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25-30(第14/33页)

 谢晦轻轻点头,应了一声。

    他捧着杯盏,唇上毫无血色,茶烟袅袅升起,模糊了眉眼,唯露出了一线清瘦伶仃、洁白如玉的下颌,被毛绒绒的毛毯一包围,愈发显得单薄柔弱了。

    看起来,一点不像杀伐果断发令者的样子。

    起码那一位西夏使者是这么觉得的。

    所以,他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然拦住谢晦,当众声称:“我乃大国使者,来自西夏,并非古格王朝之人,尔等不可动我!”

    谢晦:“……”

    这人要是不说话,险些忘了还有一个漏网之鱼。

    他站住身,眸光清淡地扫了几眼:“西夏?嗯,比起昔日赵宋,确实是大国。”

    就在西夏使者面露得意之色,以为他要服软的时候,却听见他语气恹恹地说:“拖下去,一起剥皮楦草。”

    下属领命,正要准备动手,忽听见他一声:“慢着。”

    西夏使者宛如一条死狗,伏在地上充满希冀地看过去,就见谢晦微微一笑:“记得做好防腐措施,莫伤了皮,等会将人原原本本给西夏送回去。”

    西夏使者:???

    就离谱!

    这么漂亮的人,是怎么讲出这么狠毒的话来的!

    “刚平定了吐蕃,正想着下一步该去何方,他倒是先跳出来了”,谢晦走在路上,抱怨道,“这西夏国,咱们少不得要派兵杀上一遭。”

    辛弃疾语气幽幽:“我怎么感觉,你想说的不止是这个。”

    “那当然了”,谢晦一抚掌,“西夏都动了,那么,西辽王朝同为吐蕃的友好邻邦,岂能厚此薄彼?”

    他更是声称:“北伐北伐,西北也是北,不能放过它们!”

    辛弃疾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最高端的战场,往往需要最复杂的作战方式。

    自己的北伐灭金路线,是从大理出发,一路攻城灭国,在地图上打完整整一圈,最后再绕回金国!

    ……

    古格王朝平定后,吐蕃全境业已归附。

    纵有少数漏网之鱼不肯效命,伺机作乱,也很快被傅弘之带兵平定,掀不起什么大浪。

    期间,西夏国收到还回去的草人版本的使者,吓得魂不附体,发出文书,严厉谴责。

    从来只有谢晦让别人吃亏,还没有别人让谢晦吃亏的。

    他向来报仇不隔夜,当天就写好了一封言辞犀利、字字如刀的回信,将西夏王室的祖宗十八代扒得干干净净。

    西夏抄袭中原文字、照搬汉唐文化,真不愧为偷国!

    汝等开国太.祖父子相残,有悖人伦,血统几易其主,堪称惨不忍睹!

    西夏粗鲁野蛮,我们帮忙斧正,清肃风气,非但不心怀感激,竟还恶语相向,真是残民不通王化,愚昧至极!

    我大宋军队即将过境,尔若知机,速割让甘州等十城求和通好,否则休怪我炮火无情了!

    如此种种。

    并让檀道济作为大宋使者,将这封文书送往西夏。

    对此,辛弃疾持高度怀疑态度:“我观阿和的模样,着实不像是外交之才。”

    “人不可貌相”,谢晦严肃地说,“阿和经历了这番历练,已然成长了。”

    辛弃疾一凛,正后悔于自己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的时候,便听见他语气幽幽地说:“阿和虽然不擅长外交,但他擅长寻衅滋事啊。”

    “……”辛弃疾由衷地赞叹道:“那确实是非常专业对口了呢!”

    王师北上,不好贸然兴兵,总显得师出无名。

    先把檀道济放出去,搞一通事。

    把西夏朝廷闹得鸡飞狗跳,再送个完美的出征借口过来。

    而后,我大宋王师奔驰千里,吊民伐罪,乃天命所归,长驱直入荡平西夏,岂不美哉!

    谢晦拍拍檀道济的肩,亲切地鼓励他道:“阿和,你记住了,此行不为别的,就是专门去闯祸的。”

    “闯祸也要讲究技巧,虽然是你惹的事,但要让西夏方面理亏,方便我们出兵,知道么。”

    檀道济信心满满地点头:“小玉放心!我一到那里,就先搞死几个西夏宗室高层练练手!”

    “很好”,谢晦微笑道,“你且去吧。”

    辛弃疾:“……”

    观众们:“……”

    这就是传说中的钓鱼执法吗?

    接下来,便是浩大的吐蕃地区汉化改造,与扫盲过程。

    谢晦传檄全境,要求彻底肃清人皮法器一事,先命各地首领自查,而后再派督查人员走访。

    如发现隐瞒不报,凡牵涉其中者,一律全家处斩,整整齐齐相伴黄泉路。

    许多关押在密室里准备剥皮的少女,也都被解救了出来。

    为了保持法器的纯洁,这些少女往往一生下来就被父母卖给僧侣,而后刺聋耳朵,弄哑嗓子,以便和外界长久地隔绝开,直到她们死去。

    如今虽然重见天日,却对生活常识一概不通,并无一丝一毫的独立能力。

    且她们的父母家人既然能为了一点银钱卖女儿,恐怕也不是什么靠得住的,这原籍根本回不得。

    谢晦想了一招,在吐蕃各地设立官办慈善堂,抚恤孤老,赈济灾穷。

    又命专人将这些少女收录其中,照料起居,并教授一技之长。

    学成之后便留在慈善堂帮工,算是给这些苦命人一处容身之地。

    冉冉——也就是那位他们在国宴上救下的少女。

    她本来没有名字,谢晦给她取了一个,借了“日光冉冉东升”之意,希望她此后的人生阳光普照,再无阴霾。

    冉冉之前虽从未受过任何教育,但性灵聪慧,所教之物往往很快牢记于心。

    慈善堂的官员看着稀奇,尝试教她识字,结果发现她学过之后,几乎立刻就能熟读成诵,实是一块璞玉之才。

    谢晦听下人汇报过来,微微一笑:“这是天生就该做文书情报工作,只要培养得当,未来定能成为一名府中贤吏。”

    他索性将原定的计划扩了扩,在各地慈善堂中另开一教学班,招抚流离失所的贫家孤儿,授以汉字汉典。

    未来择优选拔,进入公门。

    不拘地域与男女,唯一的要求就是身家清白,不能与吐蕃佛教的各个宗派高层及本地贵族,存在任何关联。

    吐蕃当地的政治格局,乃是百分之一的贵族,垄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资源。

    就有点像东晋时期的世家门阀政治。

    谢晦从前和刘裕一起主持变法新政,推翻世家,拔擢寒峻。

    吐蕃的操作也是这个思路,当地贵族根深蒂固,纵然迁徙一部分到建康居住,他们的影响力却并非短时间内能消泯。

    唯有精心培养一批底层人士,待他们成长起来,掌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