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50-60(第6/20页)
昨晚给第二期《国朝新闻》画漫画来着吗?
“我是哥哥,你要听我的。”永璜真的怕了弟弟被汗阿玛带走,今天下午他学洋文都提心吊胆的,只能装出严肃的表情。
这还是永璜头一回摆出哥哥的架势,永琏忍不住笑起来,“好好好,我听我听!”
永璜就约好每天睡前来找永琏,互相检查要背的内容。
之前永琏有时候为了按时睡觉会拖到第二天早上临时抱佛脚,现在他没法拖了,永璜发现他背得不熟就会盯着他背。
永琏在汗阿玛跟前敢讨价还价,在大哥面前反而不好意思拖。
乾隆发现儿子最近背书没再出现过磕磕绊绊的情况,细问之下才知道兄弟俩竟然在互相督促,主要是永璜督促永琏。
乾隆心情很复杂,俩儿子互相督促上进他当然高兴,但永琏这小子在永璜面前那么老实,他又有点不快。
“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朕平日和你说的,你全当耳旁风。”乾隆阴阳怪气。
永琏:“……”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这不林妹妹的台词吗?
“罢了,以后你要是背不会,朕就拿你大哥试问。”乾隆发现了拿捏儿子的好法子。
永琏一听顿时急了,“不行不行!大哥就是大哥,不是我伴读,您不能这样。”
“那你背不会朕就惩罚明瑞。”乾隆道。
“不行!”永琏赶紧抱住汗阿玛胳膊,“您还是惩罚儿子吧!”
乾隆:“……你难道不是应该保证下次不会再偷懒?”
永琏:“我努力!”
因为如意馆紧邻洞天深处的学堂,永琏不仅跟着洋人画师学画画,还偶尔去如意馆看他们的作品。
《国朝新闻》第一期的禁毒小漫画反响不错,很多百姓之前只听里长说过鸦片的危害,但没有具体概念,看了这连环画才知道,鸦片有毒,吸食后果很严重。
永琏第二期继续宣传禁毒,画了鸦片贩子诱导人吸食鸦片的几种手段。
李奥看到二阿哥的连环画眼睛闪了闪,他知道英吉利的东印度公司就在大面积种植罂粟,并且向包括大清在内的很多国家推广。
“阿哥爷怎么知道这个鸦片有如此危害?”
永琏道:“我听汗阿玛说的。”他不怕这些洋人知道,只有大清把鸦片作为禁品,其他国家都允许吸食,那大清早晚也会被影响。如果可以,他希望全世界都意识到这东西的危害。
“臣认为不是这样的,或许皇帝陛下对鸦片有什么误会。”李奥道,他只听说鸦片成瘾,还真不知道鸦片能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这样吗?那你可以拿出证据证明你的观点。”永琏道:“反正汗阿玛那里有不少鸦片有害的证据。”
李奥想了想,“如果臣在英吉利,可以做实验,但臣在大清,大清又没有鸦片,自然拿不出证据。”他说着笑了笑,转移话题,拿来颜料给永琏的画上色。
第二期《国朝新闻》上还是把乾隆的诗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下面则是允禧和弘晓的诗。
另一版进士访谈录采访的是侍讲学士张若霭,也就是军机大臣张廷玉的儿子。
张若霭当年可是被雍正钦点为探花的,但因为张廷玉奏请把名额让给寒士,才改为二甲第一。
张廷玉在读书人中的名望加上张若霭本人的才学,让第二期的《国朝新闻》更加受欢迎,几乎是一抢而空。
各地报房乐坏了,连夜加印。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报房摸清了报纸的印刷成本,加印几百份完全能赚回来。
弘晓看着直隶几家报房送上来的销售数据,也很高兴,还让人送去给永琏看,头三天的销量翻了将近两倍。
不仅报房赚到钱了,小乞丐们也都成了报童,听隆普说,十几名报童靠着两个月卖报得来的钱,买吃的做衣服。还打算攒钱一起租个小院子,再也不用忍饥挨饿沿街乞讨了。
第二期的广告效果也很不错,登广告的是一家琉璃厂附近卖砚台的铺子,因为报纸的宣传,这几日客似云来。
永琏高高兴兴找乾隆报喜,乾隆还夸了弘晓几句,说他办事尽心。
至于永琏,这小子除了画了连环画,其他时候都当甩手掌柜顶多动动嘴。
乾隆不放心,偶尔叫来《国朝新闻》编辑组的人来敲打一番。
永琏不知道汗阿玛这么操心,还以为这些笔帖式们本来效率就高。
想在第三期登广告的商铺更多了,还有翰林院的官员主动想接受访谈。就在《国朝新闻》编辑部干劲十足,准备第三期的时候,坊间突然出现一种声音。
“连环画引人入胜,进士访谈颇受读书人欢迎,连广告都有商户们关注,只有御制诗没人看。”
“是啊,放在那么显眼的位置,却成了陪衬。”
“连慎郡王
的诗都有人传颂,皇上的诗却……”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无能狂怒
乾隆盯着手中的密报,神色冷得吓人。
他忍不住喃喃了一句,“朕就说,不该办什么报纸。”
话说出口,心下一动,又翻到第一页,把整份密报重看了一遍,然后叫来九门提督鄂善。
“把这些议论御诗的人抓了,你亲自审,主要问他们从哪儿听来此等大逆不道的言论,再查他们最近和什么人来往过。”
鄂善答应一声,又有些为难地道:“可这几日议论此事的人越来越多了,恐怕……”
恐怕抓不过来。
乾隆深吸口气,想了想说:“读书人不可能这样没分寸,这其中定有猫腻,你去查,主动挑起话头的那些人一定有问题。”
鄂善领命,又说:“还有书坊报童在卖报纸,要不要先禁了?”
“为何要禁?他们说朕的诗写的不好,朕就藏起来不让他们看了?这岂不是显得朕心虚?”乾隆道:“朕的诗什么水平,朕心里有数,还不至于被几个连功名都没有的读书人打击。”
乾隆打心底里觉得自己的诗不可能是陪衬,没人讨论传颂那是因为读书人不敢也不懂。
自己用的那些典故,非饱学之士是不会懂的,不像允禧和弘晓的诗,就是写景抒情,没什么内涵,不认字的百姓也能听懂,传颂自然就快。
总之,肯定不是自己的诗词有问题,更不是报纸的问题,是读书人急功近利,一心就知道考科举,商人们也俗不可耐,关注其他商铺的广告,至于永琏的连环画,连不认字的小孩妇人都能看懂,话题度自然就高。
这正是所谓的曲高和寡。
所以,乾隆一下就想到了这件事是有人故意推波助澜。
鄂善没想到皇上胸怀如此宽广,立刻道:“皇上圣明烛照。”
乾隆得意地哼了声,把密报随手撕了。
弘晓也已经听说街上的传言,心说不好,这报纸是办不下去了。
他急急忙忙去找十六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