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123章【大结局】(第2/5页)
箍的紧紧的,这就不是正经人该穿的衣服。有看不下去的,直接起身追着儿孙打,别提多热闹了。
之前,陈金花是不知道为啥男人非看中这种裤子了,火车上还发愁卖不出去咋整呢。两人去羊城,可是带了全家所有的积蓄,差不多两万块钱,还把姜楠空间里那些成色不太好的金货出手了,才进了两千五百条牛仔裤。这要是卖不出去,可就全砸手里了。
心里还忐忑着呢,没想到一摆出来,当即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好些人买了不算,还自发地呼朋引伴,给姜家拉客。当晚七点,裤子就卖了大半,这就已经回本儿了!以后卖的钱,可就是纯赚!
等匆匆吃了晚饭,兴奋地孩子们睡着了,一家人才细细算起账。
姜满城道:“牛仔裤批发价是十块钱一条。不是找不到更便宜的,是这家的布料最好,摸着最结实。做生意也讲究个信誉,当然是买质量好的,我就做主批发了这家。今天卖出去一千多点儿,已经回本儿了。”
陈金花犹自不敢相信,呢喃道:“这么贵的裤子,大家咋说买就买?价都不还,还抢着买,跟打架似的,生怕买不到,这怎么跟做梦似的。满城,你快掐我一下。”
要知道,如今普通工人的工资,一个月也没有一百块,七八十都是高工资了。二十五块钱买一条裤子,实在是很奢侈的行为了。
说起来,不还价是姜满城坚持的。进货的时候,商家可能是觉得姜满城识货,买的也不算少,顺手送了些零碎的小物件,例如袜子、头花之类的。姜满城也机灵,还价他不肯,不过会送这些东西当添头,让大家也有占小便宜的感觉。有那不要袜子、头花的,坚决要还个一两块钱的犟种,对于这种人,人少的时候姜满城就同意了,不过人多的时候,明面儿上他是坚决不还价的。
他有他的道理:“咱们坚持这个价钱,一是目前卖牛仔裤的不多,咱们这是独家的生意,没人竞争,自然不还价也有人买。二来嘛,年轻人跟咱们的想法不一样。咱们看不上的衣服,那年轻人喜欢着呢,今儿大家也看到了,抢着买。咱们的目的是赚钱,自然是什么赚钱卖什么,怎么卖赚的多,就怎么卖。另外,金花,你记住,卖衣服不是按你的喜好进货,而是按大家的喜好。”
陈金花愣愣地点头,今儿冲击有些大,她得缓缓。
对于服装的流行风尚,姜楠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她就提点姜满城:“喇叭裤、大垫肩设计,还有无袖的A字裙,都是这两年会流行的。明年是奥运年,运动服肯定会流行”八四年好像得的金牌不少?姜楠一边儿回忆一边儿说。
姜满城认真地听着,还偷摸拿出在羊城淘换到的对岸的时尚杂志,神神秘秘地说:“小楠,你看看这些书,按照上面的样式买,行不行?”牛仔裤他能接受,可书上有些衣服还是太前卫了,姜满城也不确定行不行。
姜楠看着那一页页彩照,惊喜极了,忙拿过一本翻起来:“行,当然行了!爸,港台那边的流行,一般会比内地早上一两年。这些杂志上的搭配不会过时,你和我妈就照着这个买,不会赔本儿的。”
她翻了几页,越看越喜欢。要么说时尚是个圈儿呢,如今看这些搭配,有些看着土,但有些还是很好看的,十分的经典。姜楠看了一会儿,问姜满城:“爸,您以后就卖衣服了?”
