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 110-120(第16/17页)

,“是该怕的。长陵郡距离长安城,不过一百五十里。一旦长陵郡城门失守,长安城被攻陷,也不过是须臾之间。”

    她眉眼平静,似水,似月,是不沾世俗的天仙,一个淡漠的旁观者。

    信阳讪笑。

    可这样胆大包天的话,姜姮能说,她却不能说,也不敢说,只敢想。

    信阳又陪着姜姮下了一局棋,从黄昏时,坐到

    了深夜,双腿都有些麻,恨不得立刻起身离开。

    这一局,又是惨败,信阳却真心实意松了一口气,再次笑,就真诚自然了许多:“今日,姑姑我实在累得慌,就先行离去一步了,改日再陪你一块下棋。”

    姜姮点了点头,还未说一声话,她便逃似的,离开了长生殿,像是把此处当做了火坑。

    仿佛从前那位,搜肠刮肚寻着借口,哪怕被宫女明里暗里嫌烦了,也不愿离开半日的人,不是她信阳长公主。

    “要去叮嘱些什么吗?”连珠收回了视线,轻声问。

    此事一旦传出去,势必引起满朝震动,人心惶惶。

    “叮嘱?”姜姮缓缓重复,又轻轻摇头,“只叮嘱她一人,是无用的。”

    长安城有百万人,其中三成,家中有为官为商的亲人。

    姜姮是万无可能,叫他们都闭住嘴的。

    连珠:“嗯……”

    目光闪烁,迟疑片刻,又道,“殿下,朱北一事……是要,坐视不理吗?”

    当初姜姮设下此局,本就是险之又险,只仗着一点应势利导,才有了七八分的胜算,何曾想到一个小小的朱北,便会叫整局棋盘,瞬间颠倒了胜负的可能。

    连珠抿唇,声音愈发轻了,她告诉姜姮:“如今的崔氏,是以崔相一支为首的……朱北虽策反了长陵的那一支,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言下之意,是要趁此时机,将崔相一族紧紧握在手中,届时,无论是进还是退,都会从容一些。

    至于远方的崔霖……都到了如此的局面,他自然没了用处。

    连珠咬住了唇,若不是到了眼下的时刻,她决然说不出此等话语来,但凡事有轻重缓急,于她而言,再无一事,再无一人,能与姜姮相提并论。

    “还请殿下将此事交予我,连珠保证,必然万无一失。”

    姜姮明白连珠的心思。

    自听闻朱北叛逃的消息,又得知崔太守的踟蹰犹豫后,这样的念头也在她心头浮现。

    “万无一失?”姜姮微微一笑,“这事上又有何事,是能万无一失的呢?”

    她又轻轻投去一眼,“崔相并无过错,其子崔霖,又是因我的吩咐,才跑到了关外……兔子急了还要跳墙,若今日,本宫要以崔相一家为人质,来日,又有谁敢向本宫尽忠?”

    “殿下,便由我将功补过吧。”连珠又唤。

    她自愿担负骂名,哪怕以后,她不能再陪伴、守护在姜姮身边。

    连珠喃喃道,像是说服着自己,又像劝说姜姮。

    “此事是我的过错,倘若当日,及时捉拿朱北,又怎会造成今日的局面?还请殿下,让我将功补过。”

    “将功补过?我不喜欢这个说法。”

    姜姮不紧不慢地收拾着桌面上的棋子,面上露出了一抹淡而清的笑,“功就是功,过就是过,怎能混为一谈。”

    连珠微微扬起头,不解其意。

    “朱北?”

    “长陵郡?”

    姜姮的眸子再次落到暖玉棋子上,有莹莹的暖光散出,不知是玉色,还是眸色,她轻轻地念着这个名字,“眼下,最该着急的,并不是你我……而是我们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陛下。”

    “毕竟,意气用事的人,是他。”

    姜姮似乎轻轻叹息了一声,再看,却是自若神色。

    连珠痴痴地望着她。

    不知何时,便不再是她守卫着殿下,而是姜姮引导着她。

    连珠既怅惘,又有说不出的悸动。

    她太了解姜姮,了解她,那置死地而后生的无畏心思。

    她要赌下去。

    只有这样,她从前所做的一切,才不算落了空。

    崇德殿内,一片死寂。

    年轻的帝王,自收到远方传来的讯息后,就长久地陷入了沉默。

    身侧高高的宫灯透出一点昏黄的光,若有若无地照在了他半边面庞上,露出一只幽深又黑亮的眼眸,此时,这只眼眸虚虚地落在空中,似乎什么都没有看,似乎又看着下方的众人。

    “朱北……”

    闷沉的一声,伴着隐隐约约的笑,缓缓出现,回荡在幽暗冷清的殿中。

    姜钺那一双眼眸缓慢地转着,最后停在了阶下的几位老者身上,自顾自地说了一声,“他倒是一个有本事,且不怕死的。”

    “想投靠那群贼寇吗?呵……”

    他又说了几句,却无一句,是落到是实实在在的解决法子上的。

    终于有一人听不下去,上前一步,“回禀陛下……三军已整装待发,随时可往长陵郡去。”

    “他不怕我吗?是何时生出这样的心思?哈……”姜钺还自言自语着说道。

    他似笑非笑,笑得脸颊上泛出了一点红晕,更像艳鬼。

    “陛下!”

    有人企图大声唤醒他,“还请陛下及时定夺,勿要再拖延。大周百姓的生死安危,都于陛下一念之间!”

    姜钺摇摇头,不知是在回应谁。

    忽而,他问:“崔相呢?”

    朝臣面面相觑一眼,又是一人答道:“回陛下……崔相抱病在家,今日未入宫朝见,已递了帖子,言明此事。”

    至于,这病有几分是真,又有几分是假,就无人知晓了。

    姜钺在意的,自然不是他这个病,只微微蹙起眉,淡淡吩咐道:“别叫他死了。”

    众人以为,这位小皇帝是终于要认真起来,处理着突如其来的叛乱了。

    甚至有几人,面上已露出了些许的笑意。

    大周国力昌盛,又有百万雄兵。

    想平叛一个小小的乱动,自然是轻而易举的。

    此时,还无人会把玄裳军——这样一支杂兵乱匪,当一回正儿八经的事。

    就连那个反叛的朱北,也算不得什么。

    大概是狗急跳墙,慌乱中,寻了一条错路。

    人人都听闻了那晚的事,清楚他已成了昭华长公主的眼中钉,既是如此,他再长安城中,就再无活路的。

    的确不如另寻出路。

    更叫他们在意的,是崔家的动静。

    崔太守是否真就和玄裳军里应外合了?

    崔霖为何要孤身前往北疆?

    关于崔家的,桩桩件件的事,至今还未能有个明确的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