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80-88(第4/16页)
她有些好奇,“爷打听出来了吗?”
弘昼点点头,叹了口气,“十四叔想找点事情做,他听说十七叔在帮着改良火器,就想给十七叔帮忙。”
十四爷是带过兵的人,对火器并不陌生。研究这方面的事儿当然在行。但皇上或许不放心。吴扎库氏道:“十四爷都五十多的人了,在家颐养天年多好,何必掺和这些事。”
“也是为了儿孙。”弘昼道:“弘明虽是贝勒,但也没被重用,十四叔就觉得儿子都被自己连累了,就想着出来做事,立点功劳,攒点家业。”
“可怜天下父母心。”吴扎库氏叹道。
“是啊,十七叔虽然不能带他,但也想帮他一把。”弘昼道:“我倒是有心让十四叔进玻璃厂,但这边宗室太多了。”
他就在琢磨有什么不要紧的差事,可以把十四叔安排进去。
临近年底,各官学都在进行考试,今年施行新的奖惩制度,成绩末尾的十名学生,明年没有津贴,如果明年还是末尾,就直接开除回家。而这些人的津贴则会发给前十名做奖学金。
有了这个新规,官学内的学习风气是比从前好了很多。
乾隆就想把这种新规推行至其他官学和宗学、觉罗学。
既然是宗学,负责这件事的人就最好是宗室。弘昼于是建议让允禵去。他辈分和年纪在这摆着,能镇得住下面的人。
乾隆觉得可行,就召允禵进宫,问问他的意思。
允禵现在能有件事情做已经感恩戴德了,哪儿还敢挑三拣四,立刻接了整顿觉罗学的差事。
然而在了解了觉罗学的情况后,允禵就有些后悔,这里的风气实在是太差了。
倒不是说宗学的学生成绩差,这里因为有很多家境优渥的孩子,在家也请了师父,从小接触琴棋书画,文学休养很不错。
但宗学里根本不是以文化修养或者骑射成绩好为荣,而是以家世为荣。
那些个家世好的,玛法阿玛在皇上跟前有体面的,在宗学就被人捧着。
还有一些坏心思的,早早挑唆着这些赌博吃酒,听戏逛妓院养娈童,欺负那些家世不好的觉罗红带子。
允禵知道了几件纠纷,被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过年的时候,允禄他们到他府上拜年,老头就跟他们抱怨,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这事儿真不好管。
弘昼早就知道宗学是什么样,他就笑着劝十四叔,“正是因为不好管,我们去了都得头疼,才派您去。除了您,就没人能收拾那些臭小子。”
常年担任宗正的允禧也表示,“这件事只有十四哥来管,拿出您当年整顿军队的架势。宗学再这样下去,宗室在朝堂上真就没一点地位了。”
皇上现在根本不用忌惮宗室,因为宗室的人才太少了。德沛算一个,再就是平郡王福彭,不过这人身体不好,日后指望他带兵,是不可能的。
远□□些红带子们就更别提了,家里有些铺子田产,很多人就没想过出人头地。
不出人头地可以,但不能堕落啊!再这样下去,不是重蹈前明覆辙了?
允禵心说这些弟弟和侄儿们都是滑头,好差事全让他们抢了,让自己这个老头子去干得罪人的活。
但如果自己没干出点名堂,也就没资格为儿孙求什么。自己既然接了这差事,就要干好。
他当年可是敢和先帝叫板的人,如今还怕得罪几个黄带子红带子?
过完年,允禵就给乾隆上了份奏折,内容是关于整顿宗学的新规,主要针对学校风气,发现赌博、斗殴等事,都需要记过,累及三次,直接撵回家去。如果还有更恶劣的行为,就要累及家人。
正好永琏来给乾隆交景山官学学生的面试名单,这些人是要去制造局的,永琏亲自面试,要看他们对操作机器的熟练程度。同时调整官学那边的教学方法。
乾隆就把宗学的事儿和他说了,“你十四叔公脾气还是这样,要真这么干,回头那些宗室该说朕刻薄寡恩了。”
永琏:“……若不整顿,坏的是整个爱新觉罗家的名声。整个皇室的名声都不好,您一人的名声好,有什么意义?”
乾隆:“……”
乾隆忍不住瞪了儿子一眼,这小子说话越来越难听了。
不过确实是这个道理,比起自己在天下人心中的名声,宗室怎么议论自己,没那么重要。
“而且十四叔公有这样的魄力,您就该全力支持他,等他不在了,下面那些叔公和叔叔们,是不愿意干这得罪人的活的。”永琏就劝汗阿玛,整顿宗学,刻不容缓。
乾隆想了想,提笔批复。让十四叔放手去干。
乾隆批完折子,又看永琏呈上的名单。
每个人擅长的工种和适合的岗位都列好了,还都安排了负责带他们的师父。
乾隆问:“人够用吗?”
永琏摇头,“工人和学徒是够用了,但能了解整个制造流程,解决技术问题的人还不够。不过不用着急,再过一两年总会有的。”
乾隆不太懂制造局的事儿,但儿子对这事儿心里有数,他脑中似乎有个很宏大的目标,正按部就班的往这个目标前进。
他又拿出几份关于工坊和蒸汽机的奏折和永琏讨论,这些内容没永琏和海望这样的人出主意,乾隆都不敢轻易批复。
他也想过学一学算数和机械相关的知识,像圣祖爷那样,以免官员们为了技术问题扯皮,他没办法辨别是非。
但乾隆在这种事上真的没什么天赋和耐心,他到现在连蒸汽机的原理都看不明白。
乾隆很怕自己这个外行被糊弄,还好有永琏。
但也不能只指望少数人,朝廷里为了这种新问题争论时,很多老臣都是一脸茫然插不上话。
不用永琏提,乾隆自己就动了改革科举的念头。但一想到要面临读书人的口诛笔伐,他就开始头疼。
可自己不改,永琏登基也早晚会改。到时候那些人骂得就是永琏了。
想到儿子被那些读书人骂昏君暴君,甚至被造谣污蔑,乾隆更难受了,改革科举不能拖,必须在自己在位的时候办好。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喜提新车
改革科举这件事只能循序渐进,乾隆在心里列了个计划,争取十年之内,把这件事搞定。
永琏还不知道汗阿玛的打算,他没指望通过科举选拔技术人才,只能先从八旗中培养。
这样不牵扯满汉之争华夷之辩,就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满人接受儒家文化也就一百来年,并不是多么根深蒂固。很多人见到学习制造机器能赚钱,立刻心动了。
乌尔占今年已经升任川陕制造局的总管大臣,带着几十名工匠去川陕建厂了。
制造局分局的总管大臣是从二品,相当于侍郎。而永琏这个制造局总管大臣,是从一品。跟内务府总管大臣品阶相同。
为了这件事,李卫等人还上奏劝阻乾隆,制造局既然隶属于内务府,品阶应该比内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