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128 章 汤药不苦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128 章 汤药不苦(第3/5页)


    刚开始他不让儿子过去受罪,可扶苏坚持要随行。为此还提前喝了预防中暑的苦药汤,表明自己的决心。

    他说将士们都知道太子也来了,若回回都只有陛下出面,太子却不在,实在不妥。

    不知道的还以为太子瞧不起他们呢。

    头一回去的时候,扶苏的娇气身子骨还闹了一阵。从军营出来后面白如纸,这反应闹得将军们都多看了他两眼,怀疑太子是不是又中暑了。

    昨日群臣跟着陛下过来,回府后就倒下好几个。

    淳朴的将军们以为是中暑晒的,还道天气都渐渐转凉了,怎么那些文臣还能体弱到被晒晕。

    臣子们也不好说自己那是被熏的。

    年轻力壮的汉子本就体味重,大夏天的不洗澡那味道就更可怕了。

    后世高中大学的校园里,夏日时男生们每日洗澡。依然有女生抱怨同班的男生身上味道太大,熏得她们根本没法听课。

    反正跟去了一次之后,好些人后头就不跟了。用告病作为借口躲懒,他们才没有太子那个觉悟呢。

    始皇本来就没指望这些文臣能次次都随行,反正文臣来了也帮不上什么忙,不来就不来吧。

    倒是太子很快适应了。

    年轻人接受能力强,第二回再来时已经可以像父亲一样完全面不改色了。

    军中士兵还是挺喜欢太子的。

    大家都听说过太子扶苏的贤名,说他仁而爱民。始皇帝陛下颇有威严,他们不敢亲近,遇到太子却敢壮着胆子说两句话。

    扶苏便担起了责任,主动出列去替父亲询问一些

    他想知道的事情。

    比起被叫到陛下跟前去问话,面对太子亲自过来亲切地询问,士兵们回答得顺溜多了。

    有个士兵说:

    “天气热了,商队也不怎么往这边来了。往常每个月能过来一两趟的,帮忙捎带点东西回乡,如今一个月也见不着人。”

    他们出门在外都想家,军中条件不错,就会给家里寄一些省吃俭用存下的东西。军中还有人识字,可以帮忙写家信。

    但这些都是靠商队收取费用替他们寄回的,商队因为暑热减少了过来的次数后,大家也没了办法。

    有些东西保质期没那么长,天热坏得快,士兵们就有些着急了。本来他们的家乡离边郡不是很远,东西抓紧时间寄回去,还不至于坏,再拖就不好说了。

    现在太子殿下过来问他们有什么诉求,便有士兵忍不住提起此事。

    扶苏安抚了两句,保证很快会让商队的人过来一趟。

    商队怕中暑,夏日里减少了跑商的次数无可厚非。不过他毕竟是商队的实际掌控人,安排点人手再跑一趟问题不大。

    不过有一点扶苏觉得不太合适。

    他回去同父亲说起:

    “士兵给家中寄东西,不该收取费用的。”

    扶苏隐约觉得,军中内外递送东西的事情应该单独经营。然后将之作为一个军中的福利,而不是从士兵手里赚钱。

    现在当兵待遇还行,以后就不一定了。总有傻缺子孙会拎不清的,万一回头大笔一挥削减了粮饷,也不是不可能出现。

    所以能避免的额外开支还是避免比较好,帮忙寄送东西又赚不了几个钱。商队本来就是跑商时顺带着送一送的,又不是在专门做寄东西的生意。

    始皇只道:

    “此事你拿主意便好。”

    商队相关的事宜他一向不插手,爱子擅长这些,别人插手只会帮倒忙。

    扶苏点头:

    “我明白了。”

    父子俩在九原郡待到了夏季结束,决定启程的那日天上终于飘起了细雨。

    持续许久的干旱结束了,幸而这次只是高温比较严重。除却边郡之外,其他郡县降雨还算正常,今年的收成应当不会受太多影响。

    夏季太热的话,就要警惕冬季会不会格外冷些了。

    扶苏说不出这里头的道理,但他就是觉得酷热和寒冬似乎经常相伴出现。因而提前传信回了咸阳,让人做好应对寒灾的准备。

    没有灾情最好,要是有的话,提前做过准备总归比没做过强。

    车队迎着细雨出发,朝着东边而去。

    由于在九原郡耽搁了两个月,原定的行程就要进行调整了。

    本来会是秋季抵达辽东,然后趁着冬天来临前离开的。现在抵达辽东时大约要入冬了,而东北的冬天着实寒冷。

    陆路走起来速度慢,否则行船赶路还能提前抵达目的地。

    始皇便说干脆从雁门郡绕行太原郡和

    恒山郡等赵国故地。在赵地过冬之后,再重新朝东北走去。

    扶苏立时警惕起来:

    ≈a;rdo;

    始皇一顿:

    ≈ldo;自然不去?[]?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就在恒山过冬。”

    赵地内有不少赵国建造的宫殿,除却邯郸的赵王宫之外,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巨鹿郡内的沙丘行宫了。

    始皇知道儿子的心结,必然是想起他上一世病重时在沙丘停留,结果直接在此地崩逝的事情了。

    恒山郡南边就是巨鹿,往邯郸走得路过巨鹿。本来就不会过去,那样太绕了,他们选择在赵地过冬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扶苏这才松一口气:

    “那边走吧。”

    雁门郡的驰道往东有两条路,一条直接东去路过代郡、上谷、渔阳。另一条往东南,走太原再折向东边的恒山,接着朝东北一路过广阳、渔阳。

    虽然两条路都会从渔阳过,但后一条不经过渔阳郡的治所。两条路的交汇点在下一个目标右北平郡的治所无终县,再走下去就是辽西和辽东了。

    广阳郡这个名字大家或许比较陌生,它的治所蓟县其实就是北京,也是燕国都城。

    车队一路过去,沿途景色还不错。

    路过恒山时少不得要爬个山,可惜这次没能见到臣子们狼狈的模样。扶苏想再画一副登山连环画的坏心思没达成,倒是意外地见到了山顶的彩虹。

    上回泰山封禅时那道彩虹是在山脚下看见的,只能看到一小截。

    这回是在山顶偶遇彩虹,是一整个漂亮的虹圈。许多人都没见过完整的彩虹,还以为彩虹就是拱桥模样的呢。

    史官兴奋得上蹿下跳:

    “原来史书没有骗人,在高处看彩虹,是一个圈!”

    扶苏嫌他丢人,往旁边走了两步。

    史官又可惜:

    “恒山到底不比泰山,泰山那次的彩虹定然比这次更美。”

    蒙毅认同地点头。

    扶苏:不,那只是因为泰山名气大。

    先秦时期的恒山是大茂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