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00-110(第18/43页)
像人家裴二郎在靳老板等人眼里,那算自己人。
沈老板的夫君么。
等几人结伴儿到了酒楼,气氛瞬间推上一个高点。
“陆典史来了!”
陆典史维护县城治安,有功,大家都看在眼里,大部分人是敬佩且感激的。
他能来,可是给靳老板面子,众人也觉得脸上有光。
裴二郎没那么多人认识,但是和高里正、沈宁认识的就认识他,自然也跟他打招呼。
高里正很自然地就和霍三少过来打招呼。
麦掌柜和康掌柜也没落后。
曹二爷虽然不是成阳县人,不需要巴结陆典史,但是他和高里正豆腐娘子有生意,又对裴长青很欣赏,自然也过来。
他现在就服沈老板两口子,一个做吃的厉害,一个搞营造有天分。
靳老爹晃着白胖的身体亲自接待裴长青等人,给他们请上二楼最大的雅间。
雅间不小,但是没有太大的桌子。
掌柜的就让人又搬来一张方桌接在边上,大家请陆典史和黄典吏上座。
黄典吏却谦让给裴长青,让他和陆典史坐上手。
而高里正这时候自然不摆裴长青长辈的架子,只和其他人依次落座。
裴长青:“靳老板,回头我给你画个图样,你找木匠做张折叠圆桌,人少就用方桌,人多就打开变圆桌,来人多也不怕坐不下。”
这年代不流行圆桌,只有月牙桌,要到清朝才开始盛行圆桌。
圆桌不只容纳人多,坐着舒服,也更适合熟悉人围坐交流,不像方桌那样位次过于严肃,交流不便。
做成旋转桌上菜夹菜也方便。
虽然本朝开国之初重农抑商,可如今已经立国百年,国策早就悄悄发生改变,现在商业发达,商户有钱,来酒楼吃饭的多是他们。
他们没有那么泾渭分明的身份差别,围着圆桌坐更自在、合适。
餐具、炊具、家具都是要与时俱进的。
众人闻言很是好奇,就问什么样子。
这会儿还没上菜,大家正在寒暄闲聊,裴长青便言简意赅地解释一下。
众人听得纷纷点头。
陆典史虽然算朝廷命官,但是也是不入流、没品阶,所以不像主官那么在意身份排序,对圆桌也挺乐见其成的。
众老板就更好奇,纷纷道:“裴二郎,我们找木匠麻烦,不如你绘制好图样找木匠给靳老板做个样品出来,到时候我们跟着订。”
小饭馆喜欢方桌,但是大酒楼雅间方桌确实不能满足需求,经常需要加桌。
裴长青笑了笑,转首看向几位书吏,打算帮他们接个兼职大家一起赚钱,当然,陆典史也有份的,这是默认规则。
他更中意谢炜,这人有点设计天分,好好培养也很有前途。
刚才他说变形圆桌原理的时候谢炜就领悟了。
但是,崔书吏狗腿得实在是太显眼,目光热切地盯着裴长青。
算了,带上他吧,这种人也有用。
裴长青便道:“那就请谢书吏画个图样,秦书吏安排俩木匠打样儿,崔书吏就负责跟众老板们沟通吧。”
这些书吏是没正经工资的,都靠在县衙做工收外快。
老百姓去办事,得交润笔费、纸张费、盖章费,再就是商户等的孝敬。
不过孝敬多半交给上官,上官往下分,那就看上官的良心了。
另外就是吏房、户房、刑房几个常跟老百姓打交道的部门吃香,总有人孝敬、贿赂,像礼房、工房就比较冷门。
工房的灰色收入包括出去接私活儿,比如某书吏懂营造,可以出去给人监管盖房子,再就是从匠户身上搜刮点。
即便老百姓说胥吏猛如虎,也只是对无背景的农户,有点门路的商户都不怕的。
当初裴端挖门盗洞托关系想送妹妹到陆家做妾的时候,宋母让宋父使银子就能把这事儿给摆平。
毕竟对于这两家来说又不缺漂亮女人,裴端妹子也不是不可或缺的绝代佳人,那自然是银子更实惠。
也因此,宋母把这笔钱算在裴云的聘礼里了。
现在裴长青给几位书吏一个正儿八经接私活儿赚外快的机会,不只是崔书吏激动,连一向话不多的谢炜和秦书吏都心情浮动。
裴二郎,有能耐且仁义啊。
第105章 腹黑 视她为自己人
安顿好这边儿,靳老板又赶紧下楼招呼。
今日酒楼不止满员,还从其他酒楼饭馆借了不少桌椅、暖锅子过来。
之前不摆桌的位置都摆了月牙桌,供两人对饮加一个锅子。
伙计加大掌柜二掌柜都忙得脚底搓出火星子,人手不够,连后厨、账房都过来帮忙了。
反正都吃火锅呢,也没几个人点炒菜,只有几个素鸡爱好者每次必点红烧素鸡或者油焖素鸡。
而这道菜吧大锅多做比小锅少做更香,所以大厨每天都红烧焖上一锅。
必卖光。
靳老板先在大堂介绍一下福气油锅、福气炸面的来历,反正和福气红席一样,要讨个好口彩大家会更喜欢。
他丝毫不怕推崇一个女老板会让人说闲话或者不满,360°把沈老板夸了一顿,重点强调有想法、开发新菜式、有远见、重情义、带领全村吃饱饭等等。
县城三家豆腐坊也来人了,柳大爷赫然在列。
邱文举自然也在。
柳大爷松口气,可下不盯着豆腐使劲了,否则他真是要无地自容了。
邱文举却老毛病犯了,青楼的姑娘常看常新、得不到的是最好的,现在不搭理他的沈老板就是最有魅力的。
那边儿靳老板用铿锵有力的一句作为结束语,“发财的贵客们,今晚上咱们品尝的福气暖锅和福气面,是福气娘子沈老板的又一创新!赠送的麻酱鸡蛋也是,众位可以慢慢品尝!”
介绍完,掌柜的手一挥,伙计和大厨们就开始挨桌上锅子和菜肉了。
一楼某处雅座,宋父引颈张望,“老大,看着裴二郎了没?请他过来一起坐。”
宋老大:“爹,他和陆典史、黄典吏一起,去楼上了。”
宋父起身,“那咱也上去。”
宋老大拉住他,“爹,算了。”
裴二郎得脸对他没多少好处,对老三好处更大,他自然不想让爹过去。
即便裴二郎夫妻人脉广,现在认识县衙和众多老板,还认识了淮州的蔺老板,可……宋家布庄就在成阳县和龙庙镇经营,又不去府城,也用不上那些人脉。
自然没必要上赶着。
再者他更怕爹和裴二郎走得近了受影响,回头对老三更好。
现在他管家里大部分生意,二弟管棉花,老三跟着裴二郎,老三媳妇儿也有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