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60-170(第2/14页)

内渔民,前去钱塘江捞鱼。

    白日里凌震那一枚轰天雷下去,使得这江里的鱼游得比往常慢了不少,不一会儿就捞得舟满,城中渔民感叹道:“还得是钱塘江!咱们在府城里面捞,捞一天也只得几舟,如今一网下去把这船都填满了!”

    渔民满载而归,阮小五指挥着又捞了几回,带着鲜鱼回到杭州城。

    夜色暗沉,城内却灯火点点,新捞来的鱼并着粮食给各街分发下去,官兵带着街里耆老、行首、税户、乡勇这些领头人,分街区共同架锅煮饭。

    娘子们从各家里出来,杀鱼煮粥,脸上洋溢着许久没有见过的微笑,孩子们腹中饥饿,围在旁边等待,有些个孩童见白日里运送粮食的小舟都已停靠在了岸边,都拿出各家的刷子来替大人刷船。一时间各街热气渺渺,一阵热闹忙乱。

    *

    午夜时分,林冲回到杭州府,他早已在两个时辰前攻破历天润大军,只是厉天润逃跑,他领人直追两百里,才将反贼擒回。

    明瀚海收押了厉天润,热情接待了林将军,阮小五也叫人煮了鱼辣汤和烧红鱼给教头接风。

    潘邓询问了城北诸事,一餐用毕,林冲不在州府多待,自回城北整军。

    潘邓叫明兄回去好生歇息,自己回到杭州府班荆园,此园林究其残骸可看出其之前的幽静典雅,古朴宁静,是处好园林。只是如今亭台楼阁被砍,木材用来烧火,只有一处院子完好。

    潘邓进了屋中,歇息之前写了杭州之事,发往东京,又拟了请求支援救灾粮的文书。

    *

    此封信件未出,南北通信畅通之后第一批奏折就呈到了御前。

    苏州府知府韩钟况上书弹劾,言广德军节度使潘邓大权独揽,德不称位。此人未曾考取功名,何能干政,未试武于校场,安能领兵,今苏州之困,待援如渴,而潘邓擅调广德军兵,既调而战,自祖宗开国以来,未有此例。调兵与领兵岂可集于一人之身?此非祖宗之法也!请罢潘邓节度使之职,复两浙转运之权,以正纲纪!

    第162章 二十字童谣

    韩钟况突然上书弹劾潘邓,朝堂内众官员都不知有何深意,只有二府内资历较深的清楚,此人乃是蔡京一手提拔,如今对陈相公学生发难,难不成是蔡京有复起之心?

    不过潘邓此回南下剿匪,也确实是大权独揽,此事若不提起还好,如今被韩钟况点出,朝堂官员也要议论几分。

    王黼自认抓住了陈党小辫子,上前一步说道:“我朝虽设节度使,却只取官阶,自祖宗以来,文臣掌军,武将领兵,潘节度使如此军政独揽,确实不合法制。”

    余深听了这话颇为不快,说道:“如今内忧外患,正是不拘一格之际,潘节度使于江南连连得胜,收复失地,可见此法可行。现下还没抓获方腊,彻底清剿白莲叛军,此事还是不要轻动为好吧……”

    现在才到了什么地步,才只攻下两个州府,离彻底平乱还远着呢,那方腊被擒住了没有?就这么急着卸磨杀驴?

    李邦彦说道:“那潘邓南下收复失地,便只领兵就好,何必叫他掌管政事?如今南北已通,不若叫两浙转运使统领江南政事,依旧叫潘节度使江南带兵,朝廷再与梁山军设立监军数人,通传消息,此也正和祖宗之法。”

    余深翻了个白眼,之前攻打白莲军,一路好好的,如今刚有点起色就要派人插进去,口中说着祖宗之法,谁不知道他就是想要分一杯羹?

