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240-258(第14/21页)
引导下,帝王们的思绪,也逐渐捋清楚了,始皇帝所做的事情,有多?么?的难,不仅需要超高的智慧,还需要极强的手腕能力,更?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
所以始皇帝的强悍与伟大,不仅仅是开创了新制度这一点,这背后的努力与坚持,才是值得深思和深挖的。
【在说?起别的朝代的时候,开国皇帝都会显得比子孙后代更?为厉害,但说?起汉朝,更?多?人会觉得汉武帝刘彻比汉高祖刘邦更?值得说?道和研究,更?值得关注,甚至觉得他更?厉害,就是因为他的许多?政策与措施,将?帝制时代的一些?根基,彻彻底底砸实了。汉是摸着秦过?河,但汉武帝应该是摸得最为清楚的那个。】
刘彻脸上的表情有些?奇异:“这天幕,倒是难得听见她夸我。”
刘据有些?好奇:“父皇很想?听天幕夸奖您?”
刘彻顿时绷紧了脸:“夸不夸奖的,无所谓,只要别骂我就是。”
但刘据还是看出了一些?端倪:父皇想?被天幕夸奖,但是天幕并未怎么?夸过?。
李治有些?惊奇道:“可是除了武帝,父皇您的功绩,也比皇祖父要高吧?”
李世民用关爱傻子的眼神看儿子:“天幕都赞我‘千古一帝’了,你?觉得我还需要你?和你?皇祖父比这些?吗?”
李治这才发现?,自己有些?犯傻了。
李世民又自顾自道:“虽你?皇祖父是开国皇帝,可在后世人眼里,我又是打江山,又是坐江山,与那开国皇帝无异了。”
李治汗滴滴,幸亏皇祖父听不到这些?了,自己亲爹气人的时候,也挺会戳心?窝子的。
赵德昭看向赵匡胤,赵匡胤立马道:“赵构那种只剩下半壁江山的国君,哪里算得上是开国皇帝?”
好吧,赵德昭收回了目光,南宋虽是赵构开的头,也是宋的延续,但自己亲爹好像不太想?认这个。
天幕的话,倒是启发了嬴政一些?。同样的事,为什么?秦做秦灭亡的那么?快,汉做却可以延续四百年的国祚?是自己想?做事情没有错,努力的方向没有错,但是方法和过?程出了问题。
天幕一直在强调,汉是花了许多?时间?,才将?秦的一些?制度落地的,那意思是,秦在一些?事情上,操之过?急了,才导致失败的吗?
【回看嬴政的一生,算不上高寿,但是他在几十年里做的事,其?实是别人需要上百年,几代人才能做完,说?白了他就是个卷王。卷王追求效率,追求及时满足,追求做了事就要有效果,所以他十年就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接下来?治国的方式,也颇延续了这种风格,想?到了就去做,做了就要看到效果。可惜的是,治大国确实是如同烹小鲜,需要耐心?啊!】
【秦王朝建立后,举国上下面临的矛盾层出不穷,要解决的问题也非常多?,主播觉得,嬴政也是意识到了这些?问题,需要很多?时间?去解决,所以才一直追求长生的。遗憾的事情也在这里,嬴政两千年前就追求的长生,到了两千年后也实现?不了,否则,咱们的历史,还有这天下的局势与形态,恐怕又是一番全然不同的新面貌了。】
【如今呢,也很高兴看到许多?人讲到秦朝,说?到始皇帝嬴政的时候,不再是简单粗暴地认为是“暴秦”“暴*政”了,也能体?会两千年前,始皇帝的用心?良苦,和为了创建这统一的王国,聚拢这五湖四海的人心?,而做出的千万般努力。现?在许多?人提到嬴政,不仅会称呼其?为祖龙,更?会说?“咱们那迷人的老祖宗”,主播觉得这是许多?人领悟到,始皇帝的行为,对两千后我们的意识形态的构建、我们民族的追求、我们国家的塑造、我们民族精神的组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进行了基因改造了。若始皇帝有机会知晓这些?,心?中定然也是十分欣慰的。秦虽二世而亡,但秦精神不灭,华夏一族不倒,秦的魂就一直活着。】
第252章 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21)
最后这番话, 把许多人都听得热血沸腾的,是啊,秦虽然只短暂的存在?了十四?五年, 但是它对后世的影响, 比许多上百年的王朝还要深远得多, 这就是秦朝的了不起之处。
人都难逃一死, 但是若能够在?生前,创下这影响万世的基业,留下千古传诵的功绩,便如天幕所说的“精神永存”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长生的方式呢?
始皇帝的□□难以避免地死亡了, 但是做的事, 千百年的后人都在?做,他追求的目标, 依旧是后人们?前进的方向?,这样一直被后人铭记纪念传颂的人, 怎么不算长生呢?
嬴政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层,有一种满足的、骄傲的、庆幸的、感动的……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嬴政忍不住抬起手?,捂了捂胸口。虽然在?前面时, 天幕就说过, 始皇帝的宏图远志, 也是华夏一族的追求。可是这次天幕解说秦朝,让他感受到了后世子孙对他的偏爱,对他的肯定,对他的赞扬。
嬴政虽然是个不大?在?意别?人看法与意见的人, 但看到自己的理想有人理解,自己的追求有人一起努力, 心中不感动是不可能的。
毕竟,“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刘彻拍了拍膝盖,道:“看来后人对我们?这些‘前人’的看法,与其他人会有极大?的不同啊。”
刘据依旧一副看破世情的样子:“离得越远,利害关系越小者,自然更能做到客观公?正一些。”
有点暗骂汉抹黑秦的意思了,可是秦的历史那是他们?汉官方修的吗?明明是那些读书人摇笔杆子写的,和他们?汉朝廷、皇帝,又?有什么干系?
刘彻道:“但是时间隔得远了,许多事,也就搞不清真相了。譬如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因由,后人不也一直不明白么?还有焚书坑儒的事……”
若没有了事实,又?如何做出评价呢?
刘据点头:“所以父皇,咱们?还是好好修一修商周到秦的史书罢。毕竟后人说得对,前人犯的错,吃过的教训,成功的经验,对于?后人来说,都是有启发的。”
听到天幕说,许多秦的事,后人甚至都不清楚真相如何了,刘据就有了这个想法。
官方修史,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个人平日里?都要三省吾身,作为一国一朝,如何能不自省?如何能不将那些好的坏的事都记下来,流传于?世?
刘彻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刘据也猜得到他的顾虑,道:“父皇,有些事,与其让别?人帮您记下来,流传下去,还不如自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分明了,让后人自己去评判。看天幕说的话,讲的事,说明后人是越来越开明,越来越上进的,即便是一百年后一千年后的人无法理解您,但两千年后的人,可能就能理解您了,您说对吗?”
刘彻考虑了一番后,不得不点了点头,刘据这番话有些道理。
李治挠了挠头:“听了天幕这么一说,反倒是让我对秦与始皇帝的印象,改变了不少?。”
李世民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对秦的评价,从唐以后,才?逐渐公?正起来,所以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