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昏君也在看我直播》 130-140(第5/20页)
室韦公主阿兰海身亡的消息传到洛阳的时候, 已经是五月仲夏时节。这还是因为幽州刺史迟迟等不到早该入境的室韦公主和亲使团而冒着被邻国定义为入侵的风险派出边境守军四下寻找,否则不知要多久,室韦和大梁才能发现和亲使团失踪的事。
萧楫舟端坐首位, 沉着脸说:“根据幽州刺史所说, 人找到的时候, 尸体就随意地扔在野外,已经腐烂到看不出原貌了。莫依啜看到尸体的时候都快疯了,现在已经点兵进攻高丽了。”
看着传来的奏报,齐滺眉头都皱在一起, 满脸的不可置信:“怎么会这样?阿兰海怎么会死在松墨草原?”
就算在历史上, 阿兰海也是在和高丽王子私奔后做了高丽的王妃, 虽然最后她的结局不详, 但显然她应该是和爱人幸福地生活了一辈子。怎么现在,她明明有了更好的安排,却会死于非命?
齐滺甚至怀疑外侯官的线报出了问题:“确认是高丽做的吗?会不会是东/突勒?亦或者是什么其他的国家?”
很可惜, 对于齐滺提出的其他可能,萧楫舟遗憾地摇摇头:“就是高丽, 错不了。”
萧楫舟将外侯官八百里加急的奏报递给齐滺看:“外侯官进行了细致的战场检测,通过使团埋骨地附近的马蹄印与尸体上的痕迹来判断, 屠杀和亲使团的就是高丽最精锐的高丽铁骑。”
听到萧楫舟的回答,齐滺的眉头都要皱在一起了。
高丽铁骑,以高丽国名命名, 足以说明这支铁骑对高丽的重要程度。事实也证明这支铁骑没有让高丽失望,以高丽举国之力供养的铁骑最终给高丽带来了几百倍的回报。
这支铁骑的组成士兵皆是高丽贵族,由于贵族自幼衣食都比普通百姓好上一大截, 长大后的身材自然也是人高马大, 以至于这些选拔出来的铁骑士兵能够挥动比普通的游牧民族的士兵更大更长的弯刀。
他们所用的战马也是不知用何种方法培育出来, 比普通的战马更加强壮,也能承载更加厚重的战甲。
这样一支由更高大的战马与更强大的士兵组成的高丽铁骑在松墨草原上所向披靡,别说那些弹丸小国,就是已然是松墨草原霸主的东/突勒都没能在高丽的手上讨到便宜。
最近几次高丽与东/突勒的作战,结局皆以东/突勒的战败而告终,高丽也因此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与霸权,成功地建立了以高丽为中心的东北亚秩序。
近几年,高丽频繁入侵大梁东北部,又向大梁东北部的羁縻州县索要贡品。由高丽建立的东北亚秩序已经隐隐威胁到了大梁建立的东亚秩序,这才引发了历史上的三征高丽。
正是因为清楚大梁与高丽的战争是霸权冲突,因此齐滺从来都知道大梁和高丽必有一战。只是齐滺没想到,这场战争会来得这么快,比历史上的时间还要提前两年。
齐滺问:“莫依啜要点兵攻打高丽,但室韦的国力不足以和高丽抗衡,我们是不是也要帮忙?”
