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拒绝日薪百万,顶流他只想上学》 第 130 章(第1/2页)
经过这小小的暂停,观众们已经都回过味来了,立即开始汹涌起来。
“不得不说,楚孑讲的是真好啊,几句话就把一场这么大的战争讲明白了!”
“是啊,教科书上说的没错,这的确是一场兼并战争,我看谁还说这就是侵略!”
“白起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呢,不过想来应该是时间不够,不然还真想听楚孑展开讲讲。”
“你们发现了吗,楚孑讲的时候完全没看提词器之类的地方,而是一直在和镜头互动。”
“是啊,这些话也非常生动口语,一点不像是在背稿。”
“而且还是直播诶!这就是信手拈来啊,同志们!”
“哈哈哈哈,虽然不想做拉踩这样的事,但某橙子发的那么多录制视频都能看出读稿的痕迹。”
“是啊,什么叫高下立判啊!”
“你们看现在橙子的表情,戴着头套都掩饰不住的局促哈哈哈。”
“我也没想到楚孑会直接提起日方的两次侵华战争。”
“就这是这样才有爽到!谁想看烂橙子先说些有的没的颠倒黑白的话啊!”
“对对对,楚孑快讲!已经搬好小板凳蹲好了!”
楚孑见褚旭东没什么反应,又看了看弹幕,稍稍放下了一点心。
这些其实都不是事先准备好的,全靠平时积累,想到哪说到哪。
但没想到,效果还不错,也许直播正适合这种轻松随性的范围。
但他也知道,接下来探讨的问题是有一些严肃的。
所以,他收敛了神色,等到弹幕渐渐安静下来,又停顿了一会儿,才继续讲到。
“这是一个历史的问题,在这里我不妨借用邓广铭先生的一句话,邓先生说,学习历史有四把钥匙,分别是职官制度、历史地理、年代学和目录学。”
“所以,我在接下来的讨论之中,也会用到这四把钥匙,希望我说的是准确的、不经修师的,当然,我知道观众们卧虎藏龙,所以如果我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在弹幕中指出来,我一定不会装作没看到。”
楚孑说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褚旭东听完心中一紧。
虽然没提我,但真是句句话都在点我啊。
“其实我想了很久该如何开启这一话题,但想来想去,都绕不开一句话。”
“何为华国?”
“很多人可能说,华国是位于亚洲东部,紧邻太平洋的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她拥有5000年文明等等。”
“这些话对,但又不准确,或者说,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角度上来说不准确。因为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甚至是有争议的地区,都可以用同样的话术来描述。”
“华国到底是什么?她的存在是合理合法的吗?边界又是哪?如果不先弄清这些问题,就很难谈论别国的侵犯到底是不是侵略,我想大家也应该听过诸多基于这个
问题的模糊地带所提出的错误言论了,我就不再一一提出来。≈rdo;
≈ldo;而从历史学和考古学角度论述华国?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其实离不开要借用日方的一些研究文献、成果,为什么呢?”
“因为从晚晴时期,他们对我们的研究,比我们自己多太多了。”
“所谓侵略有功论的原型,也正是基于彼时日方提出的观念,即以亚洲或者东亚为一个整体来论述历史。”
“为什么他们在研究华国的时候非常喜欢把华国放在亚洲的大环境之下呢?”
“这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们希望削弱华国的同一性,也就是说,想要淡化华国的边界。”
“比如日方著名的的‘满蒙回藏鲜之学’。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这种说法盛行一时。”
“只是可惜,当时我国还处于动荡之中,尽管,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还是章太炎、王国维等学者都注意到了我国国土的问题,但国家太乱,太飘摇,让他们没有像霓虹国学者那样从政治到学术去重构华国合法性的机会。”
“当然,当时不仅仅是学者界,政界的分歧也颇多,比如李鸿章希望专注海防,放弃边塞,而左宗棠极力反对等等,每天都吵的不可开交。”
“也是因为他们的分歧,晚晴学界也分成了这样两派,一派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些学者,认为大清国的疆域即应该是现代华国,而另一派则同意了日方的观点,认为只有长城以南的汉族地区才是现代华国。”
“后者就是影响至今的‘日亲满疏’论的拥趸者。”
“当然,这种乱象在之后的民国,终于被大批学者注意到了。不论是没出国留洋的陈垣,还是受过西洋学术教育的陈寅恪、傅斯年和胡适,都开始潜下心来研究有关问题。”
“这就不得不提那战乱的开始了,九一八事变。”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方不仅用士兵与铁骑侵略、践踏我国领土,学术界的入侵也同样可怕。他们开始疯狂研究满洲,试图找到占领此地的合理性。”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傅斯年的著作《东北史纲》问世,他在书中专门驳斥了霓虹国学者的‘满蒙非华国论’,并率先提出了‘满洲’一词是日方为了侵略而制造出的名词,不论是在民族、地理、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毫无依据。”
“傅斯年深刻强调‘史料即史学’这一现代学术观念,但也兼顾了日方学者常用的‘虏学’,即即突厥学、蒙古学、藏学、印度学、伊朗学、佛教学等学问,他承认满洲确实是历史存在的观念,但日方用此来论证自身侵略行为的正当性,则是完全的曲解与谬改。”
“这一切的根据,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华国首先是文化的而非种族的’,钱穆先生在《华国文化导论》中就提到过,在古代观念中,所谓的文化,其实只是一种生活习惯与政治方式,不论在彼时存在的何种民族,都是以农耕生活为基础建造的城市,凡非农耕社会,又非城市国家,则不为诸夏而为夷狄。”
“这便是
从古至今,华国之所以同一存在的合理性。”
“正如我之前在讲述先秦的时候所提出的,从秦汉时期开始,我们‘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不论是从语言、风俗还是政治制度,其实就已经把整个文化范围确定下来了。因此,欧洲那一套理论并不适合我们。”
“事实上,历史本就是一个因地而异的学科,用别的国家和地区的理论,又怎么能概括另一个国家的情况呢?”
“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日方用来攻击我国历史、文明和同一性的论点并不合理。”
“所以,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侵略战争。”
“从宋朝开始,我们就是一个非常稳固的民族国家了。”
“当然,这方面我并不是专家,只是简单谈谈。”
“自宋代开始,在越来越庞大的四夷压迫之下,华国作为一个集体其实就一直在面对外界的侵略挑战,从宋到清,再到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