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20-25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20-25(第2/31页)

先后组织了十次北伐,李存勖固然是个军事天才,其他方面却有短板,政治能力奇差无比。

    真对阵起来,没一点在怕的。

    ……

    很快,又有一个新的倒霉蛋出现,为孙权分担了火力:

    【观音皇后沈婺华:辛弃疾这个描述,听起来很像我外公,本朝高祖武皇帝。】

    【隋朝开府仪同三司王颁:沈皇后,你竟然提名陈霸先这个老贼,真不知是何居心。就不怕害得辛弃疾有命出征,没命回来?】

    这个王颁,早在第一次许愿的时候就发布愿望,希望陈霸先赶快暴毙。

    观众见他恨意如此之深,宛如怨鬼,不禁愕然询问。

    王颁一点没保留,直接将事情全部捅了出来:“陈霸先老贼,当年背叛我父,篡国开基,我恨不得扒其皮食其肉吮其血!”

    从前,陈霸先与他的父亲王僧辩,少年即相识,志同道合。

    后来恰逢侯景乱梁,大盗移国,二人遂在白茅湾歃血为盟,立誓并肩征战,扫灭奸邪:

    “臣僧辩臣霸先同心共事,不相欺负,若有违戾,明神殛之……”

    昔日同饮的热血尚未干涸,誓言还在风中回荡。

    结果万万没想到,陈霸先刚一平乱,转头就瞄上了帝王之位。

    此刻,王僧辩在他眼中,已经不是亲密无间的知己,而是帝座前的拦路虎,绊脚石,当然要除掉。

    于是悍然发动了偷袭。

    王僧辩还打算和他一起匡扶幼主,光复大梁,何曾想过会被最亲密的战友背刺,建康城被攻破的时候,他还在从容不迫地办公。

    陈霸先居然恶人先告状,质问道:“何以全无防备?”

    王僧辩都被他的无耻给气笑了,冷冷回了一句:“委公北门,何谓无备!”

    我把建康城的北门放心交给阁下把守,你当然长驱直入,来去自如,何必再问。

    陈霸先自知理亏,也不拖拉,当夜就将王家满门缢死。

    只有一个幼子王颁因为在荆州逃过一劫,闻讯泣血,一恸而绝,立志为父报仇。

    接下来数年中,王僧辩的女婿、旧将、好友纷纷起兵自立,誓要为他报仇,在江南之地四处割据,燃起战火纷纷。

    陈霸先被反叛军包围在中央,只留下了建康城这一块小地方,史称,“号令不出建康千里之外。”

    他也是头铁,手底下地盘充其量也就是个村长……往大里说,也就是个城主,就勇敢地登基称帝了。

    这份自信,真可谓光耀古今。

    考虑到他在登基后仅仅一年半就死了,很可能就是打算最后过一把皇帝瘾,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这一下,可坑苦了继承人。

    亏得他的侄子是千古明君,才堪堪稳住了局势。

    否则,陈霸先定然可以享受到在史书里,和侯景、安禄山等人并传的待遇。

    陈文帝陈蒨在位六年,平定八个军阀,扩张七省,统一南方,攻占交趾,直抵黄河。

    将陈朝从一个区区千里地的篡位小邦,变成了雄踞江南的正统政权。

    故事说到这里,似乎只是一个“历代人品最差开国之君”的创业史。

    然而,吊诡的是,王颁后来还真复仇成功了。

    评论区的一位观众告诉他——

    你跟着隋文帝好好干,未来隋文帝灭陈,你带着一千多个你父亲的旧部,挖开了陈霸先的万安陵,将他剖棺戮尸,挫骨扬灰啦!

    没错,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当年王僧辩的部下士兵,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但他们依然还记得这份刻骨的仇恨。

    一千多位老爷子在王颁的带领下,将陈霸先烧成骨灰,冲了兑水喝,终于完成了迟到半生的复仇。

    也正应证了当初白茅湾的誓言,“若有违戾,明神殛之。”

    万朝观众:失敬失敬。

    继「门卫大帝」之后,竟又出一「骨灰泡茶帝」,争相在死后二度创业,双峰并峙,令人惊叹!

    王僧辩,好惨一名将。

    半生知己最终竟成夺命利剑,「武庙第一大冤种」实至名归。

    也有人认为,这个故事里陈蒨才是最大的受害人。

    皇叔陈霸先给他留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烂摊子,刚即位,就有数方军阀势力起兵造反,外边还有北齐北周虎视眈眈,内部更是问题一堆。

    大批的梁国遗臣因为王僧辩之死,选择北逃,根本不愿为陈效命。

    朝中名将全无,公卿丧气,莫说宰辅之才,就连能好好办事的循吏也找不出来几个。

    面对如此风雨绝境,能稳住新生政权已是侥天之幸,能一统江南,甚至有余力反攻北伐,便已是难得一见的明君。

    陈蒨不仅做到了这些,还开创了「天嘉之治」,称千古明君也不为过。

    一切发展都挺好的。

    就是因为找不到人手,只能事必躬亲,宵衣旰食,比较费皇帝,导致英年早逝。

    万朝观众:“……”

    可真是太惨了呢。

    从此,二代继承人们又多出一个全新的赛道,那就是陈蒨,最惨的皇二代。

    当然严格来说,他应该是0.5版本的开国之君,共同创业的那种。

    天嘉位面。

    陈蒨望着天幕,思量未语。

    如今是他登基的第二年,正准备讨伐闽中。观众既然说他很快就一统江南了,想必这次出征,应该是大捷?

    一只小手忽然从旁边伸过来,紧拽住一缕流火般的赤色衣袖,一动不动。

    “怎么啦?”陈蒨侧首,温声问。

    他旁边坐着一个披麻戴孝的小不点,小脸上满是泪痕,虽只有两三岁光景,但已足够看出日后的骨相清绝,风仪俊秀。

    陈蒨叹了口气,只道他又想起了死去的爹爹。

    这孩子自打进宫守孝,一天要哭三四回,真不知哪来这么多泪水可流。

    他和虞荔是少年知交,半生知己,之前虞荔病重,他直接下诏让人搬进宫养病,全家也跟着一起来了,太医与使者更是来来往往,挤满了一整条路,彼此相望。

    虞荔死前最放心不下这个幼子,选择托孤给他,所以这段时间,小虞世南就一直居住在宫中。

    陈蒨哄孩子都哄出经验来了,拿起一块绢布,擦去眼泪,反被*无比惊惧的小不点用力抓住了手。

    “陛下”,小虞世南盯着天幕,惊恐地说,“他们说你英年早逝……”

    陈蒨的手指微微一停,轻叹道,“生死由命,修短随化,古来何有千秋万岁的天子?只盼有生之年能河山太平,为社稷百姓,聊尽寸心罢了。”

    小虞世南还太小了,不明白他的意思,却本能地感到害怕,担心自己一松手,陈蒨也会像自己的爹爹一样消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