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年少: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承平年少》 40-60(第14/27页)

妻,可实际上,他那位把持着内宅的如夫人,本就是正妻的陪嫁,主仆俩一门同出、休戚与共,根本没有勾心斗角的必要。

    薛盟被迫窝在公主府养伤,一养便是大半年,而今风云既定,人没能跟着长公主进宫举哀,东西却送来了。

    皇帝对他打的算盘洞若观火,该记的功劳,倒也没全数抹掉。

    宝珠在皇帝这儿耽搁久了,回去时不免步履匆匆,皇帝犹派了位嬷嬷同她一道过去,在母后跟前只说是这位嬷嬷代他出面,请了宝珠过去取药露。

    嬷嬷姓齐,正是当初给宝珠“搜身”的那位女官,亦是因感怀前朝被笞毙的尚仪局管带的同姓同宗。

    宝珠直到这时才真切地意识到,两代帝王之间的较量,比她原以为的还早得多。

    奉天殿中无人留意她的晚归。个个都一身缟素,垂首伏跪着悲泣不止,放眼望去,简直辨不出谁是谁。

    宝珠牢记着自己的次序,悄悄跪了回去,左旁的人像迫不及待似的,偏身过来:是杏儿。

    她把声音压得极低,告诉宝珠,明琰大长公主因为伤心过度,不久前晕了过去,这会儿正在偏殿休息,除了御医前去请脉外,白氏也跟过去照料了。

    宝珠不赞同地瞧她一眼:如今先帝后宫还没尊封,除太后外,其余人品级未定,便不论长幼,都一视同仁地称一声“老娘娘”,其中纵有不能以德服人的,她们也犯不着在言语上授人以柄。

    随即,二人重新眼观鼻鼻观心,姿态肃穆起来,然而暗地里,则不约而同地记挂着偏殿的动静。

    51.  五十一   柳絮

    大行皇帝停灵七七四十九日, 嗣君定谥曰“高”,庙号太''祖,于三月二十三奉安长陵。

    在潦草对付了一个多月后, 高皇帝的后妃们终于得以迁至西苑, 各居一隅。

    皇帝为太后上徽号“昭圣”。贵妃白氏、昭容乔氏为太妃;余者凡有品级,皆赠太嫔之位, 进幸而未封者, 亦归于一处,安度余生。先昭仪刘氏、才人阮氏、美人柳氏,均有追封,安葬于长陵妃园寝。

    旁人犹可,曾经的白贵妃头一个跳出来叫屈:按规矩,她当封贵太妃的,皇帝生生给压了一级, 罔顾先帝心意,简直不孝至极。

    自高皇帝宾天, 她就性情大变,再不复从前温良宽仁的作派,动辄打骂身边宫人, 梓宫奉移当日, 甚至又哭又闹地往棺椁上撞, 求皇爷在天英灵为她作主,好歹被拦下了, 如今又来!

    不止太后没理会, 连宫人内侍们都看厌了,料想这位主子肯为名分折腾了,便不必担心她再有寻死的志向。

    谁想明琰大长公主听说了, 竟主动向皇帝开口:“先帝在时,对她厚爱有加,尊封贵太妃,合情合理。皇帝心怀天下,难道还容不得她?”

    皇帝怫然不悦:先帝在时,大长公主从不置喙宫中之事,却因薛盟投效自己,狠心打断亲子一条腿,如今更了不得,教训起侄儿了。

    他的眼底漫上笑意,却如桃花潭水,看着春意盎然,实际仍是冷的:“姑母在皇考灵前悲恸过度,以致昏厥,朕没能前去关切,心里却是牵挂的,本打算过了百日,亲往府上探视,不想姑母这便进宫来了。”

    天子守孝,以日代月,二十七日即可释服,这是为社稷苍生计;但无论皇帝抑或臣民,百日内仍不得作乐、四十九日不得嫁娶,更不必说走亲访友。他是要提醒大长公主,先皇西辞未远,还是不要为旁人的名利伤了自家骨肉情分得好。

