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30-240(第4/13页)

话,四人商量了两天,才起身前往奉圣州。

    *

    燕云一事眼看着到了最终谈判的时候了,完颜阿骨打亲自接见了几位使臣,他看着几个南使,马正使是老熟人了,旁边的这个细条条的没见过,另外的两个看着怎么有些眼熟?

    他仔细回想,才认出来,这不是当年第一次来他们女真的两个使者吗?

    徐观上前一步:“恭贺大金陛下灭辽,不知可擒耶律延禧为大王搏熊乎?”

    完颜阿骨打听了此话哈哈大笑,也回忆起往事来。当时他女真偏居一隅,虽有伐辽之决心,但并没把握能将大辽推翻,自己取而代之。之后宋使主动北渡来到女真,他与众位大臣招待使者河边打围之时,叫辽人俘虏来表演搏熊,当时一是为了取乐,二也有震慑宋使之意。

    却没想当时宋使为辽人求情,那时这个使者就曾说,祝愿二国联合在即,终有一日,金国能踏平辽国,把辽帝擒来,为金国表演搏熊。他当时便是听了此话心中大悦,当即便决定与宋朝联合,一晃几年过去,如今他又见这几个使者,当真是时过境迁。

    徐观说道:“我几人奉皇帝之命,远涉千里到此,实乃为两国之长久和平与友好往来而来。今辽国残部虽未尽灭,然大金已然有国之相,大金皇帝陛下又岂能不想外交之事?我曾闻古语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大宋自与大金结识以来,始终怀以至诚之心,愿与大金结为兄弟之邦,宋之诚心陛下知否?”

    这话算是说到了完颜阿骨打的心上,他身为开国皇帝,当年草草建国,本来就有得国是否为正的疑虑,不然当初也不会如此想要得到辽国的承认。

    彼时宋朝一来承认大金,二来又愿与金邦交,不得不说确实给了他不少自信。

    马扩也紧跟着上前说道:“宋朝从很久以前就带着善意与金朝接触,愿与金为兄弟之国,想当初,辽国依旧在轻视金国之时,大宋皇帝陛下便遣我们几个人远赴贵国,将大金视为独立之国,以平等之礼相待,绝无丝毫轻视之意。”

    完颜阿骨打明显是个吃软不吃硬之人,听了使者这样说,自己也说道:“如今我金国将燕云十六州打下来,而宋国却不出力,我金国愿意将土地划给你们,已是慈善。”

    徐观说道:“外交之道,贵在以诚相待,以和为贵。多年来两国使者往来频繁,情谊渐深。今日皇帝陛下再次遣臣前来,商议燕云十六州之事,亦是为两国之长远利益着想。若大金于此事上要价过高,恐将伤及两国和气,我两国皆为泱泱大国,理应以大局为重,以和为本。若因燕云一事,致使两国生变,甚至陷入敌对,岂非与两国初心背道而驰?望陛下三思。”

    金臣议论纷纷。

    马扩说道:“大宋皇帝愿以诚心相待,愿金国亦能以诚相报,共谋两国安宁。”

    使者商议许久,最终以每年四十万岁币要回营平滦三州,分别之时,徐观对着送别他们的兀术说道:“恳请完颜阿骨打陛下考虑将西京与山后诸州同样归还大宋。”

    几人回去,黄潜善感觉一身轻松,本来皇帝陛下都已经愿意给六十万了,可没想被他们谈下二十万来,又立一功!

    不过最后徐正使颇为多嘴,“既然陛下在信上已经说了,金国若是不答应归还山后和西京,也就这么算了,正使还提这事作甚?只应付应付陛下,就说咱们已经力争过了,最终却没有结果不就行了!”

    若是贸然提出西京,叫金国以为他们贪得无厌,就连山前诸州都不给了,那该如何是好!

    黄潜善这么想着,也不觉得轻松了,心里忐忑起来,就这样一连忐忑了三天,兀术带来了消息,完颜阿骨打同意把西京和山后诸州也交还给宋朝,但是同样需要一笔答谢,不过这笔钱他们只需要交一次,并不要每年都给。

    黄潜善目瞪口呆,望向徐正使的眼神十分复杂。

    *

    苏州府。

    苏州府城郊外,李应已经叫匠人把厂子盖好了,机械也运过来了,工人先招了一批,只是还没培训呢。

    李大官人如今跟着潘宣抚使办事,眼见着自家产业越做越大,一整个春风得意,干活也更加费心费力。他带着自家管家杜兴,引领着潘大人在厂中挨个坊都看遍,说道:“东家所言不虚,这混凝土果然能盖三层小楼!”

    眼前的厂房和润州府的职工四合院有所不同,乃是似小楼一般一屋多层,然而比起以往的楼来说,占地要更加广大,每层的高度也更高。

    李应上了三楼之后,又上了三楼屋顶,扶着栏杆往下望去,十分豪迈,“咱们这楼虽然算不上是那些高高的十层楼,但也是世间少有,光瞧着就比那些结实多了!”

    造价也比那些木头搭的低很多,要造一幢汴京样的小楼,不说木材木料,光是有手艺的匠人就不知要请多少个,哪里像他们搭的这个大楼,又快又好,省时省力!

    武松跟在潘大人身边,也觉得站在房顶上往下看,心情十分开阔,扶着栏杆迎风远眺,心胸都广博了不少。

    潘邓看了也很满意,站在高处看了看整个园区的规划,各处都井井有条,从别处运来的树木花草也正在种植。不远处的一个小院里,木匠正在刷朱红色的顶,又有明黄小梯,蓝色秋千,潘邓见了问道:“托儿的先生请了吗?”

    李应答道:“正在找呢,东家说是明年再开这托儿所,是以我也没着急寻找。”

    潘邓点点头,“此事不着急,得慎重,找来的先生先叫我过一遍眼才行,我现下先找人编教材,若是找不到合适,宁愿晚些再办。”

    李应便明白了此事的重要,他与潘东家缓缓下楼,杜兴和武松跟在他二人身后。

    在这幢厂房三楼和二楼的楼梯拐角处,有一扇大窗户,杜兴一边下楼一边赞叹,此前他已经来过数次,可无论多少次看见这琉璃窗,他都能为之倾倒。太美了,琉璃清澈透亮,印照着外面的工厂都更加的清晰柔和起来,杜兴站在琉璃窗前,情不自禁地摸摸琉璃窗子,在上面留下一个手指印。

    他赶紧把里衣袖子翻出来,对着琉璃窗哈了一口气,给擦干净了。

    第234章 潘家产业

    杜兴看着又恢复透亮的琉璃窗,突然想到什么,问李大官人道:“咱们厂子这回都用了琉璃窗,里面好擦,要是二三楼,外面该如何?”这透亮的琉璃窗可得时时擦干净才行,不然岂不暴殄天物?

    李应说道:“咱们窗子都是小扇,胳膊伸到外边就能擦了。”

    杜兴伸手一指,“这个呢?”

    他这一指,四人看着面前的一扇没开口的大玻璃,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潘邓才说道:“不打紧,平日里擦它作甚,过年时再擦吧。”

    几人又往下走,二楼摆着一个个的织机,如今的织布机和纺织机已经不是从前那东平样的,而是经了卫三郎的手,由木质的改为铸铁的,机关更加简单,机身更加坚固。如此一来,维修也更加简单了,若有损坏的地方,直接更换零件就可以了。

    机械标准化让这些大机械对木匠人手艺的依赖减小了,织机机器从生产上也由单个工匠的工艺品变成了大工业生产的工业品了。

    李应说道:“从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