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60-70(第6/42页)
地问阿年:“这是什么?”
小鹤年:“啊,那是我们家自己拿来记账的。我爹娘嫌字太复杂,记账不方便,就用简单的符号代替。”
小少爷很好奇,“说来听听?”
小鹤年就把123那些数字符号的产生过程简单讲了一遍,他对爹娘的心机是有觉察的,但是装不知道,小珍珠则毫无所觉,坚定地认为是她画出来的。
她笑道:“这是我不小心画出来的,阿年完善的。”
小鹤年有点心虚,朝师兄笑了笑。
小少爷听得很认真,“珍珠果然是珍珠。”
随便画画,竟然就画出这样好用的算术符号。
他跟着萧先生接触过很多东西,镖局的密信、钱庄的银票密码,甚至有些大家族内部都有自己的秘密符文,专门用来写密信的。
有些也是简单的符号,一个符号代表一个意思。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用在记账上。
小少爷以前接触不到账本,但是跟着萧先生以后接触的东西就多了,包括账目。
现在的账目顺着记录,而且都是文字,的确看得人头晕。
只有那些格外聪敏的才能学得好,大部分都马马虎虎。
小鹤年见小少爷如此感兴趣,就领着他去看沈宁的账册。
横版,数字。
甚至还有很奇怪的符号,像X,÷,+,-这种。
小少爷不懂,“这是什么?”
小鹤年略一犹豫,便道:“这是我和爹娘根据珍珠画的符号编的运算符号,这样加减乘除就会更方便,不用算筹那么麻烦。”
算筹是用棍棍儿表示的,有横式和竖式两种,竖式里面从一到五就是对应的棍棍儿,六就是上面一横条表示五,下面一竖条表示一,七则上面一条下面两条,如此类推。
要算术就需要很多棍棍儿,而且一不小心还容易混乱。
毕竟生活中的算术不是理想型的个位十位,比如称重经常用到两甚至钱。
一斤十六两,可一两又是十钱了。
这些数字加加减减的,用算筹就挺麻烦。
但是如果用这个符号表示就很简单啊。
1是一根棍儿,2就代替了两根,3代替三根,如此类推。
当然沈宁和裴长青只引导他们简单的加减乘除,毕竟孩子还小,而且他们俩也应该不会,只“无意中”孩子们发现的。
孩子们现在的水平不行,还发现不了更多,他们自然也不着急。
如果有算盘的话,沈宁和裴长青也不会这么费劲,主要是现在还没有算盘。
高里正都不会呢,那指定就是没有。
所以沈宁和裴长青才绞尽脑汁搞数字符号、简单的加减乘除。
小少爷听小鹤年讲得津津有味,连沈宁喊他们吃饭都没听见。
沈宁走到院子里,“太阳落山了,别看了,费眼睛,一会儿给你们点……灯。”
说得挺大气,心肝儿颤悠悠,点火盆就行,油贵,还是算了。
小少爷还在琢磨算术,“阿婶儿,你们想的这个,真的非常好用。”
沈宁:多想让你叫我阿姨啊,什么阿婶儿……
她笑道:“就是俺们既没有那么多棍棍儿,也算不明白,才出此下策的。你说发明算筹的人也真是的,就不能想得简单点。你说一个数字一堆棍棍儿,要是算个几百的加减法,就得摆一大堆棍棍儿,一不小心就乱套。”
她手里正好有块萝卜皮,就扯了一点,道:“比方说用块小石头表示五,用个鸡蛋表示十,用……”
小少爷脑子里灵感一闪,脑海中的算筹就好像活了一样动起来。
对啊,如果固定住,那算筹就不会乱套了。
棍棍儿固定的话不方便,不能根据需要捻动。
他看着旁边的小珍珠正和阿鹏说什么,仿佛受到了启发,对,珍珠!
珍珠太贵,普通的珠子就好,玉石的、金银的、木头的、石头的、泥坯的……
珠子可以固定在棍子上啊。
小鹤年也想到了,他抓了几根筷子摆在饭桌上,“这是个位,这是十位、百位、千位……嗯……”
他想找珠子,家里没有。
沈宁顺手给他摸了几个钱出来,她“随手”一扔,差不多是算盘的样式。
小少爷和小鹤年就趴在饭桌上开始摆弄,“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五颗六颗……”
“像算筹那样,下面1颗上面一颗,这样就代表六?”
“不不不,一二三四都摆上,上面一颗可以表示五。”
“这样少一颗,五加五呢,所以下面还是五颗的好,满十往前进位。”
小鹤年和小少爷你一句我一句,小珍珠也扑过去出谋划策,主打一个添乱中还能给出一丝灵感。
沈宁就在一旁把控方向,在俩孩子走入死胡同的时候“不小心”给引导出来。
裴长青送走王木匠父子以及裴大伯等人,过来吃饭,就看一家子趴在饭桌上讨论得热火朝天的。
裴母都在出主意呢。
裴长青悄悄拍拍沈宁,让她给自己找衣服换上。
沈宁拿了衣服出去给裴长青解释,小声道:“很快咱就有算盘用了。”
裴长青面有骄傲,“我媳妇儿怎么这么厉害呢?”
这自然不是俩孩子发明的,而是沈宁这个会家子引导的,如果没有她会,那俩孩子再聪明,即便加上萧先生等人,没有个一年半载他们也琢磨不出来的。
即便琢磨出来,一开始肯定也相当繁琐笨重,慢慢简化进化才会变成好用的算盘。
沈宁笑了笑,“推动社会进步是每个穿越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胸前无形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呢。
也不知道是知识提升了饭菜的香气,还是饭菜的香气启发了知识的开关。
反正孩子们这顿饭吃得无比欢快。
小少爷中间都悄悄松了一次腰带。
“阿婶儿,这个油豆腐、红烧素鸡、还有那天吃的素烧鹅,酒楼都没有。你做的味道相当好,可以把方子卖给酒楼。”
沈宁:“真的吗?谢谢阿恒的赞誉。”
小少爷和小鹤年现在已经称兄道弟了,家里人也不再见外地称呼他小谢公子,而是直接叫他阿恒。
他虽然出身尊贵,但是衣着并没有太出格,身上也没有佩戴太多饰品,说话办事也很随和,亦没有带很多随从,所以也没有给人压力。
大家把他当成有钱亲戚家的孩子就行。
被小少爷这么一夸,沈宁更有信心了。
明儿高里正一尝,指定会喜欢。
小少爷:“阿婶儿,如果你愿意,可以让阿鹏帮你把方子卖掉。”
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