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50-160(第20/31页)

东西吃不到,还用来他们乡下品尝?

    杀鸡杀鸭的就行了。

    再说了刘知府胖嘟嘟的也该吃吃忆苦思甜饭,给他搞一锅大碴子粥刮刮油就挺好,毕竟玉米现在可是稀罕物呢。

    沈宁还把一些小的不能做种的瓜子炒了给他们做小食。

    当地八月的菜园依然郁郁葱葱的,不像北方已经出现颓势蔬菜渐次退出饭桌,茄子、黄瓜、瓠子、青菜、白菜什么的都好吃,扁豆、豇豆也都正当时。

    再加上去年冬天留的粉条,有菜有肉有蛋有粉条,也不算怠慢知府了。

    拿定主意以后,沈宁就跟裴母谭秀说了,让她俩带着四婶三婶做饭。

    除了陈玉箫,张氏的闺女翠莲也领着妹妹过来帮忙抱草烧火。

    张氏带了大丫二丫、铁头虎头几个去县里做生意,时不时还去淮州府、四海府交货,俩月也不回家一次,家里如今就是翠莲带着妹妹帮赵氏做饭了。

    农家孩子,甭管男孩子女孩子,六七岁上就能顶用的。

    太阳落山的时候小珍珠带着双方队员排成两列纵队跑步回来,在村口列队稍息,又让唐师父讲了几句话,然后解散各自回家吃饭。

    虽然已经八月,孩子们依然穿着短袖短裤,今儿一场比赛下来也是满身泥土,得赶紧回家洗洗。

    若是正午,他们就去河里洗了,这会儿傍晚日头没了,风凉,唐钜不许他们下水。

    大伯娘搁路口喊着他们,让几个孩子来自家洗漱,又告诉他们大官儿在他们家呢,不好埋埋汰汰地回去。

    孩子们下午就知道家里来了人,原本想回家凑热闹,但是唐钜是个有原则的人,比赛得有始有终,不能随意中断。

    小珍珠对小鹤年几个道:“我好像看着刘知府和詹通判了,快,赶紧洗澡家去,说不定有见面礼呢。”

    就算刘知府不给大金镯子,给个小金疙瘩或者金豆子也行呀。

    她已经习惯来家里的老板、官儿之类的讲人情,会给他们这些孩子见面礼了。

    她要攒钱自己买匹马的,不只是买马,还得喂养呢,那可是一大笔钱。

    陈琦累得小脸发白,两条腿直打晃。

    他原本是个娇气且爱干净的孩子,现在被小珍珠训练得也不矫情了,累得往地上一瘫,恨不得化成泥,舒舒服服地躺着,管他知府还是谁的,能有王爷官儿大?

    小鹤年虽然从小干活儿,这两天都觉得运动量和劳动量有些大,有点累,不想说话。

    宝儿是年纪还小没有全程参与,却也累得脚步发沉。

    小珍珠却精力十足,虽然也有点累,但是想到有见面礼又精神抖擞,想快点回家。

    她飞奔去洗澡洗头换衣服。

    等见到刘知府、詹通判、曾知县的时候,几个孩子都规规矩矩的。

    小珍珠分外热情有礼貌,发挥自己班长兼体育委员的特长,给刘知府几个哄得乐呵呵的。

    果然,刘知府几个也是有备而来,都给孩子备了礼物。

    不过人家不了解小珍珠的爱好,自然不会准备金镏子啥的。

    给男孩子的就是笔墨、书本,给女孩子就是时兴花纹的绸缎、头花等。

    小珍珠有点失望,她一点都不喜欢头花啥的,有一盒子就够了,出门足够她换的,在家里谁戴这个啊?

    不过她也没露出失望的神色,高兴地道谢,说了一圈蜜甜的话,给刘知府乐得合不拢嘴。

    小珍珠原本也不是很嘴甜的孩子,都是小鹤年一句句教的,后来爹娘态度转变,更爱他们,又分了家过上好日子,家境越发宽裕,她就掉进蜜罐一样被宠着长大,加之沈宁嘴甜,不但哄裴长青,还哄公婆和俩孩子,小珍珠有样学样,自然而然也成了嘴甜的。

    她天真纯粹,生得又甜美,态度还真诚,嘴甜得就让人心花怒放,半点不觉得她是耍小聪明、有所图。

    毕竟她虽然想要见面礼,可人家不给,或者给的不可心,她也很高兴。

    她还有个本事,被她灌迷魂汤的长辈们没有一个觉得她这样不妥,要规矩、要淑女、要文静,觉得她这样活泼、好动、习武什么的也极好。

    刘知府一把年纪,也到了喜欢享受天伦之乐的阶段,他跟小珍珠、宝儿说笑几句,心情愉悦,又关心小鹤年读书情况。

    他发现裴二郎和沈氏很会养孩子,女孩子天真烂漫,性情纯粹,男孩子稳重沉静,小小年纪一派读书人的文雅气质。

    若是读书的男孩子见到外人还那般嘴甜卖乖,就会给人轻浮、不够稳重的感觉,眼前的男孩子就极好。

    聪明却又气质沉凝,极好。

    刘知府又喜欢上了,问小鹤年现在读什么书。

    小鹤年:“回大人,小子把四书读完了。”

    其实春秋左传他也背完了,字不多,很好背的。

    刘知府有些愕然,“四书都读完了?”

    小鹤年点头,浅浅地笑,“小子记性好一些。”

    他虽然没有谢恒那么过目不忘,但是也不差的,加上跟爹娘学了许多背诵、记忆的窍门,一本书通读一遍,再认真精读,一页页背下来,最后通读通背,几遍下来就记住了。

    以后定期复习,加深记忆,基本就不会忘了。

    他年纪小,理解力没有裴长青好,但是记性却是好一些的。

    当然,裴长青理解力好,加上有前世读书以及工作阅历打底,背书也是很快的,四书也是背完了的。

    刘知府忍不住把四书里随口起两篇抽查小鹤年的背诵情况。

    小鹤年都背出来了,一字不差。

    不只是刘知府高兴,詹通判和曾知县也都频频颔首。

    确实是个聪慧的孩子。

    刘知府当场就指点裴长青和小鹤年学问。

    父子俩认真听着,虚心受教。

    刘知府虽然曾经摆烂过,却也是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学问自然是很好的。

    现在别说进士,只要是凭自己本事考的,秀才的学问也是很好的,举人进士更不必说。

    刘知府、詹通判、曾知县几个要指点裴长青父子学问,那自然是他们的机缘。

    裴长青趁机请教了几处学问。

    萧先生他们给了他不少书,也有不少精品文章,裴长青在沈宁的帮助下虽然多半能理解,可毕竟是文言文且他们不是古代逻辑,有些知识似是而非,理解得就大相径庭。

    需要名师指导。

    刘知府试了试裴长青,发现这人也却有本事的,惜乎少时被耽误了没捞着读书,若是能早点启蒙读书,现在说不得又是另一番造化呢。

    刘知府几个在东间炕上指点裴长青和小鹤年学问,沈宁在堂屋听着都获益匪浅,解决了不少疑惑。

    她瞅瞅外面的陈琦,这孩子平时文静又听话,这会儿却有点执拗。

    让他跟珍珠阿年进去,他却不肯,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