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340-350(第2/12页)
的真假暂且不论,就算是李斯出手,李盛也能理解了。
他比别人更能理解嬴政,嬴政自然也是属意于先攻韩国,无论从哪方面说,攻打韩国的利益能最大化,既然这样想,那他自然对韩非心存疑虑,无论是他韩国公子的身份,还是他执意劝谏攻赵存韩的想法。
这样的贤才,偏偏不能忠诚于他,难道还要放他回韩国效力,为秦国攻韩增添阻碍?
那既然是这样的境况,历史上的韩非被杀,嬴政当真毫无所知吗?
历史上韩非之死,背后的推手只怕不止李斯一个人。
韩非的对立面,是秦国朝堂上急于立功的年轻将领,是作为廷尉的李斯和位居上卿的姚贾,是需要一场大胜的秦王嬴政。
韩非的出使任务——“存韩”的失败,似乎已经是必然的结果。
第342章
韩非去向嬴政请辞,嬴政不允。
一来是确实欣赏他的才华,他的几本书写中了嬴政的心思;二来,也是忌讳,韩国就算是眼看着没落下去,可他也不想想让这样的人回去母国尽忠效力。
韩非算是被软禁了起来。
秦军很快就集中大军行路韩国,李盛这几天咋宫里待得无聊,也跟着大军跑去玩儿了,领兵的是朝中的一位文官,名叫内史腾,不过呢,说是文管,但是人家也是身高腿长骑射精通的啊,跟着大军疾行一夜,丝毫不带掉队的。
李盛比大军更快,他还半夜跑去山里捉了两只野兔吃呢,没敢往里面跑,这片山林中有不少果树,草木茂盛,养得起足够多的草食动物,看起来猎物密度不低,水源也有两支分流,对于像他这样的大型动物来说,是个很不错的居住领地。
都不用系统扫描,他在外面看了一圈,看了看边缘的脚印和掉落的毛发,就立刻断定,这边的山林肯定也是有主的,不是老虎就是熊。
他是路过这里顺便吃点东西,没必要和原住民霸主起冲突,于是也没往里面去找打猎物,凑合凑合吃了两只野兔算了,出发的时候也吃过东西了没那么饿。
大军是第二天上午到达的韩国南阳城边境,秦国探兵刚到地方,就听到树林里传来一阵虎啸声,刚打算拔腿往回跑,就被旁边的人拉住了:“你不觉得这个声音有点熟悉?大王那只玄虎就喜欢这么叫。”
他好歹也在秦宫后城那边守过一阵子门,对这种细微的差别还是有点感觉的,这么说吧,正常情况下,如果说老虎一般叫声是“嗷呜——-!”
他们大王的玄虎办正事儿的时候也是这么叫,威风霸气。
但是在没事儿放松的时候,比如溜达着出去,或者叼着猎物回来,心情愉快地时候,就喜欢叫“嗷呜—哇呜~”
后面拐着音收个弯儿,有一次夜里睡不着,玄虎出来溜达着玩,还是长长地叫了一声然后顺便打了个哈欠呢。
今天这个声音就很像很熟悉啊!
果然,听到后面树枝枯叶被踩动地声音,他们回头看过去,还真是玄虎!胸前还挂了一枚青金石的印章!
这个印章是嬴政当太子时候的小印,嬴政怕两边打起来到时候投石机弓弩都上了,不小心再伤着虎虎,它能回秦边境找地方包扎上药。
既然这么危险,那他约束虎虎不让跟着大军出去?呵呵,嬴政表示真是想多了,从出现在邯郸那时候,虎虎就是高贵冷艳谁也不听的。
他从小时候就是被虎虎管着不准爬树不准喝凉水,都二十岁了,口嗨一下说见到偶像作者就算死了也愿意啊!当时就被一尾巴塞进嘴,DuangDuang两下肉垫拍在背上,他还要回去哄一哄说自己是胡说的。
就这情况,他管得住?
二十多年都没努力成功,嬴政已经习惯了虎虎这种老子爱咋咋地的自由作风,只能帮他多想想。
其实他也知道,虎虎聪明得不得了,才不会被伤到,但是理智是一回事儿,担心是一回事儿,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啊!
大老虎从灌木丛里跳出来,围着他们几个人转了一圈,然后就往秦军扎营的地方跑去了,不在自己的地盘上,野外找地方休息也得仔细,还是去军中找个地方吧,省事儿又安全。
内史腾也认识玄虎:“给寅君找个向阳的地方扎帐篷铺垫子。”
这只老虎很喜欢晒太阳,他去找大王回报差事的时候经常看到大老虎摊开四肢,板鸭趴在木质廊道那里晒太阳,晒好了自己还会翻面。
李盛过去蹭蹭他,跑去草垫子上趴着了,跟宫里的皮裘垫子肯定比不了了,但是随军就这条件,晒得干爽松软的草垫子也挺舒服的。
在这边趴了不到半个时辰,李盛就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马蹄声,他立刻抬起上身看过去:要带起来了吗?他得躲躲啊!
半刻钟后,李盛震惊又无语地趴下了:韩国国君把南阳城献出来给秦国了!
他知道韩国是个比较弱小的小国,地盘小人口少,但是这也有点忒软弱了吧,还没开打呢,先献城投降了?
就这,韩非还想救韩国?
消息传到咸阳,嬴政派人去接收南阳城,有了这座据点,秦军将来发兵大攻,肯定就更省劲儿了,也因为这件事,秦军攻势暂缓,退到了三十里之外。
嬴政的目的,是要好好经营起南阳来,无论是驻兵还是屯粮,都比之前的东郡更快更近,这段时间,秦军先不必逼得太紧。
但是韩王安见秦军退去,确实大松一口气,以他往日的经验,这又有一两年的安生日子过了。
但是他这次想错了,嬴政是已经决意要开启六国一统之战。
其实以前确实是这样的,所谓“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韩王安继位后,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
等秦兵再至,那就再割让土地。
以这种方式苟存的韩国,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也没有反抗的力量,就这样清醒着看着自己一步步被蚕食。
至于韩国为什么不联合旁边的国家一起对抗秦国,这就是历史原因了。
李盛觉得,韩国韩王这一脉,嗯,怎么说呢,不大聪明的样子,反正没有秦国这一脉宗室聪明。
韩国之前打过两次大败仗。
第一次是岸门之战,韩宣惠王十六年,秦军在修鱼(后世河南原阳县附近)打败了韩军,还俘虏了韩军不少将领,情况危急,韩王想联合楚国,当时的相国叫公仲,他不同意这个策略。
他觉得楚国也不大靠谱,秦国连楚国都想打,而且已经打过几次小仗了,联合楚国,只怕也抗不过秦国。
既然如此,不如干脆通过秦国的宠臣张仪向秦王求和,献给秦王一座城,并请求和秦国一起打楚国。
相比韩国,还是楚国威胁更大,这样一来,秦国不会再对盟友出手,而且打下来的楚国土地,他们也能得些好处,属于是祸水东引了。
韩王听了,有道理啊!于是派公仲去见秦王了。
另一边楚王听闻此事,也很焦虑,商议后拿出了对应策略:他们趁着韩国与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