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小王妃: 2、【2】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道姑小王妃》 2、【2】(第1/2页)

    【2】

    扬州距长安两千三百里,若是骑马,十日可达。若是船行,半月左右。

    郑氏怕云冉水土不服,特地放缓速度,船行改马车,走走停停,走了近一月,方才瞧见长安的界碑。

    一路随行的还有云冉的四哥,长信侯府四郎君云商——

    云商随郑氏一道来扬州,本来也想上山寻妹妹。但郑氏考虑到水月观是座女观,不接男客,便让云商在城中等着。

    这一等就是数日,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小妹妹”,云商像是瞧见什么稀罕宝贝般,将云冉从头到脚看了好几遍。

    直看得一向自认厚脸皮的云冉脸都红了,云商才搓搓手,小心唤了句:“妹妹?”

    云冉也同样搓了搓手,唤道:“哥哥?”

    兄妹俩年纪仅差了三岁,又是至亲血脉,四只眼睛一对上,不约而同地笑了。

    都不用郑氏刻意笼络,兄妹俩自然而然就熟络起来。

    等到回程这一月的相处,更是亲昵地宛若从小就没分开过。

    且说郑氏与长信侯夫妻多年,膝下共育有五个孩子。

    前头接连生了四个儿郎,郑氏不信邪,咬咬牙又拼了一回。

    一朝心愿得偿,喜获爱女,哪知不过三载,女儿就在灯会上被拐走。从此郑氏是朝也思,夜也思,明里暗里不知流了多少泪。

    好在老天开眼,终是叫她在有生之年寻回女儿。

    “方才已经过了灞桥,最多一个时辰便能进城了。”

    奔向长安的马车上,郑氏望着坐在窗边的小女儿,满眼慈爱:“日前我与你父亲去信,待会儿进了城门,你大哥和三哥会来接我们。”

    云冉如今已然改换了行头,再不似初见时的粗褂荆钗,头上梳得是长安贵女们最时兴的朝月髻,身上穿的是天水碧的杭绸罗裙,脖间戴着是赤金坠万事如意金锁的璎珞圈,腰上系着草青色撒花缎面束腰。

    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粗布荆钗的云冉已经难掩清丽,现下锦衣加身,更衬得她娇颜胜雪,宛若玉盏上含苞待放的芍药。

    “阿娘,我有点紧张。”

    经过这一月的朝夕相处,云冉与郑氏也亲近不少,如今唤她阿娘再不会磕巴:“四哥说大哥很凶,三哥又最讨厌没有学问的蠢蛋……我除了念经,再没读过其他书,他们会不会觉得我没学问,讨厌我?”

    “别听你四哥胡说,你大哥和三哥才不是那样的人。”

    郑氏心里暗骂四子搅家精,一把拉过云冉的手:“你父亲的信里说了,你哥哥们都盼着咱们早日归家,就连你那两位平日里互相不对付的嫂嫂,为着拾掇你的院子,也难得有商有量一起布置呢。”

    云冉也大致知道了家中的情况。

    她四位兄长里,前三位都娶了妻。除了二嫂随二哥外派豫州,不在长安,其余两对兄嫂都住在侯府。

    想到长信侯府,那个最亲近却也陌生的“家”,还有那些素未蒙面的亲人,云冉摩挲着腕间那串师父赠予的雷击枣木手串,心下既期待又忐忑。

    忽然,车外飘来一阵凄凄的哀乐。

    车内的母女俩皆是一怔。

    待掀开车帘一角,看到从城门鱼贯而出的丧仪队伍,还有正中那口楠木棺材,郑氏下意识拧起眉头。

    才回长安就遇丧事,未免晦气。

    “阿娘别皱眉。”

    郑氏一回头,就见云冉朝她弯眸笑:“见棺发财,大吉大利。”

    见女儿都毫不在意,郑氏也豁然笑了,“冉冉说的是,见棺发财,大吉大利。”

    “不过阿娘,长安人治丧都这样大的排场吗?”

    云冉掀帘朝外瞧了瞧,感叹:“不愧是都城,丧事都办得如此气派。”

    郑氏闻言,也往外又看了眼。

    这一看,却瞧见好些熟面孔,不由愕然:“这……这是崔家的丧仪?难道是崔老夫人……”

    她没继续往下说,而是叫停马车,又命四子云商前去打听。

    不多时,云商便回来了,隔着窗户,语气惋惜:“的确是崔家治丧,却非崔老夫人,而是崔家六娘。”

    “崔六娘!?”

    这下郑氏更惊了;“这孩子不是才十六吗?我记得年初的春日宴,她还好好的,怎么会……”

    云商:“说是半夜里突发肠痈,救治不及,不幸去了。”

    听得这缘由,郑氏久久凝噎。

    云冉不明就里,小声问:“阿娘,这位崔家娘子与我们家有亲吗?”

    郑氏回过神,摇头:“虽不是亲戚,但崔氏与我郑氏皆为长安世族,多年交好,这位崔娘子的母亲平日与我也常来往……六娘这孩子娴静温雅,是个极好的,如何就……唉。”

    云冉闻言也觉得唏嘘。

    妙龄少女,花样年华,却因一场急症,说没就没了。

    “母亲,崔泊序来了。”

    车外的云商忽然开了口。

    云冉随着郑氏一道朝窗外看,便见一位身着素白丧服的年轻男人大步走来。

    郑氏低声介绍:“这是崔氏嫡子,六娘的同胞兄长,三郎崔泊序。”

    云冉点头,暗暗记下。

    再看那年轻男人,二十出头,面如冠玉,俊秀眉眼间虽带着浓浓的憔悴,眼神却清正明晰,翩然行来,袍裾微翻,岩岩若孤松,卓卓如仙鹤。

    饶是从小在女观长大,与男子接触不多,云冉也看得出这位崔家郎君在长安才俊里也算得上翘楚。

    思忖间,崔泊序已行至车前,与云商互相见过礼,又朝马车行礼,“小侄拜见郑叔母,叔母万安。”

    锦缎车帘掀开大半,郑氏端坐车内,看向车外谦谦有礼的年轻儿郎:“贤侄快起,不必多礼。”

    崔泊序直身站定,郑氏道:“我也是今日回京,方知你家中竟出了这事,六娘那样好的孩子,实在是可惜了。”

    稍顿:“你祖母和母亲可还安好?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事放谁身上都难熬,可千万叫她们保重身子。”

    崔泊序垂眸:“多谢叔母关怀,祖母和母亲有兄嫂姊妹们看顾劝慰,精神尚可。”

    郑氏点点头,忽而想到什么,转脸道:“冉冉,快与你崔家哥哥问声好。”

    云冉一向不怵外人,突然被点名,便大大方方从窗户探出一张脸,乌黑眼睛看向车外的男子:“崔家哥哥好,我是云家五娘云冉,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这有些不伦不类的介绍,叫崔泊序微怔。

    但对上小姑娘过分清澈的黑眸时,又不觉得这话有何不妥了。

    “云五妹妹安。”

    崔泊序回了个平辈礼,便将视线转向郑氏:“先前便听说叔母此番南下,是有了小妹的消息。如今明珠复得,实在是可喜可贺。”

    郑氏微微笑了下,并未多说。

    毕竟崔家这边才失去个女娘,不好在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