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被逼考科举: 58. 第五十八章 无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学渣被逼考科举》 58. 第五十八章 无(第2/3页)

骂他:“不要脸!”

    方寅听得有趣,别开头偷偷笑了起来。被他们父子的说笑一冲,方寅也就渐渐放松了。

    程子安排到了大门前,厢兵接过他的提篮仔细翻看检查,除了一罐子蜜水,程子安只带了一罐子炒面。

    程箴考过有经验,带如面饼等吃食进去,厢兵会掰碎了检查。

    检查过无数提篮的手有多脏,自不用提。

    带炒面进去,罐子一摇晃,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了。

    蜜水则既能提神,又能解渴。

    反正到了天暗时就会出考场,早上吃饱了,中午对付一口,完全没问题。

    其实,科举考几十卷经史,谁知道会出到哪道题。

    作弊除非代考,或者泄题容易些,如夹带这种,等于是大海捞针,撞运气。

    唱了名,核对过试纸,拿到了考号,程子安进了贡院。

    后面程箴与方寅也陆续进来了,不过他们分到了不同的号,进去之后就各自分开了。

    程子安深吸一口气,使劲闻了闻,不禁偷乐。

    没闻到臭味,远离茅厕,这是成功的开始。

    为了防止舞弊,考生不得带纸入场,考场所用的纸张,与录名的试纸一样,官府衙门独有。

    程子安摆好了笔墨砚,静待其他考生进场。

    监考官是州府的推官,以及两个学政,除了他们之外,考场还有厢兵把守。

    学政宣读了考试规矩,尤其是严禁作弊,很快便发放了试卷。

    程子安拿着试卷,不紧不慢先看了起来。

    “见有礼于其君者,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请以下文对。”

    程子安窃笑,这道题,他刷到过。

    开始就撞了大运,好兆头啊!

    考官在考场内不断巡逻,神色严肃。

    程子安视而不见,不紧不慢磨好墨,在空白试纸上,先试了笔墨浓淡,再提笔稳稳作答。

    “见礼于其君者,如鹰鹯之逐鸟雀也,谨对。”“注2”

    通篇下来,程子安没写一句“未对审”。

    未对审则是答不出来,也要守礼懂规矩,必须礼貌作答。

    答完之后,程子安再仔细检查一遍,他一共刷到了两道题,暗戳戳偷笑。

    第一天,稳了!

    过了午后,陆续有人交卷。程子安就随大流,交了卷出门。

    没一会,程箴与方寅也陆续出来了。看他们的神色,应当都考得不错。

    回到崔家,因着他们考试,家中安安静静。许氏与方氏,崔素娘亲自送饭送水,连崔耀光都不敢来打扰。

    日次是疏注,出经史中的某一段,回答释义。

    今日的考题比前一日的要难,释义解释水平的高低,要看教授夫子的本事了。

    背诵于程子安来说,才是最难的地方。释义除了夫子教导,关键在个人的理解能力。

    程子安的理解能力自是一流,他考得尤其轻松。

    最先交卷的考生,比昨日要迟许多。程子安不急不躁,吃着炒米就蜜水,等到有好些人交卷之后,他才随大流交了卷出去。

    程箴最先出来,方寅等到快天黑时才出考场。

    程子安与程箴等了一会,留下不放心赶进城陪考的方大牛等着,他们先回了崔家。

    方寅被方大牛送了回来,不过他的神色比较轻松,道:“我生怕答错了,就答得慢了些。”

    程子安理解,道:“仔细些是好事,时辰不早了,先用饭吧。你阿爹回乡也晚了,就让他歇在这里。”

    方寅一心想着考试,回过神,窘迫地道:“我与阿爹,给你们添麻烦了。”

    程子安笑眯眯道:“方大叔带了莲子,新鲜的藕,老母鸡,好些吃食来呢。舅舅舅母都高兴得很,说托你们的福,能吃到新鲜的吃食呢。”

    崔家当然不会在意多个方大牛,毕竟方寅的成绩在那里,有的是人抢着结这个善缘。

    方寅听后松了口气,与程子安说起了考题。

    程子安道:“先别关心这些了,吃完饭我们读书去,准备明日的考试。”

    方寅一听赶紧打住,饭后与他们父子一起,温习起了书。

    程子安经常临时抱佛脚,所以他没什么考前要休息好,放松的想法。

    当然,放松是指不紧张,而非考试期间不再做题看书。

    身体已经养成了习惯,处于紧张备战的状态,等考完,将书扔掉也不迟。

    连续考了几天,程子安心中大致有了数,最后一门策论文章不出错,举人的功名,他就稳拿了!

    熟门熟路进了考场,程子安看到了考题。

    题目出得很简单,出自于《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越是简单的题目,越难答出精彩,让阅卷的考官眼前一亮。

    学政喜好平稳,又要答得精彩,等于在挖坑,让人跳也不是,不跳也不是。

    程子安认真斟酌之后,还是走了稳妥的路线。

    秋闱不能出错,春闱面对着全大周的举人,群英荟萃,可以另辟蹊径。

    破题点明何为大学之道,为何要讲究“大学之道”。

    随后引经据典,写明这般做的好处。

    程子安加了些大周的时政进去,比单纯引经据典要高明。

    且在前面加时政,是为了他后面的扬。

    程子安没提自己的抱负,改捧天下读书人的抱负,最终目的,是捧当今圣上。

    圣上的贤明措施,方引得天下士子归心,报效朝廷。

    加了时政策令,马屁拍得有理有据,文章就显得厚重,不虚浮,投了主考官的胃口。

    程子安先写了一遍草稿,再工工整整誊写。

    随着天色暗下来,所有人必须交卷。

    三年一度的秋闱,正式结束。

    考生们出了考场,各种反应精彩纷呈。

    有人笑,有人嚎丧,有人念念叨叨,有人目光呆滞,有人淡定自如。

    程子安便属于淡定自如这一类,程箴亦差不离。

    方寅脸色苍白,忧心忡忡:“我总觉着,策论文章没能写好。”

    程子安将考篮一扔,叉腰道:“回去我要啃猪蹄,大口吃肉,再大睡几天!这该死的炒米,我这辈子都不要再吃了!”

    “阿爹,将我的书本都拿去卖了,通通卖掉!”

    “阿爹,别管我啊!我要睡觉!”

    程箴无语,千山跑上前去捡他扔到地上的考篮。

    方寅看傻了,回过神后笑了起来,学着他那样将考篮一扔:“总算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程子安回到乡下,除了吃饭就是睡觉,誓要将考前的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