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40-50(第6/18页)
视察京营,旦夕不可懈怠。此为定例,不可违背!”
皇帝天天盯着京营,总不会对军事一窍不通,随随便便就葬送二十万大军吧?
朱高炽心里叹了一口气,他是真不爱骑马跑来跑去啊!可不得不答应。
正在这时天上出现异动,朱高炽看到了熟悉的景象,知道天幕来了,想起之前陪父皇观看的场景,他的心情又沉重了三分。
随时挨骂还不如骑马视察军营呢。
[之前我们讲了许多明朝的积弊,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到了天启年间,这些因素渐渐集中汇总,开始爆发。
那么到了崇祯继位的时候,天下是个什么样子呢?]
崇祯嘴里发苦,什么样子?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呗。
[我只能说,惨,很惨,非常惨。
大家都知道,明朝是小冰河期,全球都气温骤降。举个例子,唐朝时,长安能种柑橘,可到了明朝,海南岛会下大雪。
而崇祯继位后,天灾愈演愈烈,每年都要闹一通,到他煤山上吊之后才缓和一些。]
大殿里死一般的沉寂,没人敢说话,甚至群臣动都不敢动一下。
他们现在就是恨不得自己立马变成聋子瞎子,好逃离这些是非。
皇帝都去煤山上吊,那意味着国祚不久了!
崇祯仿佛被定住了一般,虽然上次他已经知道自己要变成亡国之君了,可再一次知道才是收到了非常大的冲击。
难道天命不在我大明的么?
煤山,就是后面那座西山吧。
西山本是成祖朱棣的陵寝,后来发现了煤矿,京城那些目无君父的勋戚便胆敢在成祖头上动土,开私窑牟利。
朝廷严令禁止也没什么用,后来那位素来无状的明英宗朱祁镇甚至通过太监,和勋戚一起捞银子。
自然渐渐的西山就成了煤山。
崇祯猛然发现自己憋了太久没呼吸了,他暗暗叹了一口气,嘴里的苦味更甚。
能死在成祖的陵寝之下,而不是做徽钦二宗,也算是不墮祖宗威名吧。
[天启七年,就是天启皇帝落水,无子而亡、他弟弟崇祯继位还没改元那一年,福建闽南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而且因朝廷处置不及时,灾情波及到了长江以南的整个东南地区。]
朱元璋感觉不对劲。
他怎么记得,天幕以前说过,明武宗--就是给自己封大将军那个鳖孙,就是落水,然后无子而亡啊?
怎么这个天启也是差不多的路数?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这群目无君父的混账,真敢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么?!
[西南地区我们之前说过了,土司那边从天启元年爆发了奢安之乱,到崇祯继位也没搞定。
西北地区则是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黄土高原渐渐形成,基本每年都得闹点灾荒,已经有一些小股的农民起义了。
中原膏腴之地也好不到哪儿去。自从黄河夺淮入海之后,只要降雨量稍微大一点就有洪灾,已经拖垮金、元两个朝代了。而且因为是膏腴之地,所以明朝中后期封宗室就愿意往这里封。
比如万历国本之争的一个主角,他最爱的皇三子、三百多斤的大胖儿子福王,就藩就在河南。
据记载,福王大婚之费有三十万两银子,营造洛阳的府邸花了二十八万两。而且万历觉得自己大胖儿子没当上太子太委屈了,所以给批了四万顷田庄。经过朝臣的据理力争,砍价砍到两万顷。可河南人口稠密,根本凑不齐,不得不去山东、湖广的良田划给福王。
所以中原百姓也被压榨的很难过。]
“……荒唐。”朱元璋蹙眉骂了一句。
他觉得自己对儿子够溺爱的了,可也没到这份上。多给点钱就是了,田地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怎么能轻动,简直混账!
[剩下的东北,那是重灾区了。
万历末年的萨尔浒大战,明廷输得很惨。自此之后,再也辖不住关外东虏。建奴多年来不断进犯,虽然有输有赢,可步步蚕食之下,已经占据了抚顺、铁岭、辽阳、沈阳等地,基本就是我们现在的辽宁省,和明廷隔着山海关对峙。
而且他们还不断地南征北战,征讨了朝鲜和蒙古,逼的朝鲜低头进贡,逼得蒙古的林丹汗一路往西逃跑,剪除了明廷的盟友和屏障。九边重镇彻底暴露在建奴兵锋之下,岌岌可危。]
[所以,崇祯继位时的明朝,就像是个癌症晚期的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已经全面崩坏了,想要治愈,那非得有大智慧大格局,还得有天命加持才行,不然基本就是等死的局面。]
文华殿里的群臣坐立不安。
这是在干什么啊,好好的为什么要说这些……简直太可怕了。
尤其,这可是出自天音之口的谶语,那岂非是把他们都判了死刑?
温体仁不动声色的偷抬眼皮,看了一眼上首。刚刚二十岁的年轻陛下脸色惨白,已经额头见汗了。
不中用啊,温体仁摇摇头。
[那么崇祯是不是一个有大智慧大格局的人呢?
很显然不是。
他是一个用虎粮之药的庸医,虽然十分节俭勤政,然而生生把大明给治死了。]
[其实崇祯自己也是知道大明弊政的,有一次科举殿试,他亲自出的题目,我把原文贴出来,然后给大家翻译一下。
第一个,他说皇明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士大夫品行不端,怎么才能让他们守规矩?
第二个,建奴地窄人寡,一旦去打朝鲜,朝鲜必然守不住,怎么解决?--实际上建奴已经这么做了,朝鲜没办法是两头朝贡。
第三个,如今朝廷军费激增,百姓负担不起,怎么才能恢复辽东?
第四个和第三个本质差不多,是说流寇蔓延,但是朝廷缺钱,大臣只是一味的让朝廷减免钱粮,朝廷难道不知道抚恤百姓?但不收赋税怎么打仗?所以说有什么办法既能抚恤,又能提供军费?
第五个,屯田总是不见实际效果,粮食和马匹这些军队紧缺物资总是被拖欠,有什么办法?
第六个,有没有办法收复河套?蒙古察罕部和河套的部落联合起来了,有什么办法将他们分开?
第七个,流寇势大,海盗骚扰,加上水灾、旱灾频发,有什么方法?
第八个,文臣又菜又软弱,有什么办法提升武将的地位?]
朱元璋认真的听着,他身边的翰林随侍在奋笔疾书,记录天幕上所呈现的殿试题目原文。
他每听一条,脸色就难看一分,这些问题都是之前陆续提到的,而且都是目前他这里没有或者解决的不错的问题!
听到最后他点点头,虽然心里不爽,但这些分析倒是都没有问题,那……为什么会说那崇祯下虎狼之药?
崇祯的文华殿里,有大胆的大臣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讨论这个题目了。
不过让他们揪心的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