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主母操劳而死,换亲后宠夫摆烂了》 250-260(第2/17页)
冷香沾上衣袖。
沈钧钰翻身上马,马蹄踏碎满地碎琼,“上回你挖来的素心兰,如今在书房抽了三支花箭。“
这话让晏菡茱想起去年生辰。她特意换了粗布衣裳,带着花锄在城郊寻了半日,最后用青釉陶盆种了六株兰草。那日沈钧钰下值回来,沾着墨迹的手指抚过兰叶,眼底笑意比烛火还亮。
“驾车的王伯最爱嗑瓜子,“她掀开车帘笑道,“前日路过五香斋,倒该捎两包新出的甘草味。“
这话说得沈钧钰耳尖发烫。上月他从衙门回来,揣着包热乎的南瓜子翻墙进院,险些被巡夜的护院当贼拿下。那包瓜子后来被晏菡茱配着桂花茶,一粒粒剥了整晚。
靖安侯府正院暖阁里,老夫人正往鎏金手炉添香饼。忽听得廊下传来爽朗笑声:“祖母快看,孙儿给您折了株卧龙梅!“
沈钧钰裹着寒气进来,玄色大氅上还沾着梅瓣。苏氏接过儿子递来的梅枝,见那虬曲枝干上缀着点点红萼,不由笑道:“倒像是你祖父当年在梅山寻的老桩。“
老夫人接过梅枝时,指尖拂过花瓣上的薄雪:“菡茱那丫头得了哪枝?“
“她正寻嫁妆里的天青釉玉壶春瓶呢。“沈钧钰解下披风,“说是要摆在临窗的黄花梨翘头案上。“
暖阁里炭盆噼啪作响,老夫人与苏氏交换个眼神。当初选这孙媳妇,看中的便是这份七窍玲珑心——几枝野梅经她巧手布置,倒比千金难求的珊瑚树更得人心。
午膳摆的是羊肉锅子,铜锅里白汤翻滚。沈钧钰替祖母布菜时,说起今日见闻:“郑家那小子总算浪子回头,只是牵扯到宗室“
老夫人银箸在瓷碟上轻轻一磕:“靖安侯府树大招风。当年端王之事,咱们是避过一劫,可到底折了两个暗卫。“热气氤氲中,她望向窗外未化的残雪,“明日你将骟猪的法子写成章程,连那封信原样呈给陛下。“
沈钧钰点头应下。羊肉汤的香气里,他想起父亲临行前的叮嘱:京城这潭水,看着清亮,底下不知沉着多少暗礁。
翌日卯时三刻,沈钧钰揣着奏折候在乾元殿外。赢公公捧着朱漆托盘经过,见他立在廊下呵气暖手,不由驻足:“沈大人来得这样早?“
“劳烦公公通传。“沈钧钰从袖中取出火漆封口的奏本,“这是改良后的畜牧章程。“
赢公公瞥见奏折边角露出的梅纹暗笺,心下了然。前日陛下还念叨,说靖安侯世子如今越发沉稳,连潇湘阁的花魁官司都没沾身。
景仁帝正在批阅西境军报,闻言抬头:“让他进来。“展开奏折时,梅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骟猪事项列得条理分明,最后附着的信笺却让他皱起眉头。
“传旨太仆寺,“景仁帝朱笔在奏折上画了个圈,“着沈卿协理畜牧改良事宜。“目光扫过跪在下首的年轻人,忽然想起去岁秋猎时,这小子一箭射穿两只灰兔,倒是继承了他老子的好箭法。
沈钧钰退出殿门时,日头已爬上琉璃瓦。他摸着袖中御赐的羊脂玉扳指,想起出门前晏菡茱往他荷包里塞的松子糖。那糖用油纸包得方正,此刻正隔着衣料传来细微响动。
宫墙外的老梅开得正艳,他忽然想折几枝带回家。上回那个天青釉瓶,插红梅应当比白梅更相宜。
……
景仁帝颔首,搁下朱笔,唇角含笑。案头新呈的军报墨迹未干,南境又传捷报。再有一场硬仗,这盘棋便要尘埃落定。南唐残部正如秋后寒蝉,再难掀起风浪。
“宣沈世子。“帝王指尖轻叩檀木案几。
