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的发家日常[七零]: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换亲后的发家日常[七零]》 140-150(第13/22页)



    有了王英的点拨,周前进很快就扭转了形势,邵副主任真成了什么都不会,都要靠周组长教导的新兵蛋子。

    有职工私下里说:“难怪他先前对周组长那么客气呢,原来是真的啥都不会、啥都不懂啊!”

    “隔行如隔山,他一个卖家具的,懂什么副食品!”

    “还得是周组长。”

    “应该说还得是王主任,王主任才是有真本事的。周组长是王主任教出来的,肯定不差。王主任一进厂就接手这个任务,那时候都没人教她呢,她全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像王主任这么能干的能有几个?”

    “那是,要么怎么人家是省劳模呢,一个省就出几个。”

    形势扭转后,邵鹏宇知道自己不能对周前进太恭敬,于是像一个正常领导一样,这会儿就轮到周前进对他恭恭敬敬了。职工们看在眼里,自然又另有一番说法——人家周组长做了那么多事,邵副主任还对人家摆领导的架子。

    邵鹏宇反应过来,知道自己前一步走错了,或者说他一进厂就走错了,他想走群众路线,但是他没有群众基础,也忽视了自己对副食品确实都不懂,他下车间就成了理所应当。

    王英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只要没有影响任务的正常进行就行。哪家厂子还没有点勾心斗角?何况他们这只是最初级的小摩擦,连勾心斗角都算不上。

    邵鹏宇肯定不敢第一次接受任务就搞砸了,不管是不是他的原因,最后领导都会认为他领导能力不行,所以福利任务按照计划一步不错地进行着。他很快也调整了自己的做法,和周前进配合得也算顺利。

    转眼到了一九七八年的十二月底,一场影响深远的大会开了。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八个字,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词。稍微有点政治敏感度的的人都在猜想一件事,新时代是不是要来了。

    赵云升在单位看着报纸上对大会的报道,心潮澎湃。他想起英子曾不止一次对他说: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社会一定是越来越开放……英子曾经激励他的话,如今都变成了现实。赵云升越来越觉得,英子有超于常人的前瞻性。

    晚上,王英家的电视上播放着新闻,说的还是这次大会的事,一家人都在认真听着新闻里的播报。

    赵主任说:“这个对内改革,到底会怎么改呢,像我们这样的厂,会不会改?“

    王英说:“必然会改的,‘大包干’就是一个信号。”

    “这不一样吧?”赵主任说,“那是农村、是种田,和我们这个厂能一样?农村种田,一家一户就行了,我们厂那么多职工呢。”

    王英笑道:“爸,您忘了农村包围城市啊。改革从农村开始,以后一定会深入到各行各业的,整个社会都会和以前不一样的。要搞经济建设,怎么可能不改革厂子呢。”

    一家人都看王英,赵主任想想王英的话,说:“田包给农民,厂子包给工人?总不能再走资本主义道路吧?”

    “不是要包给工人,而是给厂子更大的自主权。”王英说,“爸你等着吧,不会太久的,肯定是先这样改革。”

    赵主任想,给厂子更大的自主权,那就不用事事打报告,样样要申请,那倒是挺好……但是那样子的话,厂子还能有保障吗?没有保障,厂子倒闭了怎么办?

    赵云升听王英说改革会影响各行各业,心里想着不知道他们文化站会怎么改革。

    电视上新闻放完,王英抱着悦悦上楼,赵云升去厨房拎热水瓶。

    王英回到楼上,开灯后看见书桌上有封信。

    王英把悦悦放在床上,过去看信,一看信封上的字就知道,是顾梅写的。今年暑假,顾家兄妹都没有回来,顾梅在学校补功课,顾轩和他的老师进剧组了。

    赵云升上楼来,刚放下热水瓶,就听女儿喊着:“爸爸、爸爸……”忙过去把女儿抱起,然后走到王英身边。

    “谁的信?”赵云升问。

    “顾梅的,她说他们两兄妹今年过年回来呢。”王英笑着说。

    “这一走都快一年了,时间真快。”赵云升说。

    “她应该是谈恋爱了。”王英又说。

    “哦?信里说了?”赵云升笑道。

    “没有,但是能感觉出来,你看看。”王英把信递给赵云升。

    赵云升看完,也说:“八成是,校园是发生爱情的好地方呀。”

    王英打趣他:“你想邂逅一场美丽的校园爱情吗?”

    “我不想,我已经有了最美好的爱情。”赵云升搂过王英亲了一口,悦悦也不甘落后,在王英另一边脸上亲了一口。

    一家三口洗漱好,上床后,王英先把悦悦给哄睡了。

    赵云升问道:“英子,你觉得我们文化站会怎么改革呢?”

    王英对这方面还真不太了解,想了想说:“国家要搞经济建设,肯定也要搞文化建设,你们应该也是继续搞文化建设吧,不过比起以往,可能会更贴近生活一些?然后活动更丰富一些?”

    “嗯,你搞经济,我搞文化,国家就靠我们了。”赵云升笑道。

    王英乐得哈哈笑:“没错,就靠我们。”

    赵云升笑叹一声:“哎呀,对外开放了,那是不是外头的书能进来了?”

    “外头的书先不管,你之前的作品,应该可以发表了。”王英说。

    《新生》出版后,赵云升陆续投了一些短篇小说和散文,零零散散见于一些杂志和报刊,但中长篇,一直没能再发表。

    “我等顾轩把我《新生》和《望乡》拍出来呢。”赵云升开玩笑道。

    “顾轩才大一,暑假就跟着老师去剧组了,看样子才华出众,以后有望成为大导,你的书肯定能拍出来。”王英也附和他。

    王英两夫妻睡前,说说笑笑,畅想未来,同一时间,王慧也在和杜建国讨论这件事。

    王慧很激动,她其实不知道开了什么会,也不记得开会的具体年份和时间。她家里电视还没买,也没人看报,原本还不知道这大会的事,她是今天在厂里听到人说起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八个字,才知道的。

    “建国,我跟你说,以后不得了了!”王慧激动地说。

    “什么不得了?”杜建国有点不耐烦,他今晚其实有点那个意思,想和王慧试试行不行的,谁知道王慧那根筋搭错了,跟他说什么开放不开放的!

    “啧,你怎么什么都不懂啊!”王慧有点着急地说,“就是现在国家的政策啊!改革开放!”

    “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杜建国顶了王慧一句。

    王慧说:“怎么没关系啊!开放了以后赚钱的机会就多了啊!”王慧说。

    “什么赚钱的机会,你别是想投机倒把!”杜建国说。

    王慧被杜建国气死:“你真是什么都不懂!”

    “你懂!”杜建国没好气地说,“自己日子还过不明白的人,开始说起国家的政策来了,开放不开放,我们也是上我们的班,拿我们的工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