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27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70-280(第10/14页)

天梁山军刚一到此,金军便撤兵而去了,扬州府官员都痛骂皇帝,若不是他执意到此巡视,扬州怎会遭逢大祸?

    骂完了皇帝还要背地里埋怨江南,既然前来相救,为何不能早一日?非要眼看着他们扬州城破才匆匆赶来,这潘邓好狠的心,必是想要收服扬州,才出此昏招!果然是大反贼!

    却没想关将军眼见金兵败走,自己也带兵撤退了,扬州府众官员这才傻了眼,急忙阻拦,“关将军要往哪去?”

    关胜做事一板一眼,“主公要我等解救扬州,勤王救民,如今金人已经撤退,我等自当回归复命。”

    这怎么能行!扬州府小吏颇为识相,赶紧说道:“将军何必急着走?如今皇帝南下,府尹身死,扬州城无主,军民大乱,正需潘大人这样的救世英才来扬州主事呀!”

    其他人听了之后也纷纷呼应,“潘大人一日不来,扬州如何安定!”

    关胜才没功夫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整兵带着大军回归。

    走时扬州百姓都来送行,关胜看着瓜洲渡人山人海,收了耆老一篮子鸡子,便没再叫梁山军拿百姓一针一线,对百姓说道:“过些天张相公便到,尔等自安居。”

    待到回归江南,关胜将士兵驻扎在润州府沿岸,又叫人把鸡子送回苏州府主公府上。

    *

    《江南风尚》十一月刊发行,赵构也乘船一路疾行,快到江州府了。

    江州府通判刑名扬看了刊物,又听了东面各府传的消息,哪敢让皇帝进城?那大名府和扬州府都依次被金军攻破,如今皇帝要躲到这里来,没准也会给江州带来灾祸呀!江州不能让皇帝进城!

    不光他这样想,城里面的大户同样也联袂而来,到他府中拜访,刚一见面便痛哭流涕,“通判大人救我等!那刊物里面写了,大名府和扬州府都被金军劫掠了个干净,皇帝要是来到江州,再像之前一样不战而走该如何是好?他倒是能再往南走,可咱们江州难不成也要如大名和扬州一样,不明不白的陪葬吗!”

    “江州一城的百姓都仰仗老父母庇护,求大人救我等!”

    “……府尊大人面前,我等皆说不上话,只刑大人还肯听我百姓一言,大人慈悲,千万叫府尊大人高抬贵手……”

    刑通判哪里禁得住百姓哭求,一一劝慰他们归家,之后去府尹府上找康大人陈明利害,“乱世之中,不能再谈礼义,金军一路追赶宋军,就是想要活擒皇帝,大人执意要迎皇帝进城,将江州一地百姓置于何地?”

    第278章 江州浮动

    康府尹听通判官一言,得知府中大户皆求平安,内心也很触动,只是他心中还有赵家天下,若是世人都忘了赵宋,中华基业何在?

    是以叹息道:“就算我不纳皇帝进城,这一城的百姓或可保住,但是太上已然北狩,官家亦身死于反贼手中,如今仅余此一线血脉。若天子得以继位,明主临朝,则社稷可安,百姓可宁。若听任皇室遭屠戮,金军入侵,肆意掠夺我华夏子民,那才是灭族灭种之大祸!只要能保住国祚,守好疆土,便是我一人一家一城身死,又有何惧?”

    康大人无论如何也劝不动,刑名扬无可奈何,回到了自己府中,家中还有一个大户家主没走,一直在这里等候,见通判大人回了,期盼地看着他。

    刑名扬哪里料到还有人在府中等候?心中大感有负众人所托,颇抹不开面皮,冲那人摇了摇头。

    那人眼中希望暗淡下去,也摇头叹息。正好这时候有人来报,说是扬州府有人相投,要见刑大人,那家人犹犹豫豫,“看着是个好汉……只是不知为何还抱着个娃娃。”

    刑名扬虽不知来者何人,但依旧告别了大户,叫客来见。少顷一人步入堂中,此人面目硬朗,身高膀宽,可见是个好汉,他也如家人所说,怀里果然抱着个孩子。

    那人见过刑通判,俯身施礼,“小人姓李名俊,乃是江州本土人,飘零半生,曾到孟州牢城营做一押牢节级,后实在思念故乡,又想返回江南。路过扬州府,得遇府尹蓝大人,引为至交。今扬州危急,府尹托孤,故某携其幼子到江州来拜康大人,却没想康大人拒不见来客。小人素来听闻刑大人乐善好施,广结善缘,故来拜访,还望大人引见!”

    邢名扬这才知道面前的人是何人,又看向这看着只一两岁的小孩,“这就是蓝贤弟家衙内?我当时府中公事繁忙,得知他喜得爱子,只送些表里过去,并未拜访,如今过去一载,一见已是个小英才了!”

    李俊连忙把手中孩儿送到刑通判面前。

    刑通判见孩子烂漫天真,完全不知外面发生何事,一副可爱样子。他悄悄问李俊道:“可知蓝贤弟如今怎么样了?”

    李俊满面悲痛,说了扬州前些日子发生的事,“……蓝大人誓死守城,只为了皇帝能够安然离开,扬州城破,那群胡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后来听传言所说……大人已经身死了。”

    邢名扬顿觉悲从中来,心痛欲绝,放声大哭,李俊起先还想劝慰,到最后也跟着哭起来,“我与几个兄弟皆被知府所救,尚未来得及报恩,如今恩人已不在,我实在是不忠不义之人!”

    两人哭声引得夹在他俩中间的蓝小衙内也哭了起来,堂中三人齐哭,过了好一阵刑通判才止了眼泪。

    刑通判见面前义士形容憔悴,便把小衙内抱起,叫自家家人给这小孩做些吃食,再哄他休息。

    自己则问起义士扬州之事,李俊讲了他自扬州入长江之后,一路往西走,没过两天就听闻扬州城破,这一路上的艰辛险阻。

    如今总算到了这江州故乡,李俊心痛万分,“蓝知府为人中正和善,扬州百姓皆称赞,知府实不该遭此大祸!”

    刑名扬听了这义士详细讲述沿路流民逃难之景,真感大难临头。

    李俊说了沿途种种之后,又问通判大人:“我来时听闻百姓有传皇帝欲到江州,此事是真是假?府尹康大人如何说?”

    刑名扬沉默一瞬便如实回答,“皇帝正往江州赶来,康大人要开城门放皇帝进城。”

    李俊惊骇万分,“万不能开城门!金军残暴,都是没有人性的畜牲!他们一旦得知皇帝在我江州城中,怕是江州要承受比扬州还要大的怒火,到时一城的父老乡亲该如何是好?”

    刑大人却沉默不语。

    李俊顿时有些慌张,又问道:“康大人可是心意已决?”

    刑名扬点了点头。

    李俊立时起身,不顾劝阻走到偏院之中,抱起小衙内,“并非信不过大人,只是某实不敢负蓝府尹所托,前日托孤,让我务必保住幼子性命,如今江州危矣,我待另寻他处!”

    刑名扬哪里能让他走?上去拉扯,“义士这是作甚?我与蓝贤弟素来交好,如今他家衙内到我府上,岂能就叫义士这样离开?康大人虽一力主张让皇帝进城,可城中百姓皆不愿,这事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

    李俊被他拉住,站在原地沉思良久,然后说道:“我之前半辈子,心中所愿乃回到江州,如今重归故土,却不能保一地平安,想到从前还自认为好汉,实在惭愧……”他看向邢通判,“小衙内是恩人托付于我,我已是无勇之人,如今如何还能无信?大人珍重,李某告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