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5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55-60(第6/24页)

找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考虑到,这些人大多是一国的中流砥柱,不能离开太久。

    故而。

    他最终决定,采取讲座的形式。

    每人轮流来进行一次讲座,不至于耽误太多时间。

    “文官确认来的人有:韩琦,崔浩,李固,张九龄,张居正,王安石……嗯,还有刘宋帝国的王彧。”

    “另有郭相公、王朴,与于谦,在等待消息。”

    毕竟,同在参赛位面,他们过来是很方便的。

    就看各自的帝王愿不愿意放人了。

    诸葛亮翻到下一页,又灵光一闪,琢磨道:“武将的话,应该更侧重于教授兵法……”

    竟然还有人来教兵法,霍去病神色惊奇:“兵法还用学?这不是一走上战场,自然而然就能掌握的小技巧吗?”

    不会真有人不擅长吧,不会吧不会吧。

    他的疑问如此真诚,又如此的对心灵产生了暴击。

    在场的一群小伙伴,顿时为之侧目,好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他。

    良久,辛弃疾抚膺叹息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好似山海鸿沟一般,令人望而生畏。”

    众人一齐对他怒目而视:全场就你最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少年姜维不由意兴阑珊,觉得自己仿佛是来凑数的。

    “放宽心。”

    檀道济好心地安慰他,拍了拍他的肩膀:“此等小事完全不用放在心上。”

    姜维不禁一怔:究竟是什么样的学渣,才能拥有如此轻松的心态,真令自己好生羡慕!

    忽听檀道济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二人,和霍去病完全不是一个赛道的。”

    “你呢,只需要回头找武侯多写几个锦囊妙计,我呢,以后出征就听我们陛下的远程指挥。”

    “等上了战场,只管听令行事,闷头往前拼杀就好了,根本不用懂一点脑子!”

    姜维神色冷漠。

    不,我们不一样谢谢。

    他还打算成长之后,积极帮老师分忧呢,并不想当「吃饼型名将」。

    然而,环顾一周,却见到刘宋王朝的众多名将,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显然觉得,有身为千古一帝的宋祖在前边顶着,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的。

    大家只需要按指示行事,自然能够攻城掠地、平步青云。

    费劲吧啦考虑别的那些做什么!

    苦一苦陛下,造福的是我们大家!

    诸葛亮见一群小朋友活力十足,分分钟闹作一团,便敛袖立在一边,淡然微笑,注视着这一幕。

    饶是檀道济一贯脸皮奇厚,也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小声道:“武侯……,那我、我不说啦。”

    诸葛亮温和地摸了摸他的脑袋。

    又说:“这兵法课程的主要受众不是你们,而是原本不擅长带兵打仗的人。当然,你们也可以去听,作为一种博采众长的补充。”

    霍去病有些茫然:“请问武侯,此话何解?”

    在场的都是名将,不找他们还能找谁?

    诸葛亮自有谋算。

    找那种能够以一敌百的猛将,属实没必要,毕竟,霍去病就已经是名将武力值的天花板了。

    在场的还有辛弃疾、姚襄,以及即将过来上学的羊侃。

    这些都属于勇冠六军、所向披靡之人。

    实在无需再额外学习武艺,让他们彼此之间比试练习,反而提升得更快。

    所以,诸葛亮准备请几位智将,比如,梁朝的韦睿和陈庆之过来。

    两位都是书生典兵,却能战无不胜。

    韦睿体弱多病,甚至不能骑马,上战场只能乘坐白板舆督战。然临阵交锋,用兵如神,钟离之战破敌百万,可谓才华冠六朝。

    陈庆之也身体不好,难开弓弩,手无缚鸡之力。却一手组建了中古时代的神兵白袍军,北伐仅率七千兵马,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魏人闻风丧胆。

    一般的“书生典兵”,只是文人出身,此前没经历过战场历炼而已。

    但这两位是真的有先天性的劣势,在绝境中,创造了千古难觅的奇迹,所以才有借鉴意义。

    诸葛亮做了决定:“所有学生都要去听他们二人的课,无论日后生涯作何打算。”

    尤其一众文人学子,不冀学得跟韦睿、陈庆之本人一样好。

    但至少得掌握一些军事小技巧,倘遇紧急情况,庶几可以受命于难,临机应变,不致无措。

    众人点点头,叹服于武侯思虑周全。

    姜维凑过去看了几眼,赫然发现,纸上除了韦睿等人,竟也有一员斩将搴旗的悍将。

    “狄青为何在此”,他诧异道,“莫非您觉得,他性情端方,纯良正直,能给学生以正面引导?”

    “不”,诸葛亮淡然自若地说,“主要是狄青英果绝伦,非常能打,如遇有人闹事,可以迅速出手镇压。”

    姜维顿时染上了星星眼。

    果然,不愧是老师啊,考虑问题就是全面周到,自己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

    忽见评论区飘过一行大字:

    【陈州知州狄青:诚所乐为,然须问过我们世宗陛下的意见,再行定夺。】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看向小弟子姜维:“……方才,是你觉得狄青性情端方,纯良正直?”

    想进步的心,简直就是溢出了屏幕啊。

    柴荣人还没到,他倒是一口一个“我们世宗陛下”,搁这儿先喊上了?

    天幕前,狄青一把心酸泪。

    这能怪他吗。

    天知道,他为了等一个英气高迈、文韬武略、能让自己放手发挥、一展平生志向的盖世明君,究竟等了多久!

    甚至险些以为,这辈子都再也等不到了……

    柴荣自是赞同,并表示既然狄青来了,完全可以代表本位面,那王朴就不去了。

    王相公素来身体不好,正好待在家里,多多修养。

    ……

    这一下,导师名单都已经敲定,就该开门收学生了。

    霍去病也接到了一个任务,那便是到传送门旁,迎接各位导师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原本,姚襄被分到了和他一起行动。

    二人都是风华灿烂、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优秀,被视为万朝书院的门面。

    但就在这个时候,前秦位面,负责留守长安城的阳平公苻融,派人给他送来了一张信笺。

    姚襄看完之后,眉头微蹙,泛起了些许疑惑之色。

    “我有一件要紧事必须处理”,他对霍去病摆了摆手,充满歉意地说,“你自去吧。”

    霍去病只好一个人去了传送门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