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靠基建实现民富国强》 90-95(第9/22页)
由他们自己选择。”
甘薯亩产高,对百姓有好处,但日子总归是自己过得,自己的地想种?什么百姓心里都?有数,朝廷可以强制一两年,但总不能强制。
木棉已经试种?完成,确定中原各郡适合种?木棉,永昭帝还没有发话,各家族的商队便自己去找各县的县令商议,百姓分出几成土地种?木棉,他们保证到时候会?全部收购。
有利可图,百姓们欣然应允。
甘薯也?是如此?,对百姓有好处他们才会?愿意?做。
永昭帝颔首:“许卿言之有理,比起中原各郡,安州陵州等偏远之地的百姓更需要?甘薯,那便将甘薯的种?植之法传开。让百姓们明年种?植一年,之后就由他们自己选择。”
说?罢,永昭帝看了眼众人:“木棉的事,朕不会?阻拦你们,但十郎的做法你们都?看到了,照办便是。”
木棉同样关系到民生,永昭帝如此?敲打他们,也?是防止他们抬高价格,破坏云煦泽定下的价格。
众人皆正色道?:“臣等明白。”
他们倒是想抬高价格,可明年中原各郡大面积种?植木棉,任何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他们抬价也?抬不了多少。
如此?一来,还不如按照云煦泽的价格来,还能得个好名声
洛京在收成甘薯,南夷岛同样在收成。
洛京因为谨慎,只?种?了一县之地的甘薯,但云煦泽可没有那么谨慎,他把那些甘薯都?种?完了,还包括后来重新买来的。
因此?,南夷岛的甘薯收成远超过洛京。
甘薯主要?种?在兆阳郡,金旭尧得知甘薯的收成后,直接到了谨王府和云煦泽汇报。
金旭尧脸上带着遮掩不住的激动:“亩产七十八石左右,王爷,下官第一次见亩产这么高的粮食,有甘薯在,哪里还需要?种?粮食,百姓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云煦泽纠正道?:“旭尧,甘薯和粮食还是不一样,这东西虽然扛饿,但也?不能只?吃甘薯,五谷杂粮还是不可或缺的。”
“还是按照原来的规矩办,百姓想种?什么都?随他们,不必强求。”
金旭尧听言,兴奋稍减,失望道?:“下官还以为王爷会?估计大面积种?植甘薯呢。”
云煦泽笑道?:“百姓心里有数,种?什么好处多,他们就会?种?什么。而?且他们有那么多地,甘薯亩产又?高,每年只?种?半亩地的甘薯,就够他们吃了。”
这才是最合适的搭配,谁说?甘薯和其他粮食只?能种?一样。完全可以都?种?上。
一年收成两次粮食,怎么着也?够吃。
真正需要?做出抉择的是那些吃不饱饭的百姓,比如从前?的高平郡。
若是没有云煦泽给?百姓们找到蔗糖的销路,他们或许会?毫不犹豫地改种?甘薯,但现在种?甘蔗能赚不少银子,他们就不一定舍得改种?甘薯了。
金旭尧道?:“王爷说?的是。南夷岛土地肥沃,百姓安居乐业,种?什么都?可以,南夷岛能有今日,皆有赖于王爷。”
云煦泽摆手:“你们才是治理南夷岛的大功臣。”
他一直当甩手掌柜,南夷岛能经营成现在这个样子,金旭尧等人功不可没。
“对了。今年收成了那么多甘薯,就不用再?去海外小岛买甘薯了,让船队不必再?出海。”
官府自然也?有自己的船队,一般不会?出海,只?有官府有任务时,才会?安排他们出海。
总不能全部指望那些出海的船队,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金旭尧应声:“诺。王爷,之前?为了让百姓考入书?院,特意?把他们聚在一起上课。下官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办法,仅从蒙学学到的知识,无法支撑他们考入书?院。下官有意?在兆阳郡再?建一个书?院,从蒙学毕业就可以考入这个书?院,学习四书?五经以及浅薄的知识,主要?是为了进入兆阳书?院做准备。”
云煦泽:“”
他都?惊了,金旭尧还真是做教育的好手,连分年级的想法都?有了。
如果说?蒙学是小学,兆阳书?院是高中,那中间就差一个初中。
除非是天才,要?不然很少有人能直接从小学跳级到高中。
最重要?的是天才也?是要?学习的,而?百姓们恰恰没有学习的机会?。
云煦泽沉吟道?:“再?建个书?院没有必要?,官府只?建一个书?院就够了。不过旭尧说?得有道?理,仅从蒙学学到的知识不够,官府可以鼓励有学识的百姓开私塾,自己招收学生上课。”
金旭尧本来被云煦泽拒绝还有些失望,可听到云煦泽的想法,眼睛顿时亮了:“王爷英明,只?是为了考入书?院,确实不需要?兴师动众再?建一个书?院,私塾就正合适。”
“只?是能开私塾的先生恐怕不多吧。”
南夷岛没有家族,这种?人就更少了。
云煦泽笑道?:“慢慢来便是。只?要?第一个私塾能开起来,第二个,第三个就会?接踵而?至。”
蒙学都?建了,私塾还会?远吗?
要?知道?大康的寒门子弟可不少,他们是开私塾的最佳人选。
因为小吏培养课程,高平和南夷岛聚集了很多寒门子弟,他们都?想通过小吏培养课程步入仕途,但南夷岛和高平郡需要?的官吏总共就那么多,这两年来培养的小吏预备役已经够用。
云煦泽本就打算暂停招收小吏培养课程的学生,免得学生毕业后无处可去。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把此?事公开,让那些寒门子弟心里有数,省得他们继续在高平等下去
高平联合学院对面的茶楼二层
两个衣着简朴的年轻人看向学院,马脸青年叹气?道?:“我们来晚了一步,学院才毕业了一批,估计得等几个月才会?招收新学生。”
他身旁的高瘦青年心态好很多:“比起其他课程一年招收一次学生,小吏培养课程已经很好了,等几个月便等几个月,在高平更容易找活计。”
马脸青年面带郁气?:“我等读了这么多年,却要?和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争卖力气?的活计,实在心有不甘。”
“大郎这话可说?错了,谨王设立蒙学已有一年多,现在高平已经很难找到不识字的人,哪怕是上了年纪的老翁也?能背一句天地玄黄,宇宙鸿荒。”
“区区《千字文》,我六岁就会?背了。”
高瘦青年摇摇头,他们是寒门子弟,虽读过不少书?,但报国无门,本来已经习惯了,谨王开设的小吏培养课程却给?了他们希望。
得知有不少寒门子弟如今得到重用,他们不惜长途跋涉从巴州赶来高平,这也?是马脸青年心态失衡的原因。
满怀希望地赶来高平,却不知何时能进入学院,这种?略带茫然的感觉着实不好受。
马脸青年发了回牢骚,便没再?说?什么,和同伴一同喝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