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80-90(第12/28页)



    宋瑾跟他想看两相厌,皮笑肉不笑的道了歉,给徐清送了几个水果。

    自己捧着碗来吃梨。

    蒸梨止咳这偏方,宋瑾是知道的。

    不过看在这是吃食,不是叫他喝符水的份儿上,他也就没多说偏方没用的话。

    可掀开盖子,用勺子舀了一块梨肉,宋瑾便再生不出抗拒的心思了。

    偏方能不能止咳不好说,但是真的能叫人心情愉悦。

    徐清也是头一回吃宋满冬调整过的蒸梨。

    他从小生病,爷爷就这么做,而他每年到了换季的时候就会恰巧染上风寒,蒸梨没少吃。

    记忆中的梨子又甜又暖。

    可吃过宋满冬调整过的,才知道他爷爷做蒸梨是真的敷衍。

    梨子切开,把里面的核挖出来,放入冰糖红枣,一个劲儿蒸,蒸到软就行了。

    宋满冬只是把红枣的量减少,冰糖也少了几颗,又扎了木签子固定,味道就好了许多。

    冰糖和梨水混在一起,先吃梨肉,绵软清甜,不似直接吃那么酸涩,再喝甜汤,清口甜蜜。

    徐清捧着碗,吃完梨子才想起来,今年也过了换季的时候,他比往年还忙一些,却没有生病。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给他做梨汤的人不在身边。

    吃过蒸梨,嘴巴呼出来的热气都是甜的。

    陆许山意犹未尽,又拿了颗蒸枣。

    枣子是山上打的。

    半青半红,吃起来倒是还算甜,蒸过之后就更甜了。

    枣肉软糯,陆许山吃了一颗,还想吃,被宋满冬拦下了。

    “今天吃了蒸梨就够了,枣子留着下次吃。”

    照他们这个吃法,天天都是倒贴干活。

    陆许山有他的理由,“我这不是想着趁热吃?”

    “蒸梨要趁热,蒸枣可不用。”宋满冬把枣子换了个地方,“晾干之后,味道更好。”

    更有嚼劲儿,是跟柿子干差不多的口感。

    陆许山挣扎过后,叹了气,“好吧。”

    他又看了眼赵胜男。

    赵胜男扭开头,知道这有她的原因。

    自打她存款告罄以来,宋满冬做饭就克制了许多,时刻警醒她。

    陆许山吃了一次就爱上的韭菜盒子再没做过。

    炸油条油饼更不必提。

    好在还是舍得炒菜的,没有叫他们顿顿吃咸菜。

    赵胜男背着陆许山挠挠头。

    她实在是没办法,找她姥姥和陈敬之要钱是不可能了。

    要不等河东大队再来一笔类似柿子干这样的买卖,要不就只能等明年麦子成熟,多分点儿粮食了。

    宋满冬没给她解围。

    姚娉婷虽然平日里不留口,但不会给赵胜男压力。

    其他人更是面皮薄,又没陆许山对肉那么渴望,也不会挑赵胜男什么。

    有陆许山盯着,不会给赵胜男太大压力,但也不会叫她得意过头。

    柿饼陆陆续续的卖,宋满冬是彻底闲下来了。

    她正想着自己要不然还是去水渠那边做饭,张大娘先过来找她了,“你帮了河东大队大忙,再叫你去水渠做那苦力也不合适。

    只是像陈家明那样在大队上做干事也不太可能,毕竟你们将来都是要走的,到时候走的突然也不好找人接手。”

    宋满冬知道她是说的委婉。

    她跟陈家明比,是个外人,张大队长不让她插手河东大队的事儿才是对的。

    张大娘简单解释了情况,才又说,“老张跟我商量着,来问问看你的想法?”

    “我没什么想法。”宋满冬如实道,“水渠做饭的活我也能干,做其他的我也都听大队长安排。”

    张大娘拍着她的手,她是真的越瞧宋满冬越喜欢。

    能干又知进退,他们大队能遇上宋满冬是真的撞大运了。

    “让你回去做饭肯定不行,你愿意,大队上的人也不愿啊!”张大娘笑着说,“你现在可是大家眼里最厉害的人了。”

    “更何况水渠这已经快修过来了,用不了那么多人,都有不少人提前回来过冬了。”

    “我想了个活儿,你看怎么样?”她给宋满冬描述了一下,“就是给大家派发农具的,锄头铲子那些。”

    “这个得记名,要识字。原先是兴旺媳妇在做,她前两日刚在卫大夫那边儿确定了怀了身子。头几个月得仔细些,我就想着不叫她做了,这个活刚好给你。”

    “就是早上得早点儿去,晚上回来晚一些,不过发完、收完东西就能回来。一天跑两趟,你看怎么样?”

    水渠从远往近修,现在过去是要十几分钟的路程。

    每天主要是往返多一趟,别的没什么要出力的事儿,这活实在轻松不少。

    宋满冬想过后,便接受了张大娘的好意。

    她是能吃苦也能干重活,但没必要上赶着去做。

    张大娘便叫她明早跟张兴旺一起过去,熟悉一下。

    商量完这事儿,张大娘才将搁在桌子上的布包拿了起来,“这是我给你做的棉鞋,你看看合不合脚?”

    她打开方布,露出里面的黑色棉鞋。

    鞋底还是白的。

    宋满冬愣了下,“大娘?”

    很快反应过来,推回去,“这我可受不起。”

    棉鞋对大队上的人来说,也是十分昂贵的。

    鞋底要费时间做,棉花要一点一点攒,布料更是得买。

    宋满冬在大队上生活过,知道一双新棉鞋的含义。

    张兴旺的孩子,也得几年才能穿上一双新棉鞋。

    烂了破了,便打个补丁继续。

    她穿的都是宋家其他孩子不要的棉鞋,不合脚也只能自己忍。

    直到跟邻居学做菜后,有次被鞋子绊到,邻居才给她找了双旧鞋。

    虽然依旧破,但至少合脚。

    往后每年,她都有了一双合脚的鞋。

    “这也不是我一个人做的。”张大娘摸着鞋面,“这鞋面是我做的,底子是你刘大姐纳的,她纳的千层底又厚又密,能穿好几年。棉花是好几家一块儿凑的,都是今年的新棉,可软和了。

    你不用担心,一家出一点儿也就不费事儿。”

    见宋满冬迟疑,张大娘又笑道,“还是说你是嫌弃我们这鞋?”

    宋满冬摇摇头,“我不是。”

    她只是久违的产生了迷茫,不知道该不该收下。

    张大娘把棉鞋塞进她掌心,“拿着吧。”

    “我们可不会年年给你做,也就这一回。”她停了下,“本不该提你伤心事儿的,不过我想着还是该说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