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拒绝日薪百万,顶流他只想上学》 第 116 章(第1/2页)
楚孑跟着大部队走到码头的时候其实人还没特别清醒。
昨晚一直不太舒服,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的,梦还很多,总是一些摇摇晃晃的场景。总体休息的就不算太好。
但清晨的码头已经十分忙碌了,一排加冰的车辆就停在路边,用滑道给渔船们送着冰块。加好冰块的渔船迎着朝阳出海,一幅国泰民安的市井景象。
楚孑看着忙碌的百姓们,又吸了一口山林旁港口上特有的新鲜空气,觉得整个人也清醒了不少。
不过到了登上渔船的一刻,心中还是不免有些发憷。
昨天晕船的滋味可以算得上是刻骨铭心了,楚孑估计自己很久都不会忘了。
鲁小达见他这幅样子,打趣道:“放心吧楚哥,没人嘲笑你,没在渔船上吐过的那都不算玩过水下考古。”
旁边的老队员也笑:“是啊,我当年可比你惨多了,下了船躺了三天才缓过劲来,差点以为自己要交待在水里了。”
“那你以后可悠着点,”水哥悠悠道,“我可不接受非战斗减员。”
这话说完大家都笑了,几个人又轮番插科打诨一番,气氛一片大好,楚孑也就觉得没什么事了。
幸好今天是个大晴天,而且风也很小,王船长又为了照顾他特意把船开的又稳又慢,楚孑也就重新适应了海面上的生活,难受的感觉一扫而空。
登上浙奉662后大家就没再说闲话,而是很快就进入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楚孑也不例外,跟阿汤简单聊了几句,就开启了今日份的工作。
他要给昨天以及今天打捞上来清理好了的文物拍照。
这份工作其实是他在浙奉662上从事最多的工作之一,等文物组的同事把文物递给他,楚孑找好角度先拍摄编号、再拍摄文物,然后再传回文物组就可以了。
颇有点流水线工作的意味。
但其实不论是水下考古还是陆上考古,平日里所做的工作大多都是枯燥、机械的比较多,最让人觉得惊喜和有意义的片刻也许只是在发现文物的一瞬间,但大家都懂,不能只靠那瞬间的惊喜选择是否从事某项职业,但既然选择了,就要承受这份职业同样带来的乏味。
所谓“生活的诗意”,就是在歌颂这些平静、单调、乏味的瞬间。
不过虽然是机械乏味的工作,楚孑依旧做的很认真,拍摄完成后还帮助文物组的同事将文物连同编号一起收纳好了,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
一上午的时间匆匆而过,楚孑甚至有些感谢这样“不太费脑子和体力”的工作,让他极快地适应了浙奉662上原本的生活日常,胃口都打开了,中午多吃了两碗饭。
下午的工作则是有挑战性的多了,粤省打捞局那边带来了好消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抽泥抽沙作业和水下排查,他们成功找到了一处经远舰的排污管。
而根据对经远舰图纸的分析,这块排污管所在的位置就在登舰舷梯的左上方,
在根据此精准定位到登舰舷梯之后,他们开始主攻3.4米以北的位置。
如果计算准确的话,那里将是“經遠”铭牌所在的地方。
这个消息一出,明显感觉到大家都很高兴,厨师都说今天没剩菜了,可见人人都至少加了一碗饭。
不过消息虽好,也随之而来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登舰舷梯3.4米以北的位置被石砺、牡蛎壳和海底泥沙堵的严严实实,现在只有一个5、60厘米宽的挖掘坑。
这个尺寸是很难继续进行接下来的工作的,甚至连向内拍照都无法进行。
所以水下考古的队员们在下午的时候领到了一个新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个发掘坑的宽度扩大,至少要大到能容纳水下摄影机大小的空间,可以探进去进行拍照才行。
再之后,水哥就单独给大家布置任务了,还特意询问了楚孑的状况能否下水,楚孑也没逞强,感受了一下,觉得自己的体力和状态还是能完成20分钟左右的下潜任务的,水哥这才放心了下来。
因为这次水下空间不大,两个人结伴下水也没有意义,所以这次他们采取了“接力赛”的方式进行。
具体来说,就是由第一位队员下去,先进行定位、布设行动绳和初步检查抽沙情况,再让第二位下潜,扩大抽泥抽沙的孔洞,然后是第三位、第四位队员……就可以直接开挖了。
楚孑被安排在了第三位,既不是最靠前的也不是最靠后的,这样工作任务并不算太重,也是水哥和何领队特意对他的照顾。
很快,前两位队员的任务就都顺利完成了,轮到楚孑下潜。
要说楚孑完全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单独下潜进行作业,但在他内心当中,兴奋和理智终究还是多一些。
很快,他就沿着之前队员布设好的行动绳摸到了“铁甲堡”的位置,今天水中的能见度依旧不算太好,几乎全程都要靠摸着前进,楚孑只好再继续向北边摸索,幸亏之前对整个“铁甲堡”区域都算熟悉,没怎么费工夫就找到了排污口,进而找到了那段稍显陌生的舷梯。
舷梯一旁的坑洞果然如他所料,并不算太大,楚孑此刻已经处在海床之下3米多的坑底了,四周都是淤泥,也分不清是本来就滑落在这的还是之前两位队员辛苦工作的结果。
楚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过速的心率,然后掏出diy的小铁锹,开始挖坑。
真·挖坑埋自己。
楚孑也是因为挖坑,才第一次直观的感觉到海床之下三米左右的淤泥和之前的砂砾有多大的区别,淤泥的粘度非常大,而且还特别牢固。楚孑不得不每一铲子都使出几乎全身的力气,还得把淤泥送到坑外,这动作在岸上都没那么容易完成,更遑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底了。
挖了几下之后楚孑觉得这样埋头苦干不太行,很容易丧失对时间流速的感知,如果他一直不上水,工作平台上他的队友们肯定会很担心的,说不好还会派人下来找他,进而耽误工作。
所以楚孑掐算了一下他铲一铲子所需要的时间,给自己规定了,每铲十下就回到坑上面,检查一下气压和时间。
确保自己的安全是第一宗旨。这件事已经被刻在了每一位水下考古队员的心中了,楚孑也当然不能给大家添麻烦。
就这样重复工作,直到他在水下的预定的工作时间用完,楚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他沿着行动绳先回到了“铁甲堡”的附近,本打算就此上水,但忽然发现粤省文物局之前设立的海底抽泥管旁边有一块渔网。
渔网可以说是水下考古最常遇到的“阻碍”之一了,这些网的质量因为轻,很容易顺着海流四处飘荡。
每天潜水队的队员在做水下例行检查的时候,都会带上去几张渔网或者是渔网碎屑,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楚孑当然不会因为这是别人的工作或者这是别的小队的抽泥管而不管,只是见那张渔网有一半被压在了海泥之下,迎风招展的,所以就用小刀把露出来的缠住抽泥管的那部分隔断了,然后带回了工作平台上。
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