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 50-58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 50-58(第8/18页)

安城内有些不太平, 自打除夕夜玄宗下令诛杀安禄山一家之后,总有人能在半夜听到安宅里传来哭声。连打更人都不敢从那里走,害怕招惹不干净的东西——坊间开始谣言,说安禄山的大儿子死的冤屈, 鬼魂久久不散, 要□□呢!

    要说安庆宗死得冤,安禄山死的也冤啊!最后, 众人只能将这事归咎到安庆绪头上, 是安庆绪弑父导致的一切。

    就连玄宗自己也那么觉得, 深更半夜, 还要假模假样的后悔一番, 也许是错杀了呢?到底是可怜了安禄山, 白白惨死。

    这么一来,宰相之位只能是杨国忠的。

    但在杨国忠还没高兴多久的当晚, 便有无数只利爪朝他杀来。不知为何, 他的命硬,愣是躲过一劫。但被抓到的杀手就没那么幸运了。

    来杀他的杀手有两批人,头一批没杀成,全都服毒自尽了——这是一批专业的杀手, 连杨国忠这般厚脸皮狂妄自大的人,都感到后怕。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杀手来自于哪里,会听谁的命令。

    而后一批杀手则没有那么高的职业素养, 甚至手法都很稚嫩,但胜在招式凶狠凌厉, 是一定要置人于死地的那种。

    可见背后的人, 多么希望杨国忠死掉。

    后来的杀手被抓, 在杨国忠的严刑拷打下,终于招了。

    果不其然,指使他们的人是李林甫的儿子李岫。

    于是杨国忠当场跳脚,要带着证据去玄宗面前哭,这一次,他绝对要连本带利,连同之前的恩恩怨怨一块与李岫清算。

    没想到,他才到朝堂上,那位传说在太原死掉的李倓就回来了。

    不仅如此,李倓与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一块,带着之前犯过错企图逃跑的副节度使阿布思一块回来了。

    安思顺与安禄山并没有血缘关系,但鲜少有人知晓。安禄山早些年并不信安,是跟着母亲改嫁后才改的名。继父那边顺带着关系里有安思顺,于是这两人成了名义上的堂兄弟。

    从朔方救下李俶后,李倓担忧长安城的安危,也预感大唐需要他出力,于是他马不停蹄地与安思顺一同南下,直反长安。

    但由于天幕暂时失联,他们并不知道在长安已经发生了变动,安禄山一家已经被打成了叛贼。

    不过,或许安思顺没有想那么复杂,他一心向大唐,这么多年坐镇河西与朔方,统兵守护边疆,他自认为一片赤胆忠心。

    可惜,世间最难证的便是人心。

    杨国忠开心了:“怎么今年一个两个都上赶着撞树呢?真有那么多愚笨的兔子吗?哈哈哈,来的好啊,黄泉路上还能有个伴。”

    他不知对谁说着,语气满是阴鸷。

    朝堂上,杨国忠先发制人,直指李岫出击。

    也是很奇怪,杀手明明失败了,李岫若是清醒理智,他应该趁机逃走,随便逃去哪,就算逃去范阳——看在共同的敌人杨国忠的份上,安庆绪说不定会接纳他。但是他没有,或许他觉得自己这样做已经是死路一条了。

    只可惜,他愧对他的老父亲。

    没能替他父亲报仇,没能杀死杨国忠,还大唐一片安宁。

    李岫视死如归,承认了罪行:“没错,杨国忠你也别一副委屈的样子,还是个男儿郎吗?还是说你惯会虚以为蛇,没有一点坚强的骨气了?我今日杀不了你我认了,但还请陛下三思,杨国忠绝非良人,不配宰相之位。将大唐交到这样的人手里,神仙也难救。”

    玄宗本来有些纠结,一听到神仙二字,不知道戳到什么痛点,怒骂:“大唐繁荣盛世,数万人朝拜敬仰,要什么神仙!李岫,你父亲为大唐付出的血汗功劳,朕体恤他辛苦,追赠他太尉,送他风光下葬,可是给足了面子。你今日做出这般行为,不忠不孝,朕寒心啊!你九泉下的老父亲寒心啊!”

    李岫见玄宗油盐不进,干脆不说话了。

    玄宗还想教训些什么,只听杨国忠又说:“陛下,臣还有一事。前朔方副节度使投靠突厥葛逻禄,如今也被建宁王同安思顺、程千里抓获,已归长安。而这阿布思早些年与李相来往密切,臣不敢妄下定论,但臣猜测,他与李相……是父子关系。”

    玄宗大惊:“什么?!”

    李岫也大惊:“杨国忠!你说话要讲证据,胡乱猜测什么?!我父亲品行端正从不在外留情,何来私生子一说?”

    杨国忠呵呵笑:“你年纪也不小,怎么心思如此单纯?”

    李岫怒红了脸,狠狠地呸了一口。

    玄宗本就对这事头疼,安思顺进长安后,一同被关进了牢中,李倓还费心想要替安思顺求情,被太子拦住了,关在东宫里。

    要知道,李倓不讨太子欢心,更不讨玄宗欢心。

    那日他回东宫,接风洗尘一套走完,立马就要去大明宫求情。太子非常愤怒地拦住他,骂道:“你如何知安思顺忠诚?”

    李倓深感莫名其妙:“他若不忠,何必要抓阿布思?演场戏不好吗,抓不到也没人上赶着怪罪他。”

    太子指着他的鼻子骂:“愚笨啊!一个阿布思算什么,他用这叛贼来向大唐表忠诚,让所有人放松警惕,到时候背后捅刀子,你如何办?!别干这种引贼入室的事情!再说了,现在把他控制住也不是坏事,是忠是奸,圣上自有判断!!你!给我回自己的屋子里反省!”

    李倓也怒道:“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我反省什么?!”

    说罢,一旁便有侍卫上来,架住李倓的两只胳膊,生拉硬拽将人拖回了住的院落,然后封了门不许他出去。

    李倓简直气炸了,气到最后笑了起来。

    都什么人啊?大唐要不早点亡了算了!当然这也只是一时气话。

    将安思顺和阿布思带上朝堂时,李倓还在家里吃禁闭,正想着要怎么逃出去比较能成功——毕竟东宫内的防卫还是很严密的。

    而李俶远在朔方养伤,尝试与天幕修复联系。

    除夕那夜派去下令救援的书信前日才到——可见李俶的判断多么犀利准确,若是天幕当时所说,李俶没有立刻出发,恐怕李倓就要死在太原了。

    可是,史朝义为什么要放了李倓?

    这分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在他们这种反贼眼里,杀掉一个建宁王不是丰功伟绩吗?

    算了,他怎么能代入叛贼的视角思考问题。

    朝堂上,阿布思姿态不羁,丝毫没有愧色,倒是敢作敢当,如今被抓也只怪他命不好。而安思顺则一脸愁苦,想向玄宗表忠心。

    这时,杨国忠拦了拦安思顺:“安大人,你且先慢,容我先说。李翰林说我瞎猜测,阿布思与李林甫并没有关系,那么——”

    他掌了掌手,有人递上来一叠书信。

    杨国忠得意洋洋地说:“这都是阿布思与李林甫这些年的密信,里面详尽地写了每一次的行动与计划,这些难道也是我的猜测吗?”

    李岫大惊,连忙把信抓过来看,那白纸黑字的确是父亲的字迹。

    “不可能,怎么可能?!”李岫疯狂摇头,一边还朝阿布思的脸看去,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