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追妻笔札(双重生): 50-58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太子追妻笔札(双重生)》 50-58(第9/14页)

都不告诉我。”阮灵萱拿起荷包,更加惆怅了。

    早知道当初就不说这个荷包丑了。

    午后, 阮灵萱出了门。

    陈斯远在太子的劝说下, 这一次没有轻举妄动, 而是按部就班进入翰林院后, 再秘密查找证据。

    阮灵萱把同在翰林院的二哥介绍给他,有年长且经验丰富的人帮助,他可以尽快了解盛京城的官僚体系, 不至于行差踏错,万劫不复。

    如今盛京城也随着开战而气氛紧张,这种时候, 若非要紧的事,陈斯远也不可能送邀帖给她请她一叙。

    想必是查出一些关于他父亲的事。

    阮灵萱既答应要帮他, 也不会食言,如期赴约。

    作为新科状元,陈斯远现在也是备受瞩目的人,更别说唐家的人还一直想拉拢他为己所用,所以两人尽可能避开人多的地方,找了生意冷清的小摊坐着,各自点了一碗清汤面。

    只是他们都没有什么胃口,浅浅尝了几口,陈斯远看旁边没有人,也能放心说起正事:“我查了十五前的科举考试试题,发现少了我父亲的答卷,他若是只是担了抄袭的罪名,应当还是会留下存档,只是以红印标识。”

    因为疑点重重,这些线索就让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更何况我坚信以我父亲的学识,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

    阮灵萱也想不通:“为什么呢?”

    陈斯远从怀里取出一张纸,推到阮灵萱面前,“只怕是我父亲当年不小心知道了一些事情。”

    阮灵萱拿起来一看,墨迹新鲜,看的出是重新誊抄的。

    她大致看了一眼,字里行间都在讲农,农民种田,按田赋税,是一国盛衰的基础,使民有其耕田,官员清正廉政,才能国富民安。

    “十五年前的百家科目考得就是农。”陈斯远指着纸条,“这一篇是我摘自苟御史、苟自良的答卷上的……而这句话是我父亲曾经写过的!”

    陈斯远又展开另一张纸,纸张粗糙泛黄,看得出来时间久远。

    他指着上面的一行字,“我从爹以前的旧稿里找到了相同的话,一字不差!”

    阮灵萱对比了一下,果真如此。

    “这么说,那这苟自良才是抄了你爹的试卷,拿了你爹的名次,反而诬告了他的人?”

    难怪上一回那个狗官要来找陈家麻烦,要搜刮走陈斯远爹的旧稿,就是怕这件事被人查出来。

    陈斯远用力抿唇,两睫微湿,想到自己父亲蒙受不平这么多年,自己为人子却时至今日才查明真相。

    过了好一会,等他情绪平复后,才道:“不错,而且我还发现这件事和唐家有关系。”

    “唐家?”阮灵萱吃惊。

    陈斯远看了眼正在灶台烧火的大娘,压低声音道:“这才是我要说的,我爹当年应当是发现了什么,才招惹了杀生之祸,不然仅仅是抄袭,最多剥夺考试成绩和资格,何至于要处死?”

    “唐家不就是普通皇商,他有什么不能被发现的,还要杀人灭口?”

    “皇商拿着皇家的牌子,做着五湖四海的生意,从来都谈不上普通二字。”

    阮灵萱觉得他说的有理,点了点头。

    “大周与北虏开战,唐家的二当家的已经离开盛京城很久了,我几次上门都感觉唐家气氛古怪,这才留意上了……”陈斯远担忧道:“阮小姐,太子离开盛京前,可否提到关于盛京城的安排,我有些担心,将士前线杀敌,奸徒反而滋事。”

    “他倒是没有说起,只是要我相信他……”

    阮灵萱原本觉得萧闻璟有了关于前世的那些梦,应当能够避开那些危险,但是听陈斯远说这些,心里还是不安。

    陈斯远是有备而来,拿出第三份证据,“这是我在唐家找到的一些货物清单,唐家做粮食供应,当年沈家军出征时,户部何尚书曾向他们买了二十万军粮,然而同年,唐家还有大量余粮流转在各酿酒坊,即便是大周最大的粮商也不可能有如此多存粮……这本就不正常。”

    当年沈家军缺粮到那种程度,难说和唐家没有关系。

    想起刚起的战事,阮灵萱立刻起身:“我得回去问问我祖父去!”

    阮阁老每日都很繁忙,对孙女这杞人忧天的说法并没放在心上,阮灵萱只好曲线救国,又去找了丹阳郡主,把自己担忧的事情一一说出来,丹阳郡主好歹算是军武世家出生,更明白这件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亲自找公爹说道。

    阮阁老在朝中影响很大,可以向各部尚书调看记录。

    这排查,才发现粮草的准备虽然是足量,可问题调遣运送却有着明显的弊端,因为粮草不是在离战场近的地方调动,而选在了远的城市,十天半月还可以维持,但时间久了,前线军队必然会面临缺粮的险境。

    阮阁老吓一跳,不得不重视起来,可还没等他有所行动,太子詹事带着一个自称计大师的徒弟上门。

    “所有的粮草运送路线要重新规划,不能有任何闪失。”

    “莫非太子殿下已经早有预料,那为何一开始不先禀告殿下?”阮阁老奇怪。

    太子詹事拱手道:“殿下说了,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一箭双雕之计,此前未能提前告知阁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阮阁老捋了捋胡须,点着头道:“老臣明白,殿下这是引蛇出洞。”

    太子詹事奉上调查的成果,“这里是一些官员的名录,劳烦阁老核实,免得冤枉了各位大人。”

    阮阁老惊叹,“短短时间里,殿下既要安排亲征,还要操心这些,实在……”他低头看了眼名单,又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这些人都是……”

    几日后,阮灵萱又收到了陈斯远的邀请,这次他们选在茶楼相聚,除了陈斯远之外还有一老熟人。

    阮灵萱差点没有认出来,因为薛贵的变化最大,从一个小胖子变成一个瘦高的青年。

    “我怎么没有想到计大师的徒弟是你!”

    薛贵面对阮灵萱还有点不好意思,“这次是沈……是太子殿下请我师父出面,我师父他老人家腿脚不便,就派我来了,正好我想着到了盛京城还能见到你们两个,真没有想到沈玠居然就是太子,可把我吓了一大跳,幸好我小时候没有怎么招惹他……”

    他唠唠叨叨说了一通后,又一拍脑袋,“瞧我,一高兴就胡乱说话。”

    陈斯远给他们两人倒上茶,问道:“薛贵,军粮的事情能解决吗?”

    阮灵萱也为这件事着急,跟着问:“是啊,能解决吗?”

    “那必须能!”说到自己的长处,薛贵自信满满,用指头沾了下茶水就在桌子上画了起来,“昨天夜里我已经挑灯计算过周围城镇的存粮供给、最快的路线以及人力、损耗,肯定没有问题!”

    阮灵萱虽然看不懂,但还是竖起拇指哥,“薛贵,我就说你一定可以!这可帮了我们大忙了!”

    薛贵拱手客气道:“哪里哪里,都是为了大周,为了百姓,我苦学这么多年和斯远一样,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