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60-2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60-270(第7/16页)

收比算了算,我手里这二十五,买的话可不止二百五十两了。”

    这跟普通持股不一样,拿的是酒楼原始股,价钱贵些。

    姜宁见他还在想,便道:“之前忘了你,实在是这阵子太忙,不是——”

    赵秋回过神,睁大眼道:“我不是怪你,我还不知道你为人吗?现在我们住的宅子,家里添置的东西,还改了不少东西,你们都未和我们算,我和子书还盘算过,少说二三十两。”

    “那苗哥儿说的这个在理。”姜宁斟酌道:“此事周庚不会反对,我和长昀亦是算好了大家都不吃亏的价,这二十五总共值七百五十两,翻了三倍,按一年二百五十两收入算的。”

    其实不止这点,光开业到现在,他们拿到手的就不止这个数了。

    但往高了算肯定不行,那就纯粹得坑人。

    “你要拿走五分之二,便正好是三百两。”姜宁算了个数给他,“要是你觉得可以,明日我们去酒楼,当面立契,苗哥儿和谢姐姐在,陈掌柜也做个见证。”

    等把这些事情处理好,过不了几天,他们就要出发去往岭南赴任。

    赵秋在柜台做得久了,自然也算得一手账。

    三百两对他来说,其实不算少,但绝非拿不出来,只是拿出来后有些拮据。

    可是……

    他咬了咬牙,“我出三百两,买你手里的五分之二。”

    为了往后拿出三百两银子不再拮据,怎么也得买。

    否则谁知道什么时候又有这样的花销,却拿不出来。

    姜宁听他下定决心,仿佛看到了刚要办酒楼时的情形,“你急什么,又不是让你一次付清,打张欠条,来年再给我们都行。”

    赵秋一怔,“啊……?”

    顾苗在旁边听出姜宁的玩笑意思,拿起茶杯喝了口,藏住扬起的嘴角。

    真好逗。

    第265章 不只喜欢大海,也喜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聚散终有时,分分合合是大多数人一生都会经历的事。

    再好的朋友都会分开,再亲的家人亦会分别,只是偶尔会让这一天晚些到来。

    一场欢聚,热闹过后哪怕是顶着一轮圆月,也难免生出几分感伤。

    姜宁拎着一壶酒,坐在院子的台阶上,仰头望着天,手肘直接撑着台阶,半躺下去。

    月亮可真圆、真亮。

    要是交通发达就好了,什么从前车马慢,对他而言,不方便大过浪漫情怀。

    比起书信的浪漫,他更想要常与亲友见面。

    “不想走了吧。”顾苗走到他旁边坐下,“想想要是还在永安镇,似乎比来金陵更稳定,至少不用提心吊胆的。”

    “那还是来金陵好些。”姜宁失笑,转过头看他一眼,伸了个懒腰,“走过的路才是最好的。”

    要是一直待在永安镇,谁知道会不会发生别的事呢。

    顾苗听他这么说,放下心来,“岭南虽远,但要是走水路,想必也能到的。”

    姜宁回忆了下自己看过的大燕地图,“运河不知道修到那儿没有,但相信工部,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开窍,修通了呢。”

    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他给的办法管用,真的能解决大部分百姓饿肚子的问题,那修路修桥挖运河,才能动起来。

    “什么工部?”赵秋听王子书他们聊起读书的事,多少坐不住,寻到姜宁他俩,赶紧凑过来问:“子书倒是想去工部,在村里那会儿他就好奇你家的浴房怎么修的了,还有炉子。”

    闻言姜宁错愕地看他,“他好奇这个做什么?”

    “觉得很新鲜,而且有意思啊。”赵秋挠头,“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冬天还能取暖,夏天又不耽误用,最重要的是,寻常百姓家里都可以修葺,比金陵这些取暖的法子便宜很多。”

    相比之下,把墙面做成中空,然后一入冬便专门烧炭,保证屋内暖和,成本低了许多。

    姜宁那法子,只是比平常多烧一点柴就好。

    要赶着做饭那一阵,连多的都不用。

    姜宁感慨道:“原来他是工科型人才,要是他真能凭自己的本事进工部,那我到时再给他一本书,保证够他研究一辈子,要能研究出来,大燕说不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赵秋一脸不解,“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姜宁喝了酒,借着几分醉意指向天上,“人可以在天上飞,船可以在水里跑得比马快,车可以在轨道上行驶,还有一个小东西,可以跟对方通信,还能看到脸。”

    三年多的时间,姜宁几乎忘了,他来自那样一个世界。

    太久了,久到姜宁在说这些的时候,几乎不能顺畅地形容。

    “天上飞的那是大侠!”谢蕴拍了一下他的手,“得会很高的武功,才能身轻如燕。”

    姜宁低笑一声,拿起酒壶仰头喝了口。

    其他三人看着他,忽然觉得这一瞬间的姜宁,和他们离得好遥远。

    是因为要分开了吗?

    “宁哥儿?”

    “嗯?”

    “你是不是……”

    想问他是不是想家了,可是家人都在身边,想的又是哪里的家?或者是过去的日子。

    不只是入京,其实在永安镇时,发生的事情也不少。

    姜宁好像一直都往前走,但又很少听他说累,大多时候都是他在安慰别人,加油鼓劲儿。

    三人陪着姜宁坐在台阶上,不主动跟他说话,但他开口一定会有回应。

    等夜风渐渐凉了,姜宁手里那壶酒也喝得差不多。

    卫长昀从前厅出来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情形——四个人坐在台阶上,姜宁醉得差不多,旁边三个人托着脸,挂着一样的表情盯着他。

    脚下步子一顿,一时不知道来得是不是时候。

    “宁哥儿好像醉了。”

    谢蕴悄声道:“你们明天出发,我们应该劝他少喝一点的。”

    赵秋和顾苗点头,“要不你们晚点出发?”

    卫长昀朝他们笑了一下,走上前,在姜宁面前蹲下。

    其他三人一看,立即识趣闪人。

    哎呀哎呀,月亮真圆、月色真好。

    卫长昀对好友们的举动早已习惯,这么多年来,彼此间这样的打趣,向来不少。

    只不过他们走后,他还是蹲在那儿,并未起身。

    见姜宁还有些醉意,伸手托起他脸,低头凑近了和他说话,“喝了多少?”

    姜宁只是头晕目眩,意识还算清醒。

    想了想,伸手用拇指和食指比了一下,“就一点点。”

    卫长昀握住他手指,合拢手,“那这一点点,可不算少了。”

    姜宁蹙眉,嫌弃地看了看他,“你酒量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