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00-110(第5/15页)
总能给你找到合适的。”
“我知晓的。”三娘点头。
感受到压力是一回事,但显然,三娘也不是那种愿意将就的人。
待到这事说完,天色瞧着开始变暗起来,此时厨娘也按照吩咐,把做好的餔食逐一摆放到桌上来。
韩彻接到朝廷公文时,正好是孜然大面积成熟的季节,这次回来便携带了不少他在职田种植的孜然。
今日这餐桌上,便做了有孜然羊肉,孜然鸡丁,孜然猪排等好几道放了孜然的菜。
说起来,韩彻虽然早就给家里寄回来了不少孜然,但因着孜然昂贵的身价,京城还不比柏州,能生产孜然。孜然经过商队一运输,本就昂贵的作价便还要昂贵数倍。
家里一直就没舍得拿出来做吃食用,除了祭祀时,祭品里面放上些许,延长祭品的摆放时间,其余都是用作人际往来。
朝廷现如今也把孜然列为柏州每年都要呈贡给皇室的贡品之一,老皇帝时常还拿来嘉赏大臣。
韩家用孜然为礼品往来,既能拿得出手,也不会遭来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那会京中这些世家大族都知晓,韩彻任职柏州刺史,这孜然还是他先在当地带头栽种,再做的推广种植。
孜然做出来的菜特别香,但吃多也容易上火,家里便没敢给齐愈和齐悦吃太多,只让他们尝下味道。
不过大人在这方面便没那么多忌讳,一家子吃得甚为满足。
韩彻还感叹道:“待过几年,胡椒便也能如孜然这般作为调味料去吃食了。”
“也不知晓这胡椒是何滋味。”齐五郎便道。
韩彻想了下:“辛辣味更重些。”
孜然跟胡椒虽然同属调味料,但气味上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孜然的侧重点是在香,所以用做炒菜或者是烧烤,油炸上最能发挥其气味。
胡椒的侧重点则是在辛辣,功能性上比起孜然更广。
*
对棉花推广种植一事,老皇帝是非常上心的。韩彻才将棉花推广的计划文书刚呈上去,第二天他便在朝堂上提起这事。
早在柏州栽种棉花的盛名传播出去后,有人眼馋这其中的高效益,于是便纷纷在其他地方试着栽种,结果引种效果非常不理想。
因此朝堂上,有大臣便不是很看好棉花的推广一事,当时还曾言道:“桔逾淮而北为枳,鸐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2)
就是说有些作物它就只适合在故土生长,离了这块土地,就会因为“风土不宜”,发生异变,或是产量低下,或是根本栽种不活。
但老皇帝显然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因为棉花原就是藩国外来的新作物,柏州属实还算不得它的故土。
于是这才有了去年时,朝廷让韩彻对棉花的栽种做了详细的陈述。
事实也确实证明,之前棉花在各地引种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种植技术上,并不是纯粹的风土问题。
然而棉花想要顺利推广,除了栽种问题,百姓的积极性也很重要。尤其是朝廷做大规模推广种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来能让棉花取代葛麻等织物,成为新的税收征收对象。
韩彻便提议在择选好的种植区域,可先实施鼓励百姓自主参与种植,而非朝廷直接下发种植任务。
“凡择选区域的民田,每户分发五亩棉种,随官府教导栽种。此五亩棉地,也暂且定为官府与民租佃,并雇佣其栽种。”
“待棉花成熟收获后,再让百姓自主选择是要官府租佃的银钱,亦或是自己缴纳棉地的税收。”
这就相当于把风险全都转嫁到朝廷,百姓栽种棉花若是失败,至少能拿到田租和栽种时的劳作报酬。若是栽种成功,百姓觉得棉花获利更多,又能选择按照官府要求,缴纳对应的税收便可。
所以等到韩彻一说完,马上便有大臣站出来言道,韩彻此举若是失败,便是朝廷来承担这其中的损失。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韩彻便道:“政在养民,而后民富国强。”
如今确实有很多的人都知晓棉花高效益,但更多的百姓别说未曾种植过棉花,以时下这种极为不便利的交通,闭塞的信息传播,他们甚至都不知晓棉花是什么东西。
若朝廷不能打消百姓因无知而产生的顾虑和担忧,那么明明本来是一项好的政策,最后很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韩彻道:“臣虽不才,但愿接下此事。”
最难的棉花种植技术,已经彻底解决。初期还是择选出最合适的区域去种植推广,基本上是很难出现失败的可能。
作者有话说:
注1:出自王桢《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木棉序》
注2:出自《周礼·考工记序》
感谢在2023-07-11 23:50:13~2023-07-12 23:52: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二少 5瓶;猫薄荷、虞兮、收藏加一、桃桃乌龙、rgmau、vera、天天向上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04 ? 期待
◎官府这一次的政令实在是诱人的很。◎
朝堂上下如今也都知晓韩彻在民生经济上的能力, 当初安南和柏州是何等的贫穷,历来更是作为犯事官员流放的首选地,都被他在短短几年内, 就治理成一方富庶之地。
韩彻对治下百姓的大方程度, 也让他因此得了个“财神爷”的名号。
这次让韩彻来负责棉花推广一事,他提出把风险全都转嫁到朝廷上的这种建议。说实话, 也都是在朝臣们的意料当中。
像这些大道理, 此刻能站到这朝堂上来的众人,也没有一人不会说。
但说和做,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有大臣要考虑其中的风险,对此仍旧提出反对意见。他所提出来需要顾虑的地方,也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
为了能顺利把这项政令实施下去,韩彻这次还就自己任职柏州和安南两地时的税收变化, 做了详细的数据。
若说安南那会还有编户流民和山间土著, 使得人口大量增长, 赋税得以增加。那么柏州真就全靠官府引导百姓价值创造,以新增财富达到的府库充实。
像这次棉花推广, 乍一看确实是朝廷在承担全部的风险, 最后赚取到的利益, 大部分却还落到了百姓身上。
毕竟棉花的高作价,在推广初期的这几年里定然还能再维持住,那么只要最后能栽种成功, 百姓也不是傻子,肯定都会去选择缴纳税收。
但账并不是这么算的。
首先, 百姓栽种多少棉花, 这部分田地所能产生的税收, 朝廷最终也全数征缴到了。百姓能得到的利益, 其实是来自于朝廷新政策引导后多出来的创造价值。
其次,百姓在新政策中没了后顾之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