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220-240(第14/28页)
些了,你们拿到了这钱,准备做什么?”
“我家小?子到年岁了,准备送到启蒙学堂读两年看?看?,若是有天分,嘿嘿……将来说不?得能考个官做做,要是没天分,识得几个字也是好的。”
“原来不?止我这么打算!可惜我孩儿他娘不?太肯,觉得我在做梦。”
“哈哈哈……做官的事儿,确实?像做梦,不?过学得认识一些字也没坏处,就是花些钱和绢布。”
……
新?式的犁,先在长安周边推广开?来,而那个老农在收到朝廷赠送的犁时,才突然惊悉,当初那个自?己以为是富家公子的人,竟然是当今皇帝!
老农抱着脑袋想了半天,觉得自?己对皇帝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死?罪。
最后他摸摸脑袋,吐出一口气,自?己还活着,说明皇帝还挺宽宏大量,竟然没要自?己的小?命。
不?过,新?式犁得到了老农的认可,这犁确实?是要比旧式的要轻便省事多了。
想起皇帝毫无顾忌地脱靴下田,老农又唏嘘感叹了一番,对家人邻居道:“如今的陛下,如此挂念咱们种田人,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皇帝挂念农事,才会让人改进犁,听说还计划修水利,要借此抵御常年不?断地水灾和旱灾。皇帝做这么多事,都是想要种田人更好种田吧?
这样的皇帝,确实?是天下百姓的福星了。
做出新?式犁,并且往全?国推广的事,着实?为皇帝赢得了不?小?的口碑,许多人可能不?太懂什么新?政,特别是复杂的税收制度,不?明白税收阶梯制的作用,在于向地主们收更多的税,但是这犁,好不?好用,上手试试便知?道了。
除了犁,刘彻还命工匠们尝试改进其他的农用工具,再加上兴修水利的事,已经规划到了十年之后,工部也是忙得不?行。
六部被皇帝划分好后,本以为工部会是最清闲,也是事儿较少的,不?料皇帝想法极多,工部也跟着忙个不?停。
在刘彻的努力下,虽然汉朝依旧无法避免各种天灾,但随着经验的增加,上下齐心治下,应对各种灾害也越发得心应手,许多应对灾害、灾后重建的制度和方法,也在一次一次的磨砺和尝试中诞生和完善。
三?年后,刘彻再次举行科考,此次云集到长安的学子,比第一次更多了。
这一次,王莽复兴乡学的事情,也比三?年前有了不?小?的起色,据他所说,因第一次科考的影响,不?仅许多学子找到了新?的努力的方向,民间?对于读书一事,也越发地推崇了,再加上书局在各郡开?花,还出现了一些民间?的书商,使得看?书读书一事,更加深入到了民间?,深入到了百姓生活了。
王莽的信中,充满了对皇帝的崇敬与敬意:“据我所见,是因着新?税制的实?施,地主们手中不?宜拥有过多土地,所以他们会想办法将手中的财物,用别的办法去生钱财,而普通百姓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拥有自?己的土地了,再加上垦荒头三?年不?用交税,垦荒热情也极高,普通百姓能拥有自?己的土地,满足一家人吃穿所需,余下的钱财,便为子女打算了起来。”
又因为新?出生的人丁不?收丁税,一家多生两三?个孩子,多两三?张嘴,也养得起,人口是肉眼可见的增多了起来。
以前王莽也看?到了大汉的诸多问题,也设想过许多解决的办法,可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办法,远不?如皇帝实?施的这些新?政。
刘彻对王莽所写来的情况,十分满意,回信中问他要不?要回长安,王莽在思索了一番后,决定先不?回长安了。
“大汉国土之大,非莽能以足丈量,但莽愿再多历经一些人事,多学一些世情,再回陛下身?边,为大汉效力。”
刘彻也就没有劝了,王政君那么着急地劝了三?年,王莽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王政君着急也正常,这几年来,王氏越发地衰微了,主要是刘彻也在朝中有意无意地排挤王氏的人,再加上走科举路子出来的人,也慢慢成长了起来,他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是他们经历的磨砺也多,刘彻用心培养的话,并不?比大族出来的人差。
如今,又是科考,又有一批新?的学子要被朝廷吸纳,成为朝廷的储备人才,倒是后,更加没有王氏子弟的地位了。王政君看?着皇帝对王氏不?假辞色,却对王莽有些不?同,就把希望都寄托在了王莽身?上。
只可惜王莽本来就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第231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39)
这第二次的科考, 学子们的水平,肉眼可见的更高了,所以此次竞争也分外激烈。
对此情况刘彻自然是乐见其成, 学子们整体水平高了, 才能择出更为优秀的学子, 为大?汉效力。
当然, 这也可能和?刘彻在此?次科考时,要求地方实行糊名制和誊抄制有关。
第一次的科考,地方作弊之风盛行,还有许多人趁机混到了长安来参加考试, 结果最后?这场考试就露出了原型。
刘彻虽没有公开这些事, 但那些抄袭的人水平如何,又是来自哪个郡哪个县的, 背后?家族是哪个,刘彻也都有了数。
第一次考试, 刘彻并?未打算多追究,但是存了一个底, 若是背后?的势力与家族,还要继续在科考场上钻空子, 那刘彻也就不会?客气了。
第二次科考后?, 又有几十名学子得以中选, 也受到?了皇帝的设宴招待。
大?汉朝廷中,又有新鲜血液得到?了补充。
当然,那些贵族和?大?家族,不会?坐视科考学子不断进入朝堂, 不断蚕食他们的权力和?利益,朝堂上的斗争, 虽不见刀光剑影,但刘彻坐在上面?,也能看到?里面?的凶险与紧张。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彻深知连自己也无法杜绝,但作为帝王,他有责任引导好朝廷的风气,所以他不仅自己勤政为民,也要求官员像自己一般,一切以政绩为主,谁能干活,谁干活干得好,干得多,谁就能在朝中安稳立足;但若是干活不能好好干,只会?针对?同僚,当一个搅屎棍,刘彻也不会?放过。
在刘彻的用心引导下,朝中的斗争虽然不断,但好在都是一些良性?的争斗,毕竟时间久了,大?家也能摸清皇帝的红线在哪里,皇帝可是不管你是平民出身还是贵族出身,都能眼睛不眨就杀了的强权帝王,既想要在他手底下讨生活,那就要顺着皇帝的意思去办。
这样几年下来,朝中的人虽是品性?高低不同,性?格各有千秋,但都是能干活办事的人,刘彻自己也能轻松一些了。
这一日,刘彻理完了一些国事,抽了空,让医者?来给自己把脉。
这些年,他一直在调理身体,刘骜这副皮囊,亏损确实厉害,难怪他会?四十多岁就死了。
刘彻不追求长生,但他追求比王政君活得长,要是他走在了王政君的前头,王政君肯定会?把他耗费心血建立起来的新秩序,全部打乱,大?汉怕是又要陷入乱象之中。
医者?把完脉以后?,面?露喜色,对?刘彻道:“恭喜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