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见明月: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熙熙攘攘见明月》 80-90(第6/19页)

提到团郎的话,心头忽然云散月明。

    这夜,帐中春潮带雨,有莺浅啼阵阵,有鱼嬉戏涧谷之中,忽急进,忽回溯,伴着莺啼深得其乐,

    “是不是,想做母亲了?”褚昉的声音很轻,掠过陆鸢绯红的脸颊,递进她耳中。

    陆鸢装作没有听到,抿着唇不说话,却被他故意动作逼迫得发出声音来。

    褚昉望着轻轻颤抖着不能自已的妻子,忽低下头,以出其不意的速度和攻势,在她微微张着的唇上咬了一口。

    不等陆鸢反应躲避,他已长驱直入,攻城略地。

    他少见的生疏、笨拙,还带着几分蛮横无理的莽撞,似终于攻占了觊觎已久、可望不可得的城池,欢畅之余,要将这城池处处标记上他的印迹。

    陆鸢本以为会作呕,但好像除了呼吸困难些,并无其他不适,但她仍然本能的推着褚昉,像是守卫了许久的净土被突然侵入,她不习惯,下意识想把入侵者赶出去。

    可这入侵者显然也沉浸在拓荒成功的兴奋之中,不肯轻易退走。

    陆鸢呜呜咽咽着说了句话。

    褚昉不理,忽然唇瓣一痛,一股腥咸入口。

    他抬头,手指抿去唇上,擦下一抹血。

    “我说了,再不放就咬你,你不听。”错不在她。

    褚昉唇角虚勾了下,抿去血,再次低下去,重振旗鼓。

    他成长的很快,已褪了许多生疏和莽撞,陆鸢喘气困难的不适感轻了许多,不似头一次抗拒他。

    她终于彻头彻尾,都是他的了。

    “阿鸢,我想要个女儿。”褚昉余音还染着欢愉。

    “嗯?”陆鸢轻轻疑了声。

    “给我生个女儿吧?”

    褚家的小辈都是男孩儿,只有果儿一个女孩儿,但怕陆鸢介怀表妹的事,他后来不敢再与果儿亲近,可他真的想要个玉雪可爱的女儿。

    “你好贪心。”陆鸢推他,不止要子嗣,还非要女儿,她又不是送子娘娘。

    褚昉没有反驳,认下她的控诉,用行动让她明白,她的话,一点儿也不错。

    他就是贪心。

    ···

    翌日,褚昉穿好衣裳,拿过平安符正要佩戴,却看着封口的绳结愣了下。

    打结的手法不对,他不会这样打结。

    他扭头看看还在熟睡的妻子,她昨日被闹的厉害,尚未醒转。

    他打开绳结,见里头的纸团还在,又试探地扭头看看妻子,想了想,打了个死结,系在腰带上当差去了。

    他今日要向圣上奏禀改革军防的事,常侍领着他到了勤政楼外,听到里头有气恼的怒声,回头哈腰欠声道:“安国公且稍等,陛下正在召见旁人。”

    褚昉嗯了声,不动声色竖起耳朵。

    “别以为朕会一直纵着你!”

    “儿女情长,儿女情长,你除了儿女情长就没别的事了!”

    “令晖在这里住几天了,朕要你接回去,你犟得跟头驴似的!”

    “现在跟朕说要和离,你真以为朕不舍得办你是不是?”

    听得出圣上很愤怒,整座殿宇内唯闻天子之怒,听不到别的声音。

    从这只言片语中,褚昉大约猜到殿内惹圣上愤怒的人是谁了。

    周玘这几日看上去心事重重,满身颓靡之态,褚昉还在宫门口撞见几次周夫人,瞧着也是满面愁容。

    褚昉私下闲聊,试探过周尚书可是遇到了难事,周尚书只是叹口气,什么也没说。

    以现下情形来看,应是周玘和颖安郡主闹了别扭,颖安郡主住回了宫里,周玘不肯服软,还闹和离,惹怒了圣上。

    褚昉不觉蹙起了眉。

    周玘还真是不让人安宁。

    “朕告诉你,天家女儿只有亡夫,没有和离一说!”

    不知周玘说了什么,殿内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高喝,褚昉身旁的常侍都没忍住打了个激灵。

    他下意识抬手擦擦额头的虚汗,拿眼瞥向褚昉,见他仍是直挺挺地站着,面不改色。

    就在这时,周玘出来了,被两个羽林卫押着,他神色坦荡,瞧上去竟有些如释重负。

    经过褚昉身旁时,他并没有看他一眼。

    “安国公,请吧。”常侍领着褚昉要进殿。

    “李常侍”,褚昉低声叫住了他,“可否劳烦你,找一趟颖安郡主?”

    只是给颖安郡主递个信,让她知道周玘已被圣上发落,李常侍做这事应该游刃有余。

    那常侍闷头想了想,圣上有多看重周玘,他是清楚的,当年的太子旧臣,如今还任高位的,也就周玘一个了,今次周玘虽惹了圣怒,但依圣上对周玘的看重,大概消气之后还会复用他,颖安郡主又是那般好性儿,定会为周玘求情,他现在递个信,倒也不犯什么大忌,左右这宫墙之内消息总是传得飞快,周玘被羽林军押走的事不是秘密,他只是早一步递给颖安郡主而已。

    “安国公真是宅心仁厚,我稍后就办。”

    “有劳。”褚昉微微对他行一礼,进了勤政楼。

    圣上脸上的怒色虽已缓下去,却未完全退去阴沉,与褚昉说话时声音又低又冷,询问他对西北军防的应对之策。

    褚昉神色自若,说了这些日子多番考察思虑后的建议。

    “裁兵?”圣上怒色才退,冷色又起。

    他让褚昉想加强军防的对策,褚昉竟跑来让他裁兵?土蕃抢掠长安的耻辱还牢牢印在百姓心中,如何能在此时裁兵?

    褚昉接着道:“臣少时曾随高老将军在辽东驻守,当时辽东军中曾发生一场哗变,不知陛下可还记得?”

    大周有制,寓兵于农,十六以上六十以下的男丁须自备口粮衣物轮流宿卫京师、镇守边疆,当时镇守辽东的府兵,戍期本来只有三个月,三个月后该放回家中务农,但高将军私自延长戍期,从三个月到半年,又到一年,最后招致哗变。

    当时那场哗变看似是高将军言而无信引起的,实则积弊已久。

    大周虽宴安日久,但边防戍兵不曾削减,自先帝朝不修边功,也只是歇了开疆拓土的战事,并未触及边防戍兵的数目。

    这些戍兵背井离乡,戍期一延再延,边疆无战事,他们多数被驻守将领当作私人护卫甚至杂役驱使,有家回不得,而又建功无望,逃兵甚众。

    而在处理逃兵一事上,驻守将领的态度更是恶劣,抓回来的逃兵杀一儆百,抓不回来的,也不奏禀上报。如此欺上瞒下,朝廷以为边防固若金汤,而边防戍兵苦不堪言,无心应战。

    如此情境下,边防驻军空有其众,而无可用之精兵,自然中看不中用。

    且因戍期无定数,百姓纷纷想方设法逃避兵役,长此以往,大周不仅养不出精兵,连可靠的兵源都会丧失,这才是最大的隐患。

    圣上听完褚昉一番分析,冷色稍退,但仍觉此时裁兵容易造成人心不稳,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