姜满城笑:“怎么会,当初爸调到建筑队,为了什么的?还不是为了以后能盖房子卖房子?放心,如今经济好了,大家有钱肯定想吃得好、穿得好,更重要的是,还得住得好。房子是国人的执念,早晚能自由买卖的。到那时候,我就进军地产业!不过那是个烧钱的行业,这不是得事先积累资本嘛。咱们不急,先赚钱总不是错的。”
姜楠点点头,见她爸有计划,也就没再说话。
这批牛仔裤卖得十分顺利,姜满城和陈金花先后在东单、后海等地摆摊。姜满城的花样多,从羊城带来了最流行的磁带,一边儿放歌曲一边卖牛仔裤,整个市场都没他这里热闹。不到一周的时间,第一批牛仔裤全部卖光。事后统计,利润翻倍赚还多。陈金花跟打了鸡血一样,一晚上都没睡着,第二日一早起来,就嚷着再去羊城订货。
姜满城也没想到这么顺利,立马投入卖衣服的事业中。两人简单收拾收拾,匆忙又去了羊城。这次连本带利全部投入,进的还是牛仔裤,只是这次多了搭配的花衬衫和T恤。
京城的市场这么大,就是再卖两三次,都能卖完,而且这次他们有了新货,什么都不用愁。
熟能生巧,第二次去羊城,最花时间的其实是来回的火车。此时还是绿皮火车呢,慢得很,全程差不多要四十个小时。到了羊城去酒店歇一晚,第二天直奔老地方进货,一天就搞定,来回差不多七天,再次回到京城。
此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其他卖牛仔裤的摊位,不过两人的出货速度还是最快的。
一是姜满城嘴甜,两人又是京城第一批卖牛仔裤的,经常逛街的人都有印象,第二呢,两人的裤子质量好,还有搭配的花衬衫,样式也多,客源倒是一直不错。这次花了十二天的时间,把货全卖完了。
此时已经是八月末,印象中的八三年严打,也正式开始了。姜满城和陈金花收好摊子,支着自行车,听到喇叭里传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声音。夫妻俩对视一眼,练摊生涯,估计得暂时结束了。
姜楠和周知行很快地忙起来,姜茶三人开学后,两人忙到直接住在了公安局,十天半个月的不着家。姜满城和陈金花也不能外出了,留下来和文大妈一起,专职照顾三个孩子。
不是没听过邻居的闲话,其实说起来,从两人摆摊儿那天起,闲话就没断过,如今不能摆摊儿了,那闲话更是说到了明面儿上。这个说两口子这么大年纪了还瞎折腾,给子女丢人。那个指桑骂槐,对着自家闺女说做人不能见钱眼开,得保持心性安贫乐道。衣服都不知道穿了多久,洗得发白,却清高的不行,瞧不起两人摆摊做个体户。
也有那眼红的,偷摸打听两人赚了多少钱。这能让他们知道?两人诉苦那是一套一套的,什么来回一趟,又是火车票又是住宿费,还得吃喝,赚的顶多够覆盖这些花销的,哪儿有剩下的。两人做这个也不是图赚钱,就是不想闲着做个废人。如今国家提倡个体经营,那他们就积极响应号召,不说做多大贡献,反正不给国家添负担。都说的这个大义凛然了,谁也不能说两人响应号召是错了。
邻居们不知道的是,姜家的存款翻了五番!什么万元户,姜家现在是十万元户!老两口如今不急着赚钱,也是觉得,如今这治安条件,出去也不安全,还是在家老实呆着,等严打过去了再说。而且,如今这治安条件,两人也不放心文大妈一个人接送孩子。
在家了才发现,街上一天天闹哄哄的可热闹了。什么“公审大会”、街道办的“法律讲堂”,都得按时参加呢。
一天天的,广播里都是严打的新闻,时不时街道外还有卡车路过。车斗里,一个个犯人被押解着,胸前挂着牌子,上写姓名和所犯的罪行,就这么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地游行示众。什么抢劫杀人,□□、流氓罪都有,甚至连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婆媳闹矛盾打架的都被拎了出来。
大喇叭一遍遍地读着这些人的罪行,那些不严重的,例如婆媳打架、小规模闹事儿的,游街一圈儿,批评教育一顿,也就放了。不过这么丢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