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10-120(第5/15页)
据后,也默默的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
事实上,这些地方官员能直接拿出来给韩彻看的账册,基本上是不可能会存在什么太大问题的。
当然,这也并非说明它真的就没有问题了。
别的不说,单只说作为产粮大区,含州近两年的粮食作价竟只比京城略低一点点。
说到底,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里面的事务全都交由各地方官员全权做主,以时下这种不便利的交通和闭塞的信息,地方上每年的粮价,朝廷根本做不到掌控和了解。
如此一来,这些账册上的一干明细,可不就全都是地方官员想怎么写就怎么去写了。就连此时韩彻察觉到里面的数字不对劲,面对这些过往的数据除了先私下偷偷记录,暂时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韩彻作为使职官,手中的权力即便再大,如果真要给对方定罪,最起码也得拿出相应的证据。
既然这时什么都做不了,韩彻此时就什么都不会去说。
很快含州这边的巡查工作也已经完成,韩彻带着韩老三和一干工作组,打算乘坐船只去往下一处。
临走这一日,周刺史还特意腾出时间来给韩彻送行。
说起来这些时日有关于韩彻在含州时的所作所为,别看周刺史后面一直未曾露面,却也如数被人汇报进了刺史府。
比起来时的热情,周刺史在送别时的态度显得真诚了些。倒也能够理解,韩彻作为朝廷特派的使职官,权力这么大,所负责的又是地方上一定会出问题的事务,真要被他抓到什么东西,那可就不是小事了。
“韩大人一路顺畅。”瞧着船只即将开动,周刺史诚恳言道。
“多谢周大人相送。”对方如此,别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韩彻面上也回以同样的真诚。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7-21 23:44:07~2023-07-22 23:11: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无趣的饲养员 10瓶;莫名其妙 2瓶;小四是北凉柿子、想要哆啦A梦的百宝箱、lionet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14 ? 松州
◎真就只是做到了巡查里的查看。◎
船只很快行驶起来, 开始沿着运河一路南下。
过去他们出行全是行走的陆道,就是当初离开安南时,也是从石桥上面通过的。算起来, 这还是韩彻自穿越后, 第一次乘坐船只。
看着面前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宽广河面,韩彻不禁又想起之前巡查时, 含州的陪行官员与他说过的官府每年都会组织漕民/运输粮食和物资。
却不知在过去的那许多岁月里, 到底有多少漕民葬身眼前这条河道。
想到这,韩彻不由得长叹了口气。
在以农业发展为主要经济的古代社会里,有那么一些所谓的“重农抑商”国策,又何尝不是一种打着好听的名义,实际实施的却是对农民的盘剥。
政府的开支,各地庞大军队的供给, 还有大大小小的战争耗资等等, 几乎全都是需要从农业上去获取的。农民作为农业社会里最主要的生产力, 却一直都处于阶级的底层。于是就只能年复一年的被迫承受着被剥削,被压迫的重负。
所以后面每抵达一处府城时, 韩彻所巡查到的漕运情况, 基本上都和含州的差不多。至于常平仓的情况, 也全都大差不离。
如此行走了差不多一个半月后,韩彻等人终于抵达了这段人工大运河的终点——松州。
此时,天色瞧着已经开始暗淡起来, 韩彻他们今晚就先入住了运河旁边的一间水驿。
江南历来富庶,再加上各地交通不便利, 修建了人工运河可直接将粮食和各种物资运输到京城北地的江南区域, 就承担了朝廷每年所需财赋的大半数。
像今晚他们所入住的水驿, 在建筑和各项设施上比起韩彻之前所住过的绝大部分的驿站, 都要来得豪华舒适。
这间水驿光是正厅就有三间,还设有数间厢房,后轩和三间谯楼。除此之外,还有轿房,茶房,穿堂等。
在西北向正厅处,还设立有十几间官廨,专供官吏办公。
另外还有十几艘代马船和站船,正副铺陈大几十张,能一次容纳大批官吏入住。
韩彻一行人在办理入住时,水驿就同时还接待有其他的官吏入住。不过因着地方足够大,双方暂时就连面都不用碰上。
如此一来,水驿的官吏们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入住的官吏们也能少些事。
松州的纺织业也一直都是闻名天下,商业因此十分发达。此时正好又进入到了农历的十月份,新棉上市,在这临水而建的水驿旁边,韩彻等人在船只还没停靠那会,就已经远远看到了一片繁荣热闹的草市。
草市最初是为着乡镇的农户方便交易物资,定期聚集到一处的集市。毕竟古代进城要缴纳落地税,还有城门宵禁关闭等。这对于一些地处偏远,又只是些许生活物资所需的农户来说,进城一趟未免就太不划算了。
一般草市择选的地方,也都是交通方便的要道,或者直接设置在驿站旁边。所以这一路走来,韩彻碰到的草市真就不要太多,甚至还有一些形成了繁荣的新城镇。
不过像眼前这般,这会都已经临到傍晚,还能如此热闹的草市,韩彻还是第一次瞧见。一时来了点兴趣,在水驿里将东西安置好后,韩彻就单独只带着韩老三去草市逛逛。
松州既是纺织业最为发达,草市上售卖的最多的就是各种纺织品。既有成品的,各类不同的布帛,也有半成品的,各种不同原料的纱线。
韩彻带着韩老三这一路看过去,只觉得与其说这里是草市,倒不如称之为“布码头”来得更为贴切些。
“这位郎君,我这里有葛布,麻布还有今年的新棉织造出来的棉布……本色布和提花布样样款式都有,你可要来一些?”
韩彻他们刚停留在一摊位前时,摊主就十分热情的介绍起来。
作为设置在水驿附近的草市,这里也是乘坐船只走水道而来的外来商贾客流最先抵达松州的落脚处。韩彻带着韩老三此时虽还未开口说话,但经验丰富些的,还是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初到松州的外来人。
对于纺织面料十分了解的摊主,也是一眼就看出韩彻和韩老三的穿着都是不差的。
“你这些布匹全都是自家织造的吗?”韩彻问道。
“自家哪能一次织造出这么多的布帛啊,我这是去乡村收来的。”摊主笑着解释道。
若说柏州当初是经由韩彻教授和带动下,直接以一步到位的形式,百姓形成了家庭手工业。那么松州则是经由长时间的纺织发展,逐步才形成的。如今松州纺织业更是大盛,可谓是达到了十室九织的程度。
“你这些棉布倒确实不错。”韩彻这时也蹲下来,仔细看了看后,不由得赞叹道。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