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3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皇子》 30-50(第51/52页)

格莽撞,但在打仗一事最为精通,临行前还有弟弟的嘱托,直接笑道:“贪多嚼不烂。”

    “要犯跟郑锡一样的错吗?”

    论将才,纪胜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其实这话他早就想说,弟弟也是同意的。

    郑国一口气拿下庆国九个城池,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拿个三四个,四五个,其实早就占稳。

    不过另一方面也能理解郑锡。

    郑国今日北面跟南面同时开阵的因,不是最近才种下的。

    是早就面对的难题。

    郑锡想打纪国,为的是破防被包围的困境,跟庆国打,照样是这个原因。

    他知道,不趁着庆国乱的时候多拿点城池,就没这个机会了。

    所以郑锡一口气连下九城,拿下之后不肯回国都,目的为了稳住这些城池。

    在他的计划里,他在这九城里三年五载,从户籍制度开始总会把几个城消化完。

    可惜了,计划赶不上变化。

    纪国这边跟郑锡不同,他们不着急发展,南面还有大面土地等着开发呢,不想往中原挤。

    拿下武城跟定城,也是因为锡城卡在那边,顺势而为。

    他们这么热爱和平,又爱种田的国家,怎么会做那种奇奇怪怪的事。

    他们可不是郑国啊。

    纪胜排兵布阵,守着锡城,对面几十万大军都拿他没办法。

    仉选见此,就知锡城已经没了,原本的锡城孤立无援,再坚固的城多围几个月就行了。

    但现在他们有了补给,围城已经失去作用。

    打击不止这一个。

    武城失守,定城失守,锡城失守。

    九城也失守!

    整个郑国陷入恐慌。

    短短几天之内,十二个城池没了!

    有人算了算,距离郑锡离开郑国,还不满一个月。

    郑伯一面是赵梁,一面是纪。

    国内还喊着要兵士们回去秋收,再有粮仓见底。

    真的不能打了,再打内部都出问题。

    当初气昂昂带着兵士们要去给锡城一个“教训”的仉选,灰溜溜回了国都。

    回去头一件事便是请罪。

    他态度如此,别人不好说什么。

    但他后面的几十万大军气得要死,把他们扔那边,自己跑了?

    七月二十三开始的这场大战,最终以郑国国君宣布撤军,准备秋收为由结束。

    打扫战场的时间都没留。

    郑锡知道后,也是长叹一声,看着手里上好的纸张,上好的笔墨,还有纪国给他派来的十几个翰林。

    继续修他的纪国律法吧,那边跟他已经没有关系了。

    这场动用百万兵力的战争结束,虽然耗时不长,但比三国攻纪的时候死的人数要多。

    不仅赵梁那边死的人多,锡城在纪国没来之前,死伤也很惨重。

    纪胜看出来,现在的战争模式已经变了。

    再也不是当初几国打仗,兵士们聊天的战争。

    这点转变对他来说也是巨大的。

    同时让他更加谨慎小心,尽量减少己方的伤亡。

    七月底,各方清点盈亏。

    赵,梁,分别拿了五个城,四个城。

    现在分别持有四十五,四十七。

    纪国从原本的二十三增加三个,变成二十六。

    有赢家,肯定有输家。

    郑国从原本的五十一,变成三十九。

    一下子减少十二座城池。

    等于说郑锡打回来的郑伯又给送出去,连带着少了三个。

    说句败家子不足为过了。

    而且这一仗打完,大家已经摸清郑国的底。

    没了郑锡的郑国实在不堪一击。

    收尾不顾,秋收打仗,亏他们想得出来。

    整个郑国秋收最顺利的,竟然是被纪国拿下的武城,定城,锡城。

    按照郑锡的做法,这里趁着刚刚占领,迅速普及了户籍制度,又派来大批有经验的基层官员。

    这些官员刚上任,按照村落情况,给当地百姓发铁质镰刀,拉来耕牛,让大家赶紧收粮。

    当地的郑国卿士能收编的收编,不想留下的给了钱财让他们去郑国。

    一连串动作下来,郑锡都惊讶于他们的强干。

    最后忍不住感慨道:“没想到最先完成我心愿的,竟然是纪国。”

    纪国做得不止如此,当地的田地也不再归卿士所有,按照人头分下去之后,田地制度依照纪制,官府收两成其他的归个人。

    接着就是准备修路,修水渠。

    纪国官员的效率,让武城,定城,锡城全都大吃一惊。

    官员还能这么做事?

    他们每天穿着胡服下田地正常吗?

    说起胡服,其实还是骑兵先穿。

    裤子跟窄袖太利于骑马,慢慢发展成下田地的官员小吏也爱穿,方便啊。

    宽袍大袖是好看,不好干活!

    没看大公子小公子都在穿吗!

    纪国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而且带来的还是好的变化。

    在他们还在反应的时候,官员们都把官学选址定好,准备快点开官学,赶到明年二月招生。

    等到八月秋收结束,用着纪国送来的便利工具,再被招呼着修路修桥修水渠。

    田地一一划分,武城,定城,锡城的人发现,跟纪国一起好像还不错。

    冲着便利的农具,他们都想跟着纪国。

    更别说耕牛铁犁,以及他们分到的土地。

    土地是他们的,这点太吸引人,甚至连奴隶都被分出来单独落户。

    什么?

    奴隶?

    纪国人不懂。

    郑锡虽未插手这些事,但知道前期打仗纪胜在做,后期分人过去占城是纪凌管着。

    兄弟两个配合一致,九月份这三个城彻底归于纪国。

    说句不好听的,郑国派人来要,他们都不一定回。

    回了就没铁器农具,更没规划好的道路水渠,连田地都要收回去。

    用惯了先进的东西,根本适应不了落后的器具。

    过来的纪国官员还说他们这的种子太差,准备给他们弄点优质种子过来,纪国人现在都种那些种子。

    产量要比这里高不少。

    这些东西把三个城池的百姓说得一愣一愣。

    真有这么好的事?

    打仗了,不仅没损失,好像还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