毕竟室韦是大梁的附属国,这场战争的导火索又是室韦“进献”给大梁的和亲公主被高丽截杀。大梁要是兴兵不攻打高丽,脸要丢到全亚洲了。
“打是必然要打的。”萧楫舟沉默一瞬,他的拳头在瞬间紧握起来,脸上也闪过几分犹豫,“就是派谁去打的问题。”
一时间齐滺的脑中闪过很多人名,战功赫赫的大梁第一公子杨念玄,熟读兵书也该历练的萧盛,亦或者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随便拿出一个,配上大梁强盛的兵力,都足够给高丽教训。
毕竟,历史上的三征高丽失败,没有一次是因为大梁的综合国力不如高丽。
一征高丽失败,是因为历史上的梁昏帝御驾亲征,却将文武百官都带了去,也将错综复杂的朝廷党争带到了战场上,导致主帅军令不行,士兵阳奉阴违从而贻误战机。最终萧楫舟意识到了这场战争的必然失败,选择了班师回朝。
二征高丽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失败,因为二征高丽的时候,萧楫舟吸取了一征高丽的教训,只带着亲信亲征。曾经的战神在战场上重新焕发光彩,一路打到了高丽的国都平壤。
只是平壤围困战正在进行时,大梁内部却着了火,阿鹿桓念玄反了,直接领兵围困了洛阳。远征高丽的士兵多家在洛阳,士兵的心神已经动摇了,故而萧楫舟只能看着已经毫无还手之力的平壤咬牙回防。
三征高丽时,大梁如此国力甚至已然民不聊生,更何况综合国力远远不如大梁的高丽。因此,当三征高丽的大军到达高丽边境的时候,高丽王直接投降了。一拳打在棉花上,萧楫舟只能闷闷地收了高丽王的投降国书,班师回朝。
只是大军班师回朝,高丽却又耍起了小心思,拒绝向大梁称臣纳贡。萧楫舟气得要四征高丽,然而风声刚一放出,首先出现的却是国内如同雨后春笋般滋生的叛军。
历史上的记载已然说明大梁的国力远远高于高丽,现在的大梁又比历史上的大梁更加强盛,支撑起一场战争不成问题。即便大军压境,齐滺也有信心大梁可以轻而易举地支撑五年,而高丽绝对撑不了这么久。
也就是说,只要领兵之将不是废物,哪怕仗打得一般,耗也能耗到高丽投降,让谁去做领兵之将根本不是什么困难的选择。
可是当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刹那,齐滺猛然意识到,萧楫舟想说的可能和他想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好半晌,齐滺才试探着问:“你这么说,是不是你想御驾亲征?”
萧楫舟一顿。沉吟片刻,他才犹犹豫豫地点头:“阿滺,我就是想……我……”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可齐滺却突然间便明白了萧楫舟究竟想做什么。这一刹那,史书上的记载与眼前这个鲜活的人在他眼前重叠明灭,齐滺恍然间便明白,萧楫舟在多么渴望能亲征高丽。
与别的无关,大抵只是一个年轻人想要证明自己,他可以。
萧楫舟生来带着鲜卑戎马的鲜血,但鲜卑在华夏人的眼中,却永远只能得到一声“蛮夷”。
元沚可以大骂大梁以臣窃君、满朝文武皆是叛臣,但几千年来的父系传承却只会让萧楫舟觉得他是一个带着蛮夷鲜血的华夏人。他从小到大都听着这样的言论长大,所有人都用鄙视的目光看着带着蛮夷鲜血的新帝,在背地里大肆嘲笑他的出身。
那时候萧楫舟是怎么想的?
当他成为皇帝,那些人却歌功颂德着他的父皇、用夸张的语句怀念着他的阿兄,仿佛这两个已经故去的人是怎样的英明神武,而现在登基的皇帝却只是一个只会打打杀杀的北方蛮子。
那时候的萧楫舟又是怎么想的?
必然会不甘吧,不然萧楫舟若当真如同历史上评价的那样只是一个好大喜功贪图奢华的帝王,他不会同意齐滺提出的一项项改革,也不会在齐滺的要求下缩减帝王原本的开支。
齐滺说不要铺张浪费,萧楫舟便不再让绣娘每日不停地制作新衣,也不再让御膳房每餐都做几十道根本吃不完的饭菜。他主动削减了帝王的开支,却又不曾动元沚的份例。
从萧楫舟听从他的每一项建议的时刻起,齐滺就知道,这个在历史上的评价堪忧的少年帝王,心里在意的从来都不是帝王的尊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