    权分了之后抬个胳膊动个腿都要请示上级,武将在前线,出征时机抓不准,还能像现在这样一路推进吗?在这个节骨眼上还要搞些小动作,还要争来争去,这李邦彦究竟是蠢还是坏?

    余深问道:“既然如此,李相公推荐何人为监军?”

    按照惯例,大军监军一般会用宦官担任,此为皇帝心腹,正好制约权臣大将,可童贯如今在西北,朝中也没别的宦官能担此职。

    除宦官以外,皇帝宠臣也可作监军,李邦彦如今提出监军一事,明显就是有利可图。

    果然在他问出此话之后,李邦彦讷讷无语。

    余深冷哼一声,“方腊如今已经自立为皇帝了!还当这是小打小闹不成?你既然提及监军一事,朝中又有何人选?既能熟悉南边形势,又懂如何行军打仗?”

    叫潘邓好生地带兵平乱,把这个坎过去得了,真派个什么四六不懂的人过去添乱,到时候打了败仗叫叛军攻到东京来,看你们哪个得的了好!

    众人不再言语,而是看向皇帝。

    赵佶并没急着说话,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赵桓,“太子怎么看?”

    赵桓见父皇询问,赶紧恭敬说道:“儿臣以为,李相公所说有理,祖宗之法不可违。”

    此话却没说进赵佶心里,他是一向不主张分权的,只因怕了党争,官员多了之后虽互相制约却也容易相互争斗。

    这点从他在短暂的建中靖国,企图让新旧两党共同理政之后,就认清了现实,果断地打压元佑,让蔡京大权独揽,并且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叫蔡京独断十几年就能看出来。

    陈文昭也抬头看了太子一眼,太子转过头来与他对视。

    赵佶又询问到,“太师以为如何?”

    陈文昭拱手答道:“潘节度使此次南下讨贼,乃是其自请命,陛下赏其忠义之心,封为节度使掌管军政大事,时臣窃以为权柄过重,然今观潘节度使短短两月夺下两周,方知圣上先见之明。”

    众人都看向陈相公,只见陈文昭又从袖中拿出一个奏折来,“此乃淮南转运使陈遘上书,陈转运使于二月初在江南公干,之后一直未得返还,方腊自立后,他在数月之间微服走访江宁府以及宣州各处白莲教集会,将其见闻写下,南北通信之后即刻送往京城,今日刚刚送到二府,请陛下过目。”

    张宝走过去将那奏书接过,御前呈上,赵佶拿在手里翻看起来,陈文昭将其中重点与诸位同僚讲解:“白莲教教众甚多,其教众又行为反常,十分盲从,陈遘疑心,为明其理走访几十个白莲教宣讲之地,其白莲教大法师宣扬平等,言‘世道不公,百姓皆苦,孰人不耕,孰人不作?然饥寒交迫,何也?盖因贼人夺其财也!贼人为何?皆贪官污吏也。’,利用百姓仇恨贪官之心,团结教众。”

    “……此“平等”在白莲教义之中,其倡导杀魔性,回归明性,死后往生纯白,就能去真正的众生平等之界,因此白莲教徒皆不畏死,且不愿再做宋朝子民。叛军攻下州府后往往残忍虐杀朝廷官员,江南及淮南一带已多有白莲教徒杀人放火,纵使不受方腊差遣,依旧反宋,江南一带流传谶言……”

    众人听得胆战心惊,方腊白莲军势力只在江南,如今怎么连淮南都有百姓信白莲教了!赵佶看着奏书,眉头也越皱越深。

    众人问道:“什么谶言?太师怎么不说了?”

    陈文昭犹豫半晌,小声与他们说道:“江南地区流传一个童谣,‘十千加一点,冬尽史称尊,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吴兴。’”

    众人都各自琢磨了一番,那十千就是‘万’字,头加一点乃是‘方’,冬尽乃‘腊’也,称尊者乃南面为君也,正应方腊二字,占据江南几郡,隔着长江天堑,于江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