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00-110(第11/18页)

们看不到的视线死角,借着墙壁的遮挡,弯腰动作轻柔地咬上了赵霁的嘴唇。

    ‘唔?’

    赵霁蒙逼中感觉到了嘴唇柔软的触感。

    紧接着,听到公孙策叹息:“闭眼。”

    ‘唔!’赵霁立刻回神,精神奕奕地闭上了眼睛!

    第106章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两人都吻得非常克制。

    身后跟着的那一串小太监骤然从视线里不见了陛下的踪迹, 一个个都急坏了,找急忙慌地提着灯笼,迈着小碎步朝这边赶。

    迫于身后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赵霁只能满怀遗憾得和公孙策分开。

    并且开始愤怒。

    堂堂天子!连个亲亲都得偷偷摸摸!岂有此理!!!

    在蝙蝠岛的时候, 有原随云在。

    在皇宫里, 各种内侍又无处不在。

    于是, 火急火燎的小太监们小碎步而来,迎面撞上了扭头往回走的皇帝。

    皇帝的脸逆着光藏在阴影中一片漆黑,也说不上是真的脸色黑,还是光线缘故,亦或者是二者皆有。总之,神情模辩的帝王只冷冰冰抛下两个字“回去。”

    简短的两个字, 带着浓厚的低气压。

    后面跟着的太监们察觉到主子心情不好,立刻缩头噤声,乖乖地跟了上去。

    小同子担心是不是刚被招进来的公孙策惹恼了陛下,偷偷用余光去瞥公孙策。

    一瞥之下大惊失色,公孙策竟然也板着脸!?

    竟然还敢给陛下脸色?!小同子立刻又往前几步,试图跟上赵霁,把公孙策给挤开。生怕陛下回头看到公孙策竟然敢给他甩脸色, 从而心情更糟糕。

    但他试了几次, 发现每当他想要插,进, 公孙策和赵霁中间的时候, 都会被公孙策以各种各样巧妙的身形避开。

    他试了几次无果,甚至有次因着动作过于大了,被走在最前面的陛下发现,狠狠瞪了他一眼!

    小同子:……

    成, 要送死的人拦也拦不住。

    但一直到回宫,公孙策就那么一直跟在陛下身后,小同子却从始至终都没有看到陛下发火。

    小同子:???!

    原来陛下心情不好不是因为这人?

    陛下的心情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你也不明白。

    两人走到垂拱殿的时候,寝殿已经收拾出来了。赵霁把人安排在垂拱殿后,自己也顺便就在垂拱殿休息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里放松,赵霁这晚虽然心情不太好,但却难得睡了个安稳觉。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被人拉起来上朝。

    今天正逢每月月中的大朝会。

    向太后嘴上骂得狠,但是却在得知他失踪消息后,和太平王联手把他的消息压了下来。那消息甚至没有向二府两院透露。

    满朝文武都以为赵霁是卧病在床。

    陆小凤暂代赵霁的时候,陆小凤人,皮,面,具,因着是赵霁的试手作品,并不细致,所以被诸葛正我又多按了许多粉。脸色煞白的陆小凤远远看上去确实带着病容,这些巧合就导致向太后宣布赵霁生病的时候,满朝文武竟然没有怀疑。

    如今赵霁出现在大朝会,大家照例都关心一下赵霁的身体。

    半年以前刚病死一个壮年皇帝,所以这些关心都带着六七成的真心。

    权利顶层的这些人讨厌赵霁的考试和新皇的种种不安套路出牌,可总归朝局稳定,若又要换新皇,免不了又是一拨站队风波,也实在是心累。

    关心完毕,接下来就是真正的议程。

    首先,就是太平王回来的原因。

    前些日子,西南暴雨,加上蝗虫虫灾,致使庄家减产,出现了难民。

    朝廷按例拨了些款项和赈灾的粮食。原本以为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谁知灾民聚集在一起,一路不少病死,没人处理,渐渐有了瘟疫的兆头。

    流民聚集成团,瘟疫很快大面积爆发。在传染了几个地区之后,关节枢纽处的大城市怕承担责任,便关闭了城门。

    赈灾的款项是拨下去了,赈灾粮也下去了。

    那些款项和粮食尽管经过了层层剥皮,好歹也还是送到了前线。

    可运粮的车到了那几个枢纽,就停了。

    车进城,粮出不去,难民在城外进不了城。

    开始一两天人们还会等在城门口等开城门放粮。

    但身边每天都有人死去,今天身边的人还好好互相打着招呼,约好了明天一起去城门口,第二天醒来,身边的人却断气了。这种无形的紧迫感刺激着人的神经。

    底层的人民其实很容易对自己凑活。

    只要有口饭吃,有个屋檐能遮风挡雨,只要能活下去,这日子就能过。

    但明天的太阳都不一定能见到了,谁还会在乎造反会不会死?

    很快,有人冲击城门。

    几个城市的灾民聚集到了一起,眼看就要形成有规模的队伍了。

    向太后调太平王回来,是要太平王镇场子。

    朝臣们争议的目标,则是要不要出兵打。

    有了太平王这个主心骨,武将很多都是要打的。

    现在就出兵,以雷霆之势击溃即将聚集形成战斗力的流民。在对方还没有形成规模之前就打散他们,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伤亡。

    但文臣则是觉得不需要打。

    灾民只是聚集在一起,冲了几次守城的营门,除了死了两个守城的兵卒,并没有更大的伤亡。现在出兵实在是没有必要。

    而且一旦出兵,军饷和花费都是巨大的。在前面已经拨了巨款赈灾的前提下,出兵这件事情文臣眼里,这就属于没有必要的花费。而且出兵必定有死伤,大宋的人口经不起太大的消磨了。

    两方都有各自的立场,争吵了半天,最后两边谁都不服谁,乌眼鸡一样瞪着对方。

    两方吵得气喘吁吁,最后一致请陛下圣裁。

    赵霁在两边争吵的时候就在想对策:“先派人在城外搭建棚子供难民容身,再把赈灾的粮草运出城,找专人看管。”

    “陛下,这样不妥。”

    来了来了!不妥怪再次刷新!赵霁炯炯有神地看向跳出来的不妥怪。“哦?”

    跳出来的老头是工部的:“赈灾的粮草在城内皆是因为现在城外动荡,若是出城,会遭到哄抢。”

    另外一个人道:“那先把他们发到灾民手上呢?”

    “愚蠢!”那个工部的人斜眼看着站出来说话的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赵霁倒是认识,是蔡氏的子弟,刚刚蒙荫,被提拔上来的。

    听到那年轻人出的馊主意,赵霁在心底里把这个年轻人偷偷写在黑名单上,备注是【太蠢,以后都别提拔到重要岗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