赢公公躬身退至殿外,见那袭竹青锦袍的青年已在廊下候了半盏茶功夫。“沈世子请。“老太监拂尘轻扫门槛,“陛下正等着您说劁猪的事儿呢。“
沈钧钰拱手道谢,跨过鎏金门槛时带起一阵松香。殿内龙涎香氤氲,他瞥见御案旁堆着三摞批红的折子,最上头那本还沾着南境特有的红土。
“微臣参见“
“免了虚礼。“景仁帝放下折子起身,玄色龙纹常服掠过青玉砖,“你庄子上改良的劁猪之法,当真能使猪肉不腥?“
年轻世子呈上奏本,夹页间隐约露出半截火漆封笺。“回禀陛下,此法已试了三载。劁过的猪不仅膻味轻、长膘快,且温顺易养。“他余光扫过正在研墨的赢公公,“若能在各州设官猪寮教导百姓,不出三年,市井肉价可降三成。“
帝王修长手指翻动奏章,忽然触到夹层密信。抬眼时正撞上沈钧钰意味深长的目光,景仁帝眸光微动,转身佯装添灯,就着烛火拆开信笺。
赢公公捧着茶盏过来时,只见帝王的肩背陡然绷紧,羊皮纸在灯影里簌簌作响。
第252章 烈妇
“好!“景仁帝猛然击掌,惊得老太监险些摔了冰裂纹茶盏,“着农司即日颁劁猪令,凡献改良畜养法者赏银百两。那个发现此法的屠户。“他顿了顿,“赐九品农官衔。“
沈钧钰垂首谢恩,袖中掌心已沁出薄汗。方才帝王看信时颈侧青筋暴起,此刻却神色如常,果然圣心难测。
待竹青色身影消失在宫墙转角,赢公公盯着砚台中未干的朱砂出神。方才沈世子告退时,陛下拇指反复摩挲着奏本边沿的鎏金龙纹——这是要动用暗卫的信号。
“传许宬。“
老太监心头一跳,忙吩咐小黄门去请暗卫统领。路过滴漏时才惊觉,距上次陛下同时召见沈许二人,已是五年前肃清漕运之时。
许宬踏着戌时的梆子声入殿,黑色劲装几乎融进暮色。赢公公合上门扉时,隐约听见“玄冥子“、“郑源“几个零碎词句,窗纸上两道剪影时而交叠时而分离,直至三更梆响。
次日天未大亮,二十匹快马自东华门疾驰而出。马背上的人俱作商贾打扮,褡裢里却藏着御赐金令。而在千里之外的南境军营,副将郑源正对着新到的粮草册子发怔——册中夹带的半片残符,与那日沈钧钰给他的信物严丝合缝。
与此同时,京郊白云观后山的采药人发现,总来讨水喝的跛脚老道突然失了踪迹,只留下丹炉中未燃尽的紫香,在晨风里飘出淡淡腥气。
……
景仁帝独坐御书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头玉镇纸。烛火将郑源的奏折映得透亮,朱批未干的墨迹在折页上蜿蜒。这混不吝的纨绔倒是会找靠山,竟搭上了靖安侯世子这条线。
窗外传来梆子声,皇帝的目光落在奏折末尾的梅纹暗记上。靖安侯父子就像这梅花——看似清贵风雅,根骨里却带着北境风雪的韧劲。南疆战报今晨刚至,韦大将军的折子里特意提了靖安侯带伤夜巡营帐。这样的臣子多几个,何愁西魏不稳?
城西暗巷里,郑源跟着小厮七拐八绕。前日许宬递来的密信还在胸口发烫,他摸着怀中玄冥子要的翡翠鼻烟壶,靴底碾过青苔时险些打滑。
“郑公子当心脚下。“引路人灯笼晃了晃,照见墙根几簇新冒的野菇。
许宬立在暗室中,腰间金林卫令牌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郑源刚要行礼,就听对方沉声道:“上月潇湘阁查封时,地窖里搜出二十八个药罐。“
郑源后背渗出冷汗。那些蓝釉药罐他再熟悉不过,自己就是喝了里头的汤药才染上脏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