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80-90(第5/24页)
亩,剩下那五十亩会被朝廷收走,分给新的有军功之人。
但是汉朝没有这个补丁,所以自然也没有搞均田制。汉初有资格分到田地的就是皇室、各个诸侯国大王,再就是二十级军功爵那些人。
并且为了尽快稳定局势,汉朝只没收了复活的六国贵族土地,对于秦朝时大大小小的地主家私有土地都是予以承认的。】
额……
刘邦迟疑了,他问吕雉:“天幕这是在怪乃公没有搞均田制?”
吕雉听到这老头居然在她面前自称乃公,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但没有计较,而是安慰道:“汉家草创,百废待兴,一时有所疏漏也是常有的事。再说陛下承认秦治下的统治,已然是安定民间了。”
至于剩下的,去问萧何啊,但是她又没参政。
【而且最可怕的一点在于,汉朝在纸面规定上给军功爵的田地和宅基地极为优厚。
举例来说,二十级最低等级的“公士”,可以分到1.5顷的田地和1.5宅的宅基地。
以杨宽先生“240步为一亩”来推算,结合《通典》中记载:“汉武帝时期……古百步为亩,汉时二百四十步为亩,古千二百亩,则得今五顷也”计算一下。
能得出一个结论,汉代一亩地大概456㎡。一顷百亩,也就是说公士就能获得六万八千平方米的土地,相当于现在的100市亩。
等到了顶级的关内侯那个级别,更是有95顷的额度,相当于现在的六千五百亩。
那么问题来了,汉朝有这么多开垦的地可分么?】
……
啊,还有这事?
刘邦沉默了。
【那必然是没有的。
这就导致一种情况。那就是好的熟地肯定优先分给诸侯王国和侯国,而且还不够额度。
而那些低等级军功爵的普通军官和士兵回家一看,没田可分了。
只好吭哧吭哧的带着家人去开荒,然后官府会把开荒的地算在他应得的授田里。
讲真,我怀疑萧何就是故意的。】
刘邦:对对对。
“萧相国为了鼓励百姓开荒,真是用心良苦啊!”
刘邦妆模作样的说了一句。
吕后也懒得拆穿他。
【好了,到了现在汉文帝时代,不收田税了,好日子来了!问,谁获益最大?
是那些开荒自耕农的后代么?
当然不是,是阡陌连接的功臣集团贵族啊!
因为田税这个东西,跟那些没有自己土地的佃农、贫民没关系。不收田税,真正收益的是那些有田之人,而且越是田地多的人,收益就越大,他们累积的财富就越多,再加上这些人基本都属于有权有势的阶级,就更有能力去兼并那些被开垦好的熟田。
理由都是现成的——我爵位名下的田土额度没满啊,凭什么不能划给我?】
【所以文景之治虽然休养生息,释放民间活力,但也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那就是加剧了土地兼并,拉大了贫富差距,社会矛盾开始显露出来。
这就是武帝刚亲政时接手的局面。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下令抑制兼并打击豪强不就行了?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
比如我从军立功得到了一个中等爵位,虽然再朝廷里排不上号,但是国家安定后安排我回家当了地方官——这在没有制度性科举、没有形成文官阶级之前时很常见的做法。
这样我在老家就既是贵族又是官员,可以先把好的土地分给自己。同时我家的亲戚朋友开始从商做生意,我利用手里的权势充当保护伞,把生意做大做强,成了当地首富。
有权有钱有人脉有资源,我家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豪强。现在我作为地方官员收到皇帝老儿的诏令,说要抑制土地兼并,打击豪强。
我一看,这不就是打击我自己?吃进去的怎么可能再吐出来,那都是我早年打仗换来的,我为大汉立过功,我为大汉流过血!
大家看到了吧,所以很多事情不是一纸诏令就能解决的,天下是活人,不是游戏的npc。
那么汉武帝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刘邦有点萎靡,他感觉这一大段都是仙子在阴阳怪气。
听到好曾孙,他来了精神。
他真的很想知道,曾孙到底怎么搞钱的,毕竟现在的大汉,穷的不行。
【汉武帝表示:朕会平等的创死所有人,大家一起返贫再重新分配发展不就好了?】
……
不是搞钱么?怎么还返贫了……
等等,不会是把天下刮地三尺吧?
这这这,这是要学暴秦么!
【天下谁的田产财富最多?自然是宗亲诸侯和功臣勋贵。
诸侯王就不说了,国中之国。而功臣勋贵看似没有军权行政权,只能收食邑赋税,但侯国封地里山川林泽和矿产盐场都是他们的,朝廷也摸不到,损失很大。
不解决这两个庞然大物,光搜刮小民的油水能刮出多少来。
针对第一点,汉武帝重磅推出了亲情套餐——推恩令。】
朱元璋眼角一抽。
前几天他问刘伯温对诸子封爵怎么看,刘伯温就拿出了一套类似推恩令的方案。他的儿子自然是亲王,孙辈的各亲王嫡长子降等为郡王,其余子为辅国公。以此类推,五代之后,放为普通宗室,不再领朝廷禄米,但是可任其经商读书。
朱元璋知道,这是刘伯温结合之前天幕所言,拿出的比较合理的方案。
但他还没有下定决心颁布实行。
因为,那个抢了标儿皇位的“燕藩”,他还不知道是谁。
虽然当初他是想把老四封在燕地的,但到底不能确定,怕冤枉了孩子。
【自从刘邦打击异姓王,换成自家子侄之后,历代执政者都在代表皇室大宗这一脉,不遗余力的打击外藩诸侯,毕竟哪个皇帝也不能忍受整个国家里还有十几个国中之国。具体过程前面都有,这里就不再赘述。总之到了汉武帝刚继位的时候,外藩的势力已经大减,大的诸侯国不过一郡之地,小的只有几个县。
刘彻表示,还不够,要加大力度。】
【公元前127年,刘彻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正式推出“推恩令”。这推恩令可以看做是文帝当初把齐国一分为七的进化版本。它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
重点在于,这些推恩分封出来的子弟,并不是王,而是列侯,封国是和那些功臣一样的侯国。
而根据汉制,侯国受所在地的郡管辖,并不是国中之国。
要是评选“千古无解的阳谋”的话,推恩令应该名列前茅。】
刘邦一琢磨,立马就懂了这其中的妙处,连连称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