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大秦日常:将军二三事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大秦日常:将军二三事(第2/5页)



    原本的西羌部落就和大秦关系一般,没什么来往不说,偶尔还会打架。

    后来大秦越发强大,西羌再和秦国打仗就占不到便宜了。再加上因为这边地理条件的缘故两方本来打起来就不如青海那边方便,因而偃旗息鼓了一阵。

    之后,大秦的主要防备区域就放在了陇西,应战青海那头的诸戎。等诸戎也被打老实了,便开始心无旁骛地进军中原。

    灭六国时诸戎没来趁机捣乱,是靠着和大秦通商,双方拥有共同利益。

    如今不少诸戎部落去了西羌,通商的好处享受不到了,还得面临羌人的虎视眈眈。之前要不是有月氏挡路,他们早就找机会跑回青海了。

    大秦打月氏之前,羌戎就琢磨着另找出路。

    羌人是觉得生存资源被挤占,准备学着匈奴朝大秦下手,想抢点物资。正好他们就在巴蜀隔壁,巴蜀富饶,谁不眼红呢?

    戎人则是习惯了之前过的好日子,冷不丁没了商路补给,由奢入俭难。所以也想找个法子回回血,其中一部分急性子的就和羌人合作,一起骚扰大秦边境了。

    王贲呵呵一笑:

    “那些戎人也是有意思,心思多得很。”

    经商久了,大部分都学聪明了。羌人哪里玩得过他们,都是被利用的出头鸟罢了。

    戎人里头一部分说是和羌人合作,其实躲在后头出谋划策。真打起来没怎么出力,净等着分好处了。

    另一部分干脆就不掺和,围观他们搞事情。打的是等他们抢到东西之后,自己黄雀在后的主意。

    抢大秦容易得罪秦国,抢羌人就没心理负担了。还能打出帮老朋友秦国找回场子的旗号,试试看能不能刷一波大秦的好感度。

    以上这些都是月氏被打服之前的旧局势。

    月氏称臣之后,不少戎人心思浮动。他们想回青海去继续吃经商的福利,私底下不断派人打探大秦的态度。

    他们也愿意名义上尊月氏为盟主,反正谁都知道真正的话事人是大秦。依附大秦没什么丢人的,能拿到好处就成。

    月氏心里并不乐意他们跑回来分一杯羹,尤其他们还不服管教。

    可大秦那边态度暧昧,似乎月氏不肯的话他们就准备把青海一分为二,再从戎人里头扶持一个第二联盟出来。

    月氏拿不准真假,但他们赌不起。所以已经陆续有部落迁回青海了,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要重新进行领地划分。

    ——然而这和羌人没什么关系,也和帮着羌人打过大秦的戎人部落没什么关系。

    杨端和沉吟片刻:

    “羌人现在是尝到了甜头,又没有通商的路可走,决定和大秦对战到底了?”

    哪怕大批戎人回到了他们老家,西羌各部族重新拥有了大量地盘,他们也不是很愿意继续过以前的日子了。

    以前他们只是隐隐听说秦人日子过得好,可谁也没看见过。现在打去巴蜀抢了好东西回来之后,西羌算是真正大开眼界了。

    西羌也苦寒,跟隔壁的天府之地比起来天差地别。看多了容易心里不平衡,也是在所难免的。

    王贲喝完一壶酒懒洋洋地往后一靠,周围一圈醉鬼一个比一个没正形。

    他打了个哈欠:

    “管他们如何呢,反正现在打起来他们也占不到多少便宜。陛下把樊哙那群人调去戍守西境了,这一个个的都很能打。”

    其实樊哙等人和他们年纪也差不太多,但他们跟着陛下灭六国,拿足了功勋。现在处于随时可以退休回家的状态,不肯退只是因为闲在家里着实无聊。

    樊哙那群就赶上个灭燕和灭齐,灭楚时还是后半段加入的。一开始都是当的普通小将,偏偏燕国不经打、齐国投降太快。

    打仗没打尽兴,着实是憋屈。

    后来打匈奴倒是爽了一把,可惜碰见的全是些零散部落。因而之前陛下在考虑派谁去戍守西境的时候,这群人才十分积极。

    东胡和月氏,陛下派的是亲信韩信掌军。他们这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将领指望不上像韩信那么受重用,也只能抓住一切机会出工出力了。

    杨端和压低声音:

    “西羌能像月氏那样臣服吗?”

    王贲叹气:

    “难。”

    除非西羌也出个统一西羌的部族,而且就算出了,商路也不一定开得过去。所以对大秦来讲,暂时还是往西域打更划算。

    不过西域毕竟还是太远了,或许陛下为了周遭安稳会更倾向于先定西羌?

    西羌的事情暂且放到一边。

    应对高原状况的士兵还在训练,短期内注定拿不出太多人手去和他们对打。

    幸好他们底下的人去高原会有高反,高原上的羌人下来也会出现醉氧。双方都不适应彼此的空气条件,暂时还爆发不了大规模战争。

    倒是大秦经过了这么久的准备,终于有足够的人手可以出海去寻扶桑岛了。

    先秦时期用白银当货币的情况很少见,但这不代表这时候的白银不值钱。

    先秦穷到这个时期的很多文献里,记载的“金”其实压根就是铜,有些“金器”实则是还没有经历过岁月氧化、变成青色或蓝色的青铜器。

    ——正是因为纯金难得,后来海昏侯墓出土那么多黄金才显得极为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青铜器烧制时各种金属的比例比较多变,烧出来的颜色便多有不同。

    金灿灿的那种金器一般是拿来祭祀的,还有一些偏银色调的。

    因为它制作时主要使用的是锡和铜。

    铜含量高,颜色就偏金;锡含量高,颜色就偏银白。《考工记》里记载了六种配比,对应不同的器物,颜色也多达金黄、橙黄、浅黄、银灰、银白等。

    从礼器的颜色也能看出,古人对金色调和银色调金属的追捧。

    而纯粹的黄金和白银,自然不会被弃如敝履。哪怕不作为货币流通,也会被制成器物使用,或者做成奢侈摆件和陪葬品。

    扶苏重生之后就把宫中日常使用的青铜器全给撤换了。

    用它们来当祭祀的礼器可以,日常吃饭拿来当餐具就大可不必了。重生前已有医者发现了其中的不妥,因而扶苏后来用的都是纯金和白银打造的器物。

    这两种金属至少对人无害,且银制餐具很好地防止了砒-霜类投毒事件的发生。

    虽然银能验的毒有限,但在古代条件下大家一般能拿出来的稳定性毒药,大多就是用银能验得出来的。

    扶苏照葫芦画瓢给宫里换了器具,本来金银还不一定够用。这不是六国宝库又给大秦续了一波库存,总算不用熔炼掉秦国原有的金银器物了。

    成品器物毕竟是工匠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就这么熔了做成碗碟实在可惜。

    说真的,金灿灿的青铜碗和金灿灿的金碗放在一起,金碗可能还更好看点。

    不过扶苏嫌重,他情愿去用陶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