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30-140(第16/36页)


    龙庙镇以及附近村子也听闻了消息,不少家里有点闲钱的过来瞧热闹,忍不住也花钱买份儿拼菜尝尝。

    拼菜是沈宁给各家出的主意,拿个盘子,里面素菜肉菜来两份,再来一碗米饭或者米粉,浇上一勺汤,那也十分美味了。

    柳大爷瞅着,忍不住再次暗暗羡慕嫉妒裴长青,人家咋那么会娶媳妇儿?

    好像当初连一个铜板的彩礼都没给?

    瞅瞅沈老板这能干劲儿,瞅瞅这聪明的脑瓜子,瞅瞅生的这好孩子。

    禚元杰则是得意,揽着宋福瑞的膀子就夸,每每都要强调:“兄弟,你可跟紧二舅兄和嫂子呀,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必须跟兄弟吱声,咱可不能落后。”

    守着家门口的财神受穷那不是天下第一的傻瓜吗?

    宋福瑞:“放心吧,这傻子轮不到我来当呢。”

    下午四点多流水宴进入尾声。

    近处和镇上的客人陆续告辞,远处的客人先跟镇上定好客栈,晚上过去住一宿,第二日再回县里去。

    龙庙镇上两家客栈的老板、一家茶馆老板,还有曾屠户也都来道贺。

    沈宁和裴长青亲自送别,裴父裴母带着孩子们给客人分发回礼。

    回礼讲究礼轻情意重,就是个意思,一捆高档米粉,一份福字饽饽。

    沈宁的福字饽饽不是点心铺子那种用戳子直接盖的红印子,而是用不同颜色的面团拼起来发酵蒸熟的,切开以后每一片都是一个福字。

    浅红色是红心萝卜榨汁,绿色是菠菜榨汁。

    可惜现在还没有南瓜紫薯火龙果这些红黄色,只能凑合一下。

    不过这也够惊艳的!

    前些天她去靳老板酒楼请白案大师傅帮忙一起做,可给众人震惊得不行。

    他们根本没想到竟然能做出这样的福字饽饽!

    真是服气了。

    就这饽饽,就是给客人最好的回礼了。

    柳大爷虽然不想这么早告辞,毕竟他家近,晚些走也行,可毕竟关系不够亲近,瞅着靳老板那样子是想留下继续切磋的,他也不好打扰。

    他终于克服了“我堂堂大老爷们儿不如一个女人”的纠结心里,主动跟沈宁开口,“沈老板,我暂时进二十坛红乳,先放在镇上零卖。”

    他自以为做了很久很难的心理建设,怕丢人怕什么的,毕竟自己开着豆腐坊却要进沈宁的腐乳,实在打脸。

    可大家伙儿没人笑话,反而觉得很正常,毕竟别家也没这个红乳不是?

    沈宁就更不会笑话了,这是批发商啊,还是可以合作酱料、酱油的批发商。

    做酱和酱油周期很长,而且需要很大的场所很多酱缸,除非人家已经做了多少年的,一批批下去,能定期出酱油,否则回本太慢。

    沈宁压根儿不想涉足。

    高里正去年做的也只打算留着自用和馈赠亲朋,并不想卖。

    沈宁其实很想和柳大爷合作,她可以帮他改善方子,还可以做新品酱油,前提得他真心想合作。

    最近柳大爷终于放下过去的芥蒂——实际沈宁也不知道他有什么芥蒂,反正就是觉得他别别扭扭的,可能因为同行竞争的关系——既然柳大爷放下芥蒂,愿意交好,沈宁自然就想跟他合作了。

    不过今儿时间不够,改日再聊。

    她同意给柳大爷发货,还说了回头聊酿造酱油的意思,给柳大爷激动得脚下差点一个趔趄。

    禚元杰也不管柳大爷还没走,“二嫂,我,咱说好的啊。”

    他当然要紧跟二舅兄和二嫂!

    沈宁笑道:“没忘,龙庙镇就你们两家卖。”

    作坊只给亲朋送,不零卖,不抢他们生意。

    禚元杰美滋滋的,又押着孩子给沈宁行礼道谢的。

    沈宁见不得大人总逼着孩子叫人干嘛的,忙让他一边儿玩去。

    有人不想去龙庙镇住店,就跟沈宁商量在村里安排住宿,他们愿意付钱。

    沈宁就和高里正商量,他家腾两间屋子出来,除了霍三少夫妻和孩子再安排两家。

    再让大伯和四叔家各腾一间出来,张氏和孩子们在县城没回来,毕竟那边儿作坊也不停。

    等客人们走了两批以后,草棚子这边空下来,附近下地回来的村民也来瞧热闹。

    要是还有饭菜,他们当然也想尝尝。

    各酒楼已经在收拾折箩,虽然是折箩,但因为是自助餐形式,大家拿多少吃多少,并不会去大盘里搅和,所以是干净的。

    几家也不收钱,就按着人头分分,让他们跟着沈娘子沾光,乐呵乐呵。

    村里人觉得自己衣裳埋汰,也不往凳子椅子上坐,就搁路边一蹲,端着碗盘地开始品尝。

    “这是白菜?这白菜怎么比我家肉还好吃?”

    “这是肉丸子,咋和咱家肉丸子不一个味儿,真香!”

    “怪道人家是开酒楼的呢,就是不一样!”

    除了小珍珠他们喊来的村民,附近村也有那脑子灵活的,趁着天黑前拎着自家的物事来卖。

    有人拎着自己编的轻便篓子、筐子、篮子、笸箩,还有人带着麦草编的草盒子、蒲扇、草帽,也有人来卖自家织的棉布的,还有人拎着母鸡、鸡蛋来卖。

    也有人家冬天用麦草盖了菠菜、韭菜、塌菜的,自家舍不得吃,就一次次割了来卖。

    客人们吃饱喝足,去镇上的就跟沈宁裴长青等人告辞,看到路边儿有村民卖东西也问问行情。

    有人买些鸡蛋,有人买筐子菜,还有人家里正好缺草盒子、笆斗什么的,一问村民卖的比铺子便宜,便随手买两样。

    棉布也比铺子便宜,虽然没有那么好,但是做家常衣服,尤其衬裤什么的没那么讲究。

    这些来道贺的客人,在结交自认有用的人脉上,那花多少钱也不觉得心疼,可日常过日子也是该省省的。

    有便宜干嘛不捡?

    如此双赢。

    小珍珠也把她和陈玉箫、宝儿几个穿的草帘子拿出来,原本她想天暖和了挂在自己门上当门帘的。

    这不是能赚钱吗?

    自家先不用了!

    有个客人原本想天气渐渐暖和了,要把家里的夹布帘子换成竹帘,看到这个草珠帘子觉得更好看,而且碰撞起来清脆好听。

    他问过以后当即就买了。

    小珍珠还送他一串替换,若是有珠子碰坏什么的,就能换新的。

    还有孩子趁着天黑前赶紧去挖鲜嫩的野菜,打算卖几文钱。

    不说城里人喜欢吃野菜么?

    住村里的客人兴许明儿早想吃呢?

    靳老板、杨老板以及桃源县的庞老板和谢老板不住下,他们几家结伴儿赶夜路。

    不过他们都没急着告辞,而是留下跟沈宁裴长青一家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