    不想大长公主听他说起举哀那日,心里越发起了疑。

    原来那日她昏厥未醒,白氏在旁照料,一个显然是她心腹的宫人进来,悄声回禀说,翠微道人失踪了。

    白氏又惊又恨,“必是太子”四个字脱口而出,又立即掩嘴,回首往床上看了一眼。

    明琰自然已经醒了,仍假作不闻,听见那宫人接着劝解:“如今…已不是太子了。只手遮天,娘娘就认了吧!”

    也不是没想过她俩是作戏给自己听。可翠微其人,明琰多少有所耳闻。新君与这对师兄弟不和,早在做太子时,就设法处置了翠虚,那为何放任翠微多时?

    再者,先帝大渐时,新君领兵在外,偏偏赶到得如此及时…

    无凭无据,仅靠猜测,是决计说不出口的,但她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皇帝可没工夫候着她想明白,登基大典在即,宫中朝中,数不清的事等着他定夺,难得片刻的空档儿,他该去西苑看看。

    如今太后住的仁寿宫在西苑现有宫殿中最为轩敞,不过皇帝仍旧不甚满意,新选址的琳宫正紧锣密鼓地修建着,等明岁改了元,便可尊奉太后移宫。

    四月中吕,这是一年里最好的光景了。万物枝长叶茂,一时虽无繁花,着眼已觉满目欢欣。

    仁寿宫庭院不深,皇帝不过走了几步,就到了明间跟前。

    门外只立着两个宫人。一个早进去通传了,一个只得赶忙打帘子——皇帝记得这张脸,她叫秋水。

    脚下却没停,阔步迈进了屋。

    柳叶儿正陪着皇太后说话,宝珠不在。皇帝上前行礼问了安,道:“母后这几日住着可还习惯?从前西苑修葺得次数少,瞧着总是暗沉沉的。”

    太后便道:“我住着倒没什么不好。上了年纪的人睡眠浅,终日太亮堂了反而不相宜。”

    皇帝点头:“等新的宫室建好了,命他们多挂几重竹帘幔帐。”

    太后不赞同地笑笑:“朝廷里多少花银子的事,何须为我这样铺张?仁寿宫已经很足够了。”

    但皇帝主意已定,谁劝也劝不动。孝顺太后是天经地义,以四海奉养也是该当的。

    至于朝政的安排,太后笼统提了这一句,也就不再过问了。母子俩又说了些饮食起居的话,皇帝道:“母后这儿伺候的人也太少了,赶明儿还是要补足,或者只叫他们在外间伺候也使得。”

    他晓得他不在时,她们过得艰辛。只是虽可想见,到底不能身受。幸而如今都好了,从前受过的苦,必要加倍地补偿回来。

    又坐了一会儿,皇帝说:“宝珠哪儿去了,怎么这时还不见人影?”

    “自然是办差事去了。”太后一脸诧然:“皇帝问她做什么?”

    “也不为着什么。”皇帝索性站起身来,先行告退:“朕去见见她。”

    太后不意他答得这样坦然,反倒语塞一时,如今正是新君树立威信的裉节儿,她到底不能不顾着些,只得点了点头,没作声。

    宝珠今日本来在理库房。不知这仁寿宫从前住的是谁,竟然有一个专门的小书库,她看见里面那几个樟木书架子,顿时如获至宝,忙让小内侍把带过来的两箱子书抬到跟前,她一个人慢慢归置。

    先要擦灰,便把书架上原先横放着的几本册子搁在一旁,待将箱子里的书分门别类地安放好了,这才把它们取过来掸掸灰。纸张有了年头,当初装订得也随意,手上的劲儿要尽量轻些。

    不免顺手翻了两页,像是某人的随记,字迹娟秀,写的不过是养的画眉鸟对水梳羽、费心制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