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云直上九万里: 1、寻找李凭云1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扶云直上九万里》 1、寻找李凭云1(第1/3页)

    太宁五年的礼部试,于春分这日正式放榜。

    这一年的科举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礼部受贿,买卖试题,操纵春闱名次,涉案官员贡生共七十三人,全部送入刑部诏狱。

    第二件事,是这一年出了一位白衣状元郎。

    白衣者,贫贱书生。在殿试之前,这位白衣状元郎,于礼部试仅排第六,殿试之上,一鸣惊人,才绝六科。女皇问其姓名,曰李凭云,问其为何在礼部试里仅排第六,尚书省无人敢答。

    女皇遂令彻查此人名次之事,果然发现,早在举办礼部试前,今年的科举名次就被定好了。

    女皇下令对礼部试试卷进行糊名重审,一百三十名朝官共判,判出一位绝无异议的状元郎,揭开名字一看,满朝文官重新选出的这位状元郎,竟正是殿试时那名叫“李凭云”的书生。

    随着李凭云这个名字广为人知的,还有他在策试种所作的那篇名为《律论》的文章。

    《律论》一辞,论遍民生多艰。

    李凭云以无双才华战胜科举不公,被认为是大邺科举公道的象征。

    李凭云的名字风靡长安时,赵鸢在做什么?

    八年前女皇登基,为女子开辟了一条平等的入仕道路。世宦之女,可以入国子监读书,同男儿一样参加科举。

    赵鸢作为太傅之女,据闻开口第一句话,便是:“子曰。”

    李凭云声名大噪这一年,赵鸢正在积极备考尚书省。

    只要她过了尚书省试,就能成为一名生徒,参加明年春闱,走上仕途。

    国子监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每年科举考试,都会围绕前一年科举最优秀的策论出题。为过今年的尚书省试,成为一名生徒,赵鸢抱着李凭云所作的《律论》死记硬背。

    在大部分人看来,赵鸢不是个灵光的姑娘,没人相信她能考过今年的策试。

    她的未婚夫裴瑯,长安城纨绔出了名的世家子,人称安都裴侯,知道她心高气傲,听闻周遭那些不看好赵鸢的言论,打算让他们刮目相看一回,于是在一个闲来无事的下午,他溜进了赵府。

    “走!”

    赵鸢抱着书,不肯放下,“走哪儿去?”

    “所有考生都知道今年尚书省试要考《律论》,你就算倒背如流,上了考场也没优势。”

    “背总比不背好。”

    “陈伯侯都直接把李凭云请到家里,你可不能输给陈伯侯那纨绔啊,走,我带你去见李凭云。”

    赵鸢腹诽,纨绔,你说谁纨绔?长安谁不知道你安都侯裴瑯才是纨绔。

    “这不是作弊么?”

    裴瑯知道赵鸢是个死脑筋,不和她争辩,“你到底去还是不去?”

    “去。”

    李凭云那日去陈伯侯家里指点迷津以后,陈伯侯问他要什么答谢,他毫不客气地索要了一座画舫。画舫停靠在护城河西码头,听说码头的木栈道都被前去拜访李凭云的人给踩塌了。

    赵鸢和裴瑯赶到码头,夕阳西下,河面不见画舫停靠,裴瑯皱眉自言自语:“难道我的情报有错?都说李凭云在这里啊。”

    “裴瑯,你看...”赵鸢呆呆地拉着他的袖子。

    只见宽广河面上,一座画舫熊熊燃烧起来,烈火与如血残阳融为一色。

    赵鸢道:“他把船烧了。”

    赵鸢是个不太好评价的姑娘,她性情好,脾气好,读书认真,孝顺父母,唯一的毛病就是一直在逃避婚事。不论她内心藏了多少东西,但凡别人问起她为何一直要推迟和裴瑯的婚事,她都会说:“我一心参加科举,报答圣恩,光耀裴赵二家门楣。”

    那一夜,赵鸢做了一个奇奇怪怪的梦,她梦到是自己放火烧了李凭云的船,自这夜以后,李凭云的《律论》和他的名字一起住进了她的心里。

    当年的尚书省试,赵鸢没中。这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一来她是女子,二来她年纪小。只有赵鸢自己知道,她没进尚书省试,和自己是个少女没关系,而是因为,她情窦初开了。

    三年后,太宁八年,赵鸢进士及第,年方十七,成为大邺有史以来最年少的进士。

    赵府坐落在里皇城最近的永安坊,这里多住着朝廷大员和王孙贵胄。

    庭阁之间,斜阳无限好。落在赵鸢的身上,却如同一簇野火,令她焦灼难安。

    距科举结束已经过两个月,吏部试后,其它进士都接了告身书,前往各地赴任去了。

    而她...

    眼看着尚书省已开始着手准备下一轮科举,仍未等到自己的告身书。

    女子科举入仕进行了八年,八年进士里,不见女子身影,所以,上至百官下至百姓,都把“女子入仕”当做女皇开的一个玩笑。没想到真让太傅家的呆头鹅小姐登了龙门,关于她何去何从,朝廷展开了异常称不上激烈的辩论。

    赵鸢呆呆看着斜阳坠落,一天又将结束,她在心中下定决心,若今年等不到她的官职,那下届科举,她就再考一次,考到朝里的大臣心服口服。

    听闻当年李凭云曾说,科举入仕是一条狭路,那么她唯一能与他相遇的机会,便是走上这条狭路。

    就在她起身决定回屋时,管家忠叔步履匆匆朝她奔来,“小姐!皇宫来人了,老爷请你去书房相聚。”

    “可是我的告身书来了?”赵鸢激动道。

    管家悄声道:“宫里的人是私服来访的,看样子,不是来宣旨的,我刚瞧见老爷眉头皱的老高了,怕不是什么好事,小姐,你做好准备。”

    赵鸢沉重道:“最坏不过是取了我的进士身份,叫我不能入仕,不是什么要命的事,我能接受得了。”

    说罢,她一路疾跑到父亲院外,然后换作缓步,温文有礼地走入院中,在太傅门外道:“父亲,我来了。”

    赵太傅给她开了门,在书案对侧,坐着一个身着风披的华贵之人。

    “鸢儿,这是宫里的柳侍郎。”

    她端端正正给柳侍郎行了个礼,而这柳侍郎名作柳霖,是个江南书生相,却说着一口急性子的关东话,等不到她站起来,自己率先起来,“赵娘子,快别整这些了,你的告身书在我这儿,等急了吧。”

    君父之权大于天,赵鸢不敢造次,有赵太傅的地方,总要他为自己做主。

    赵太傅替她作答:“正好借此机会,磨磨鸢儿的性子。”

    柳霖从怀中拿出一旨圣谕,念道:“进士赵鸢,朕今任命尔为肃州太和县县衙主簿,官至从九品。”

    赵鸢千等万等,终于等到了圣旨,她先是愣了一瞬,随即立马跪下,道:“小女...臣接旨!”

    柳霖却迟迟没把圣谕递给她,而是合上折子,双手奉给了一旁的赵太傅。

    “赵娘子,你先起来。”

    赵鸢见父亲和柳侍郎二人脸色并不好,她心中有万千疑惑,却不敢问。

    赵太傅说,“你先起来。”

    赵鸢得了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