谓是两全其美。

    其他镇子的人,不辞辛苦跑到乌镇买份构棘果干,来了里街,自然也会顺道去沈家布庄走走。

    如此一来,沈家布庄的生意比之从前更好了。

    里街出了这么一位人物,又见沈家得的好处,东南西北的商铺老板自然都想认识认识,这里街虽然不长,可人情世故太多。

    伏棂深知不能沾沾自喜,有些事情得一步一步来。沈家既然能帮她,在她尚微末之时,也能够将她压下去。

    因此除了必要的往来,其他的她都推脱了。

    这两个月,百福点心铺赚了不少,伏棂算了算,扣掉工钱、材料钱、修缮钱,账面上还剩五十七两银子。

    这生意算是慢慢稳定下来。

    白潋两个月分得的钱,对她来说,依旧是一笔巨款。

    张铁和王丫得了好,贼使劲儿,他俩没几天就把成熟了的果子给摘了个一干二净。

    镇上的生意有掌柜的操心,伏棂不会想把所有的事牢牢地全抓着手里,她深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

    伏棂也照原先所想,花二两银子买了三十多本书。

    这些书并不单是《论语》《三字经》,也有的是《山海经》《古异闻录》《宣室志》一类的故事书。

    买那么多故事书,伏棂心中有考量。十里村的小孩子们,据她这些时间的观察,并没有几个志在科举的。这些学童的爹娘也大多是希望他们认得几个字,也不求他们能考个秀才回来。

    这稚龄孩童,正是爱听故事的年岁。以故事为引,既能勾起他们求知兴致,又能将生字新词不着痕迹地融入其中。

    孩子们听得入迷,再以故事里的人物善恶、因果得失,细细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岂不比生硬说教更易入耳?

    待他们识字渐多、明理通透,再接触四书五经时,自能领会其中深意。如此才是良方。

    回村路上,伏棂拐去了村里的老木匠家。老李正在院子里刨木头,木屑飞得到处都是。

    “李叔,我想打个书架。”伏棂说。

    “多大的?

    “能放五十来本书就行,放在私塾里。”

    三天后,书架做好了。它被摆在私塾西墙边,伏棂把自己的书一本本放上去。

    书架还空着一大半,但也不差,以后慢慢填满就好。

    轮到伏棂上课时,她拿出新买的书。“今天讲个新故事。”

    小孩们立刻来了精神。

    伏棂讲故事不像老夫子那样摇头晃脑,她讲讲故事,又讲讲正经的典籍,小孩子们听得入迷。

    没过几天,伏棂发现窗外总有动静。有次她故意提高声音讲故事,突然停下来,就听见窗外“哎呀”一声。

    她走出去一看,几个小孩慌慌张张地跑开,其中就有翠儿。

    伏棂经常看见她在私塾外面转悠,眼睛老是往里面瞟。

    那天放学后,伏棂在河边找到翠儿。小姑娘正在洗衣服。

    “喜欢听故事?”

    翠儿吓了一跳,手里的衣服掉进水里。她低着头不说话,耳朵尖都红了。

    “明天申时,我给你们讲故事。”伏棂说完就走了。

    第二天,翠儿和另外五六个没上私塾的孩子围着她。伏棂讲了个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这事很快传开了。

    来听故事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带一把花生,有的带几个野果,算是谢礼。伏棂都收下,分了一起吃。

    陈老夫子知道了很不高兴。“不合规矩,”他说,“没交束脩怎么能听课?”

    伏棂想了想,“那我不在私塾里讲,在院子里讲。申时都放学了,不算占用。”

    陈老夫子摇摇头走了。

    每天申时,伏棂就在私塾院子里讲故事。翠儿总是最早来,帮伏棂搬凳子、摆桌子。有次下雨,她还跑回家拿来蓑衣给伏棂披上。

    伏棂发现翠儿记性特别好,听过的故事都能复述出来。有次她嗓子疼,翠儿就站出来说,“我替夫子讲。”

    她讲得有声有色,其他孩子都鼓掌。

    一段时间后,伏棂教翠儿认字,用的是树枝在沙地上写。翠儿学得很快,没几天就能写自己的名字了。

    有天翠儿没来听故事。伏棂去她家找,看见小姑娘躺在床上,额头滚烫。

    她娘说翠儿上山采药,想卖了钱交束脩,结果淋雨着了凉。

    翠儿她娘受宠若惊,早听说这个伏夫子是个顶好的人,就因着翠儿今天没去听故事,居然亲自来她家跑一趟。

    看来她妹子,也就是王婶,说得果然不错。

    伏棂掏出二十文钱放在桌上,“给孩子买点药。”

    翠儿娘死活不肯收,伏棂摇摇头,“算我借给翠儿的,等她好了来私塾帮忙抵债。”

    说完她就走了。

    翠儿病好后,真的来私塾帮忙扫地、擦桌子。

    陈夫子知道,也没说什么,算是默许了。

    这些天,他看得出这个远房侄女想做什么,是拦不住的,索性全听伏棂的了。

    书架上的书渐渐多了起来。有伏棂买的,也有村民送的。

    还有个走货郎送来一本,说是听故事的孩子们凑钱买的。

    这事传开来,羡慕的白潋也想凑过去听听,但她没那空。只有平时和伏棂说到这事,才会求伏棂给她讲几个。

    两个月光景,这春衫还没穿旧,日头愈发毒辣。

    蝉晚晚扯着嗓子叫,老黄狗都趴在墙根,直喘气,尾巴都懒得摇一下。

    相较于他人,白潋的这个夏天过得很好,有伏棂送的香囊护身,连只蚊子都不见咬的。

    这天早上,白潋拿出了存放许久的薄荷叶粉,就是用她之前摘下来的薄荷叶晒干了磨成的粉。

    如今算是到了吃的时候。

    薄荷饼在夏天吃起来,更爽口。凉凉的,一口下去不仅赶跑了炎热,还振奋了精神。

    每年的大暑,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她算了算时间,已经到了。

    谁能拒绝在大暑前后吃一份薄荷饼呢?

    此刻她就戴着香囊,做着薄荷饼。

    如今白潋的兜里有不少钱,可她还是不敢乱花。像买这些面粉时,她费了不少功夫讲价。

    这天气闷热得慌,薄荷饼清香清凉,适合在暑热季节或油腻饮食后食用,既能解暑开胃,又能解腻醒神。

    这薄荷叶,只消放一点点,整个饼子就都有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